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背景:脂肪组织消化后得到的血管基质部分是多种细胞的混合体,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细胞组分可能是真正具有“干性”维持能力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目的:分离、传代、培养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中的克隆形成细胞,并检测其在动物模型中修复膝关节软骨的能力。方法:培养新鲜分离得到的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挑选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培养至第3代。通过手术建立骨关节炎兔模型,将第3代克隆形成细胞移植入模型兔关节腔,与未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模型兔进行比较,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细胞接种后第3天,贴壁细胞中出现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生长至第5天时,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数和周围的单个细胞数均增加,传代至第3代时,仍然呈克隆样的集落生长,梭形形态。大体观察和MRI检查此类克隆形成细胞能在关节腔内帮助软骨修复,增加滑液分泌,同时有助于控制炎症,溃疡面积呈缩小趋势。实验结果有助于优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为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含有氯化铵成分的红细胞裂解液,此种裂解液被广泛应用于骨髓干细胞及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其目的是去除组织内的红细胞,使目的细胞群进一步纯化。其作用机制为:红细胞内有大量碳酸酐酶,可自发将NH3转化为NH4+,CO2转化为HCO3-,促使胞外NH3和CO2连续内流造成细胞裂解。 基质血管成分:脂肪组织中除了含有成熟脂肪细胞外,还包含一组混杂的细胞群,即基质血管成分。基质血管成分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祖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脂肪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红细胞等,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促进组织血管再生等功能,在组织及器官的再生、修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背景: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纯化流程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最常用的纯化脂肪干细胞的方法是利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基质血管成分。但这一步骤是否对脂肪干细胞存在不良影响仍缺乏证据,是否有利于未来临床应用仍有待探讨。 目的:比较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法和非裂解法提取脂肪干细胞的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两种方法提取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收集吸脂手术患者脂肪组织,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利用或不用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对基质血管成分进行纯化,MuseTM细胞状态分析仪对活细胞计数及活细胞比例评估;将基质血管成分接种后培养人脂肪干细胞至第2代,光学显微镜观察脂肪干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学分析脂肪干细胞表型,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成脂及成骨培养基诱导后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法分别评估成脂、成骨分化能力。该实验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与裂解组相比,非裂解组提取即刻的基质血管成分中非红活细胞数更多,活细胞百分比更大;②两组脂肪干细胞均呈梭形、鱼群状排列;③两组细胞均高表达CD90、CD73、CD105等细胞表面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11b、CD34、CD19、CD45、HLA-DR等细胞表面抗原;④非裂解组细胞增殖速度更快,成脂及成骨能力两组间无明显区别;⑤结果表明,利用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法提取基质血管成分降低了脂肪干细胞提取效率,抑制了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非裂解过程不影响脂肪干细胞表型及成脂、成骨分化能力。因此不建议在人脂肪干细胞提取过程中进行氯化铵法红细胞裂解。 ORCID: 0000-0002-8958-4975(李梓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 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 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目的:观察局部移植人来源脂肪干细胞对小鼠随意型皮瓣成活能力及血管新生效应的影响。 方法:体外经分离、培养及传代健康成人脂肪干细胞。于SPF小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随意型皮瓣设为实验组,随后于皮瓣蒂部、中部、远端分3次注射脂肪干细胞悬液、并设置以同法注射等量PBS的小鼠作对照组。移植后7 d,计算各组皮瓣成活率。移植后14 d,取皮瓣组织,随机作冰冻切片CD31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皮瓣组织微血管分布情况,并对CM-Dil标记的脂肪干细胞示踪;ELISA法检测皮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瓣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背部随意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皮瓣组织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 < 0.05)。结果证实,人脂肪干细胞局部移植到随意型皮瓣后,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促进皮瓣的血管新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鼠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特性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论。 目的:比较同一只大鼠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性和成脂诱导分化能力的差异。 方法:无菌操作下取F344大鼠腹股沟及腹腔大网膜脂肪组织各5 mL,Ⅰ型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细胞计数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状态,MTT法测定不同部位细胞的倍增时间。取不同部位来源的第2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成脂诱导,诱导14 d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 结果与结论:在同一只大鼠内脏大网膜脂肪获得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数目为(281±10)×107 L-1,明显多于腹股沟皮下脂肪的(85±5)×107 L-1(P < 0.01)。从内脏大网膜脂肪与腹股沟皮下脂肪获得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别于第5,6天进入指数增长期;第9,10天到达平台期;倍增时间为50 h和60 h左右。传代后的细胞生长分化活跃,呈成纤维细胞样,成脂诱导后,大网膜组织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脂诱导分化率明显高于腹股沟组织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38.90±2.86)%,(35.30±3.29)%,P < 0.01]。可见同一只大鼠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分离得到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数目不同,体外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均可见有探讨脂肪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相关研究报道,但运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多因子联合诱导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多因子联合诱导和分步诱导方案诱导大鼠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SD 雄性大鼠腹股沟和附睾脂肪垫脂肪组织,酶消...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主要是一些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这些物质构成复杂的网架结构,支持并连接组织结构、调节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生理活动。细胞外基质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它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对于一些动物组织的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脱细胞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移植已成为整形外科及修复重建领域重要的手段,广泛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以美容为目的的软组织填充。来源于脂肪组织由细胞外基质组成的脱细胞基质已成为脂肪医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酶学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不同的方法对脂肪组织清除细胞的效果不同,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也不同,最终会使宿主对移植的脱细胞材料产生的反应不同,进而影响脱细胞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通过脱细胞脂肪组织构建无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脂肪为当前软组织填充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近年来脱细胞脂肪组织的制备方法对其移植后诱导脂肪再生效果的影响,并展望其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检索1971年1月至2018年12月 PubMed数据、Elsevier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adipose tissue extracellular matrix;soft tissue repair;angiogenesis;adipogenic induction”。阅读近年国内外与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和移植相关的文献,从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方法的改良,交联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结果与结论:当前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可作为软组织填充的理想支架材料,植入皮下可募集宿主干细胞并诱导期增殖和成脂分化。但现有的脱细胞方案会导致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结构的损失,这极大的影响了脱细胞脂肪组织植入体内的脂肪再生能力,但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设备脱油、机械力预处理、交联细胞因子或生物材料等手段可以减少脱细胞脂肪组织制备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损失和或补充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功能的蛋白,最终提高脱细胞脂肪组织移植后的血管和脂肪新生能力。脱细胞脂肪组织由于其天然的成脂诱导能力,在脂肪组织工程中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若能克服其制备流程中细胞外基质蛋白损耗或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有望成为可异体注射并原位成脂的理想软组织填充物。 ORCID: 0000-0002-9784-2874(聂佳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很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目的:比较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受损PC12细胞分别共培养后定向分化能力的差异。 方法:分别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和骨髓组织来源的基质干细胞,取第5代细胞进行实验,2种细胞分别与正常或受损PC12细胞培养上清液共培养,或仅单独培养。 结果与结论: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CD44和CD29,而后者表达的CD45、CD56在前者几乎未检测到。单独培养的2种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Nanog、Oct4、Sox2,不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其中经受损PC12细胞干预的2种细胞Nanog、Oct4、S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脂肪基质干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阳性细胞数更多,提示受损PC12细胞对于脂肪基质干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脂肪源性干细胞是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通常采用胶原酶消化脂肪组织来获得,但是存在着操作繁琐,花费高等不足。 目的:观察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向骨细胞、脂肪细胞及内皮祖细胞的诱导分化潜能。 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双侧腹股沟脂肪组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干细胞表面标志表达。取第4代脂肪源性干细胞用成骨诱导液、成脂诱导液、内皮祖细胞诱导液培养两三周并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易扩增,传代后以长梭形细胞生长为主,呈漩涡状排列,克隆样生长;经多次传代仍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细胞生长曲线呈抛物线形;细胞表面标志CD44、CD90、CD29呈阳性表达,CD45、CD31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后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后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诱导后的内皮祖细胞CD34及DiI-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以上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法能成功分离培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且获得的细胞纯度较高、易于增殖培养,能高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以及具有向骨细胞、脂肪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满足组织工程研究种子细胞的需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 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无血清培养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影响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无血清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后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情况。 方法:采用酶消贴壁培养法获得雄性SD大鼠脂肪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实验组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然后应用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培养3周。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可呈多角形或梭形贴壁生长,并能稳定传代。传代后大鼠脂肪干细胞极低表达细胞表面标志CD31。大鼠脂肪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呈鹅卵石样,CD31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诱导后大鼠脂肪干细胞能够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在基质胶上形成2D小管样结构,其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证实无血清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但脂肪基质细胞开始诱导反应的最佳时间尚未明确。 目的:通过成人脂肪基质细胞的体外扩增生长曲线和超微结构特征推测诱导分化反应的最佳时期。 方法:将取自吸脂术的脂肪组织消化、离心、提取细胞,并体外培养、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计数法测定脂肪基质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D44、CD29、CD34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脂肪基质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脂肪基质细胞生长迅速,传代到第3代5-7 d呈对数生长,第8天细胞呈长梭形,数量达(5.32±0.03)×107 L-1并趋于稳定;脂肪基质细胞的CD44、CD29阳性表达率为(84.35±9.73)%,(86.37± 8.45)%,CD34为阴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到处于幼稚状态的细胞器等超微结构。脂肪基质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传至第3-6代8-12 d时的细胞数量多且形态稳定,具有细胞分化和合成所需蛋白的超微结构,此时是开始诱导分化反应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Subcutaneous fat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issue source for stromal/stem cell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Over the past decad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efforts have established a wealth of basic science and preclin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and regenerative properties of both freshly processed, heterogeneous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and culture expanded, relatively homogeneous adipose-derived stromal/stem cells. The stage has been set for clinicians to translate adipose-derived cells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 however, this process will involve "development" steps that fall outside of traditional "hypothesis-driven, mechanism-based" paradigm. This concise review examines the nex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adipose-derived cells and highlight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regarding clinical trial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experiments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be report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peer-review literature. This transparency will accelerat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dipose-derived cell therapi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efficac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14.
Adipogenic potential was evaluated in uncultured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SVF) loaded onto porous 3D collagen matrix and gelatin sponge scaffolds with predefined shapes. The SVF was isolated from 16 freshly lipectomized fat. Mean cell number was 6.0±4.68×10(7) cells/mL, and mean cell viability was 72%.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revealed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 (CD31(-), CD34(-/+), CD45(-), CD90(+), CD105(-), CD146(-), and CD166(+)) in the SVF. Three hours after harvest of fat, 200 μL of isolated SVF was loaded onto an experimental scaffold (4 mg in weight) and cultured in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uct under an inverted light microscope 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demonstrated adequate seeding and 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SVF cells on pore surfaces. Cells grew to varying sizes in clusters or in strands. On day 28, histologic study of the constructs by H&E staining revealed viable adipocyt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Positive Oil-Red O stain confirmed lipid accumulation in mature adipocytes. The presence of human adipocytes was further assessed by the presence of genomic DNA detected by GAPDH gene and by the mRNA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 and lipoprotein lipas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ew adipose tissue can be regenerated by seeding freshly isolated, uncultured SVF on 3D porous collagen matrix and gelatin sponge scaffolds.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用于整容的吸脂术发展很快,但为了脂肪干细胞应用而进行的综合吸脂术研究和比较尚未见报道。 目的:对比目前各种类型脂肪抽取技术的特点以及对基质血管层、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的数量和存活率等指标的影响,评价出细胞活性高、适合进行脂肪干细胞制备、储存及临床科学研究的吸脂技术。 方法:作者分别采用检索关键词“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liposuction,SAL,UAL,PAL,WAL”和“脂肪干细胞、脂肪抽取术、负压吸脂术、超声辅助吸脂术、震动辅助吸脂术、水动力辅助吸脂术”检索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美国NIH 临床试验数据库,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50篇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目前可应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采集的现代吸脂技术主要有负压吸脂、超声辅助吸脂、震动辅助吸脂、水动力辅助吸脂。其中负压吸脂、超声辅助吸脂技术、水动力辅助吸脂技术3类技术采集的脂肪混合物中可以分离出脂肪干细胞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用作自体细胞辅助移植技术和再生疗法。这4类技术虽然各有特点,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吸脂技术获得的脂肪干细胞的活性、遗传性状稳定性、分化能力等系统性对比数据,为未来的再生医学工程提供更准确完善的支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文题释义:PI3K/Akt信号通路:Akt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其分子质量约为60 kD,是原癌基因c-akt表达编码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外源性抑制剂LY294002或wortmannin均可负向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第二信使PIP3逆行转化为PIP2,阻断其调节作用。 低氧:氧体积分数是机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细胞的成活和生物学行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氧体积分数为1%-5%时即可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提供足够的刺激,同时维持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不变,因此可以认为低氧环境可以更好地为干细胞特性的维持提供信号传导。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低氧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目前尚不清楚其通过何种途径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低氧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讨PI3K/Akt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取培养至第3代的Wistar大鼠脂肪干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LY294002组,3组均在体积分数为20%O2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低氧组转移至体积分数为2%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常氧组继续在体积分数为20%O2培养箱中培养,低氧+LY294002组在低氧培养环境下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5 mmol/L的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p-Akt的表达明确PI3K/Akt通路的激活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脂肪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各组脂肪干细胞加入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10 d,分别通过qRT-PCR及抗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脂肪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第3代脂肪干细胞呈现出典型的梭形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和CD45表达阴性,CD105表达阳性,并可向成骨及成脂细胞方向分化;②低氧培养条件下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加入LY294002后p-Akt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③低氧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常氧组和低氧+LY294002组(P < 0.05),低氧+ LY294002组脂肪干细胞的增殖率低于低氧组(P < 0.05);④低氧组内皮细胞基因及特异性蛋白CD31的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和低氧+LY294002组(P < 0.05),低氧+LY294002组内皮细胞基因及特异性蛋白CD31的表达低于低氧组(P < 0.05),但仍高于常氧组(P < 0.05);⑤结果证实PI3K/Akt通路在低氧诱导的脂肪干细胞增殖及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ORCID: 0000-0001-8454-263X(殷令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Altman AM  Matthias N  Yan Y  Song YH  Bai X  Chiu ES  Slakey DP  Alt EU 《Biomaterials》2008,29(10):1431-1442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s a carrier for delivery of stem cells to the site of soft tissue defect in a murine skin injury model an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stem cells delivered via such an approach to successfully engraft, survive and differentiate locally. We showed that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delivered via this matrix survived after in vivo engraftment, spontaneously differentiated along vascular endothelial, fibroblastic and epidermal epithelial lineage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ound healing. Furthermore, an organ survey for transplanted cells showed no evidence of a systemic distribution beyond the cutaneous wound site, indicating that the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dermal matrix construct provides a novel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anatomically focused cellular therapy. In conclusion, stem cell-seeded dermal matrix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argeted in vivo cell delivery for enhanced soft tissu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作为理想的填充材料用于美容与重建修复领域,但因其移植后组织大量被吸收,严重影响了远期效果。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自体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及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 L-1,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 L-1备移植时使用;同时选用同一抽脂术后的脂肪组织颗粒并进行纯化,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物理特性制备不同成分脂肪组织复合移植物,在20只裸鼠背部皮下随机分离3个腔隙,实验分为3组:基因修饰组移植经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胶;基因未修饰组移植单纯脂肪干细胞+脂肪组织+纤维蛋白;生理盐水组移植生理盐水+脂肪组织+纤维蛋白。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3个月和6个月,各组移植物血管密度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移植物脂肪细胞纤维坏死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各组移植物脂肪质量保持率比较,基因修饰组>基因未修饰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促进脂肪细胞的成活,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术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