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检测卵巢癌基因1(OVCA1)和癌超甲基化基因1(HIC1)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OVCA1和HIC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肿瘤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卵巢癌中,低分化组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Ⅳ期中OVCA1的蛋白表达量低于临床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HIC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IC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OVCA1和HIC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相关,OVCA1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蛋白酪胺酸磷酸酶基因(PTEN)和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PTEN在9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1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63例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94.74%,而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率为38.10%,显著低于前两者.正常卵巢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05%;卵巢上皮性癌中为65.10%.卵巢上皮性癌中Survivin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的组别.这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表率达下调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上调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卵巢癌患者的PTEN和Suivivin的表达率的检测对其疾病的了解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程佳  杨晓龙  尚素霜  张天慧  赵民  高丽杰  于华 《河北医药》2013,35(12):1797-1799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p-AKT)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对照组),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良性组),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卵巢癌组)中p-AKT的表达。结果 p-AKT在对照组、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15.0%(3/20),显著低于卵巢癌组的68.3%(41/60)(P<0.05);而良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有无腹水无关(P>0.05)。结论 p-AKT过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IEN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和survivin在52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8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无Survivin蛋白表达,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6.32%(5/19)、66.67%(30/45),卵巢上皮性癌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18/18)、95.0%(20/19)、38.5%(20/52)。PTEN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的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上皮性癌(均P<0.01)。结论 PTEN的表达下降和Survivin的表达上升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相关,检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PI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玉兰  宋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01-2902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2(Hpa-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Hpa-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pa-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瘤体积越大,Hpa-2表达水平越高;TNM分期越高,Hpa-2阳性表达率越高;Hpa-2的表达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强,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45例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19例中COX-2、VEGF-C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性癌中COX-2、VEGF-C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三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Ⅲ、Ⅳ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且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 COX-2、VEGF-C、Ki-67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者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云春  舒丽莎  于秀梅 《河北医药》2012,34(14):2093-209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er-2/neu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er-2/neu和COX-2蛋白的表达状况,研究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neu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肿瘤组中,Her-2/neu高表达率在临床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卵巢癌组织中COX-2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P<0.05),COX-2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在恶性肿瘤组中,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Her-2/neu表达与COX-2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295,P=0.022)。结论 Her-2/neu和COX-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升高,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为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与两种类型的诊断、鉴别诊断的关联性及其与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切除的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10例(其中卵巢良性肿瘤23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59例、卵巢癌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内PDCD5蛋白的表达,测定PDCD5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中表达的平均阳性值,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PDCD5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程中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DCD5蛋白的表达值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阳性率是86.9%、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组织是6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是35.7%,这三组之间PDCD5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PDCD5蛋白在低级别、高级别的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值不同,在低级别是77.8%,高级别是46.9%,这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PDCD5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两种类型:经典型、微乳头性型中的表达亦存在差异。在G1经典型是71.1%,在微乳头型是42.9%,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4为了进一步验证PDCD5蛋白表达值的强弱与患者复发率相关的强度,我们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一定的负相关。(R=-0.85,P<0.05)。结论 PDCD5蛋白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蛋白在62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2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5%,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P〈0.05)。结论 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可能对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54例结肠癌及40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QP1的表达情况;分析AQP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结肠癌患者AQP1表达的预后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癌中AQP1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P<0.05);AQ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情况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QP1表达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P<0.05)。结论 AQP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有可能作为新的结肠癌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S6K1和4EBP-1蛋白在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蛋白表达率(64%)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0%),4EBP-1蛋白表达率(71%)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5%)。S6K1和4EBP-1蛋白在低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复发肿瘤的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高于初发肿瘤。而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不同肿瘤分期和是否吸烟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和4EBP-1蛋白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复发相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单立平  张墨  李波  吴斌  宋永胜 《天津医药》2013,41(6):527-530
【摘要】目的 探讨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CAM)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6例不同级别膀胱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pCAM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 它们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EpCAM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3.2% vs 13.8%,P<0.01),膀胱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低于癌旁组织(35.9% vs56.3%,P<0.01)。高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中可见较为典型的EpCAM高表达,低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可见典型E-cadherin阳性表达。EpCAM在肌层浸润性(pT2、pT3 或pT4)、高分级、合并远处转移、多发及复发膀胱肿瘤中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在肌层浸润性、高分级、合并远处转移、多发膀胱肿瘤中表达下调(P<0.05)。膀胱癌中EpCAM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 = -0.607, P < 0.01)。结论 EpCAM和E-cadherin与膀胱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等恶性行为有关, 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侵袭转移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ΔNp63、VEGF和PCNA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ΔNp63、VEGF和PCNA的表达,并将三者的表达做相关性分析。结果ΔNp63、VEGF和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58.3%和84.3%;与对照膀胱组织相比,其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理分级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低级别、浅表性尿路上皮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ΔNp63、VEGF和PC.NA的过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浸润转移相关,且三者在其浸润转移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何巍  赵红宇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19-20,68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及其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 2 0例多形怀腺瘤 (pleomorphicadenoma ,PA)、12例腺淋巴瘤 (adenolyphoma ,AL)、1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 (malignantpleomorphicadenoma ,MPA)和 2 5例腺样囊性癌 (adenoidcarcinoma ,ACC)中突变p5 3基因的表达产物p5 3蛋白。 结果 p5 3蛋白在两种恶性涎腺肿瘤中的检出率 (5 0 .0 % )显著高于在两种良性涎腺肿瘤中的检出率 (6 .3% ) (P <0 .0 5 ) ;在MPA中的检出率 (5 2 .6 % )显著高于在PA中的检出率 (10 .0 % ) (P <0 .0 5 ) ;晚期恶性涎腺肿瘤 (TNM分型为Ⅲ -Ⅳ期 )的p5 3检出率 (78.9% )显著高于早期恶性涎腺肿瘤 (TNM分期为 :Ⅰ -Ⅱ期 )的检出率 (2 8.0 % ) (P <0 .0 5 )。 结论 p5 3基因在PA恶变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p5 3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涎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姚红  陆友金  胡昆 《安徽医药》2010,14(6):666-66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HPSE)蛋白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三步法检测HPS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PS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正常肺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SE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IV的癌组织表达高于Ⅰ~Ⅱ组(P〈0.01),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HPSE的高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SE可作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癌基因 CCND1的蛋白表达产物 Cyclin 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PAP方法研究 10 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D1蛋白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在有淋巴结转移、腹水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中 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 ,与无转移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 ,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通过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用来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王萍玲  黄林  孙袁  仝铁  李惠 《贵州医药》2003,27(2):99-101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Rb、cyclinD1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Rb、cyclinD1在20例良性、9例交界性、31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结果 pR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80%(18/20);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66.67%(6/9);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58.06%(18/3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组内pRb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yclinD1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5%(3/20),55.56%(5/9),54.84%(16/31).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cyclinD1表达与不同临床期别、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分期越高,病理分级越低,cyclinD1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 pRb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失表达,可作为估计卵巢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cyclinD1的表达有利于卵巢肿瘤性质的鉴别,在卵巢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鹏  刘小磊  贾占岭 《安徽医药》2021,25(11):2240-2243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IAP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组织标本80例(A组)、非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组织标本40例(B组)、乙肝相关性肝癌癌旁组织(C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组标本中IAP2蛋白表达,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IAP2蛋白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组的IA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25%,高于B组的35.00%和C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AP2蛋白积分光密度累积值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2蛋白阳性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包膜侵犯、门脉侵袭、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IAP2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提高,并且与病人的临床分期、包膜侵犯、门脉侵袭、发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