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5~11月收治的220例采用桡动脉采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5例采用常规方法采血,为对照组。115例由经过品管圈培训的护士进行采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以及品管圈实施的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的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面对问题的勇气等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缩短取血时间,提高科室人员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45°斜角穿刺法和垂直穿刺法在肥胖型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肥胖型婴幼儿(1个月至3岁)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45°斜角穿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垂直穿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局部淤青及皮下血肿发生率、标本凝血和溶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局部淤青、皮下血肿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标本凝血、溶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45°斜角穿刺法进行肥胖型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淤青、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标本凝血及溶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3种静脉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探讨静脉采血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00例门诊体检中心受检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采用传统止血带静脉采血,B组采用传统止血带采血见回血后松解止血带,C组不扎止血带使用红外静脉可视仪采血。结果 A、B和C组之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淤血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高、淤血发生率最低、疼痛程度最轻。3组之间溶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止血带下使用红外静脉可视仪静脉采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标本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扎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在临床采血的应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静脉穿刺采血病人30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34例和对照组1545例,实验组采用不扎止血带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采血不扎止血带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病人局部不适。  相似文献   

5.
静脉穿刺不扎止血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妙云  黎庆芬  郑定容 《家庭护士》2008,6(4):1056-1057
[目的]探讨不扎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在临床采血的应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静脉穿刺采血病人3 0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 534例和对照组1545例,实验组采用不扎止血带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时照组(P<0.05);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采血不扎止血带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病人局部不适.  相似文献   

6.
石琪 《家庭护士》2009,7(14):1234-1234
[目的]提高暖箱内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暖箱内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新生儿,采用直刺法(对照组)与斜刺法(观察组)进行采血,比较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后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皮下淤血发生率分别为73.08%、28.85%;观察组分别为91.67%、10.4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效果明显优于直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负压穿刺法在高难度头皮和四肢静脉真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0例14岁以下高难度真空采血的患儿按抽血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行负压穿刺静脉真空采血,对照组行传统静脉真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时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后局部肿胀﹑淤血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20%,对照组84.6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采血后局部肿胀﹑淤血发生率0.40%,对照组1.20%,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穿刺法在高难度头皮和四肢静脉真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真空采血。  相似文献   

8.
郭玉艳 《妇幼护理》2023,3(18):4410-4412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小儿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2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小儿静脉采血患者 100 例作, 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 50 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对比两的护理满意度, 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静脉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静 脉采血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两组均行CT增强扫描,研究组应用颈外静脉穿刺,常规组应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穿刺舒适度[采用舒适度量表(BCS)]、碘对比剂外渗率、患者满意度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碘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碘对比剂外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B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静脉通路护理不当是碘对比剂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CT增强扫描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安全性均较高,并且可以缩短穿刺时间、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实验组采取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生儿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辐射台复温法对提高体温不升新生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28例新入院体温不升新生儿随机分为高年资穿刺组、低年资穿刺组、高年资对照组及低年资对照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入院后即予常规四肢静脉穿刺,穿刺组在辐射台复温0.5~1h后再给予常规四肢静脉穿刺(不影响抢救情况下),观察四组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高年资穿刺组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高年资对照组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资穿刺组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4.7%,低年资对照组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0.2%,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辐射台复温法对提高体温不升新生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肝胆外科收治的8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3例应用CVC,研究组45例应用PICC,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不同置管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高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PICC深静脉置管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置管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早日出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120例静脉采血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采血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烧烫伤休克患儿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科室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穿刺人员技术水平、心理状态、穿刺环境、家属因素、血管因素及其他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结果患儿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88.7%)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3.2%)低于对照组(32.1%)(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提高,家属满意度达92.4%,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64.2%(P<0.01).结论对烧烫伤休克患儿首次浅静脉输液治疗,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通路B超机在血液肿瘤患者困难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静脉穿刺的10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试验组使用B超机辅助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0.0%,对照组为4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留置天数为4(4,5)d,对照组为2(1,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穿刺耗时318.50(299.75,360.25)s,对照组为573.50(245.75,738.5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超机辅助血液肿瘤患者困难静脉穿刺,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加留置天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但不能缩短穿刺耗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真空管在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标本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年龄在2个月~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真空管组(n=100)和注射器组(n=100),分别用真空管和一次性注射器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观察采血的成功率、局部淤斑或小血肿发生率.结果 真空管组100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局部淤血或小血肿发生率为2%;注射器组100例,一次采血成功率为88%,局部淤血或小血肿发生率为9%.两组采血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真空管在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的效果。方法将危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股静脉定位穿刺方法及注射器采血,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局部瘀斑、血肿,标本溶血、凝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穿刺法联合一次性采血针采血较传统的定位穿刺方法及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把婴幼儿用一次性采血器行大隐静脉采血与传统的颈外静脉、股静脉采血效果进行比较,探索一种既简便安全又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方法把1 8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大隐静脉组)与对照1组(即颈静脉组)、对照2组(即股静脉组)各600例。比较3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标本血量、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大隐静脉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采血器行大隐静脉采血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快捷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属-护士协作对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护士单人操作)和B组(家属-护士协作),各50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儿依从情况、疼痛情况、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4%)、患儿依从性(74%)和家属满意度(94%)均明显高于A组的64%、46%和78%,B组患儿疼痛程度(3级及以下47例)明显轻于A组(3级及以下4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疼痛程度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采血一次成功率为90.0%,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2.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采血中、采血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外周动脉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较高,且能减轻患儿采血后的疼痛,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