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治疗给予ACE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服用1周,每次200mg,每日2次,再服用1周,第3周每次200mg,每日1次,服用5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优于对照组的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自愿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3.3%,联合用药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0.0%,联合用药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联合用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在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用胺碘酮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早搏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50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96.0%,有效48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0例,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30例),一组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更好,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2例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及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测量QTc,监测心室率、血压、心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9.22%。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88.89%。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病因及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较单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胺碘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有效率为51.2%,对照组有效率为9.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显效率为53.5%,对照组为9.3%。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及出院后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33例(86.84%)高于对照组28例(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能改善心功能并调整其心律失常,效用与胺碘酮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法分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41-142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室性早搏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治疗组32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胺碘酮治疗组32例: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及胺碘酮口服治疗;3组均治疗4周,观察每组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4.38%(27/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6/64);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7.50%(28/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7/64);两药合用治疗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给予稳心颗粒及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7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胺腆酮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胺碘酮总用量为(470±40)mg少于对照组的(980±12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胺碘酮片联合硫酸镁静滴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0.2 g,每日3次,2周后减量,同时静滴25%硫酸镁注射液2.0 g,每日1次,共7天。对照组只口服胺碘酮片,剂量、方法同治疗组,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心脏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发作总次数、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阵次均有显著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各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胺碘酮和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配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率均减慢,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室性早搏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LVEDV、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A、LVED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1),LVESV虽缩小,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LVEDV、LVESV及LVEF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0%和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衰合并室性早搏,能从不同角度抑制AngⅡ的生成,起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抗室性早搏效果和心脏功能,且并未增加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东岳  范印圭  操斌全  王尚中 《安徽医药》2013,17(10):1771-1773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用药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为73.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0例采取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组138例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MD、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贝那普利可以有效的逆转左室重塑,改善左心室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速阵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电图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陈利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61-2962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规律性应用胺碘酮,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不良反应发生率14.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3、13.91,均P<0.05)。治疗组房颤共36例,转复34例,转复率94.4%,其次为室性期前收缩(90.6%)。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对于房颤及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最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4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QT离散度(QTd)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左房内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T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和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QT离散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倍他乐克治疗及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Tpe及Tpe离散度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31)。两组治疗后早搏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治疗后早搏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3,P=0.000)。两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实验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2.123,P=0.034,0.038)。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结论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可明显降低Tpe离散度。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安徽医药》2013,17(7):1228-1230
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期间心绞痛发生次数、平均24 h内心肌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且累积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97、-9.791、-7.836,P<0.05);观察组疗程以及随访期间室性早搏、室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45、5.029,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以及随访期间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47、3.934,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胺碘酮,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和部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FPVC)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66例。两组均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美托洛尔片25mg,po 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搏次数、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SDNN、rMSSD、PNN50、LF、HF、LF/HF)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早搏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2.4%,SDNN、rMSSD、PNN50、LF、HF等指标均有明显增加(P〈0.05),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FPVC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