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危重病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抢救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140例,将其按照静脉穿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深静脉穿刺置管,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且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
严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56-35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急诊收治的84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科抢救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急诊救护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抢救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有效时间为(43.3±19.5)min,抢救成功率为97.3%,病死率为2.7%,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6±3.5)d,并发症发生率9.52%,患者满意度96.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诊患者采取有效的整体性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抢救患者生命,缩短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某院治疗的68例患者为主要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抢救,观察组增加心肺脑复苏急诊抢救,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GC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后1d、急救后3d、急救后7d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应用心肺脑复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患死亡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21-05共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PICC置管,观察组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静脉输液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港中应用经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导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魏珺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193-193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实验组)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血压恢复所用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血压恢复正常所用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抢救措施。方法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抢救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急诊抢救处理。对比两组急救成功情况、出血控制时间、血压控制时间、送至手术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时间、出血控制时间及送至手术室时间分别为(10.49±2.02)min、(2.12±0.78)d、(25.58±6.3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8.95±2.26)min、(5.23±0.79)d、(38.79±5.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76,P=0.0360<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78.00%(3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45%(2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4,P=0.0300<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综合急诊抢救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者血压及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护理应用和体会。方法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2例,将随机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和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对两组经抢救存活的病例随访3个月,以Bathel(巴塞尔)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2-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14,P<0.05)。观察组干预前Bathel评分(32.83±8.54)分,FMA评分(31.61±7.43)分,对照组干预前Bathel评分(33.20±8.63)分,FMA评分(31.54±7.31)分,两组干预前Bathel评分和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thel评分(80.45±17.71)分,FMA评分(81.22±16.38)分,对照组Bathel评分(53.28±14.23)分,FMA评分(63.71±12.59)分,两组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惠者给予急诊和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5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1.82%,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抽取,均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运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急诊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抢救时间、急诊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期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抢救时间、急诊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抢救成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的SDS、SAS评分均未展现出明显差异(P>0.05),但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施以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护理而言表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缩减抢救时间、急诊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恢复用时,优化病人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以及住院期间复发率,使病人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为疾病的整体治疗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胸痛患者急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8例胸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急救时间及急诊医疗费用、急诊诊断符合率、45 min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及医疗费用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诊断符合率为95.92%,45 min内抢救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急诊诊断符合率为81.63%,45 min内抢救成功率为83.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缩短胸痛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有利于疾病的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75-17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1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0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5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比1两组抢救成功率。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GCS评分。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52%,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GC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护理后GC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29-329
目的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24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穿刺效果、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为87.50%;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39,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54.1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达到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样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患者满意度更高,考虑是穿刺位置更舒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5.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8.0±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2)分,护理满意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选择性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需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110例,按照患者是否采取超声引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深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式独立操作完成,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穿刺率、置管时间、穿刺次数、总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穿刺率94.5%(52/55)、总穿刺成功率96.4%(53/55)、满意度96.4%(53/55)均高于对照组的67.3%(37/55)、85.5%(47/55)、78.2%(43/55),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2/55)低于对照组的12.7%(7/55),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深静脉穿刺置管救治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缩短穿刺次数和置管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为救活患者赢得时间,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张苗  郭瑞 《贵州医药》2022,(5):836-837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48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症状发作到急诊室、预检分诊、心电图检查、进出急诊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门球治疗和再灌注等方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MI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缩短其急救操作各项流程的时间,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液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照组行静脉输液针治疗,比较两组置管保留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置管保留时间≥5 d所占比例65.63%比对照组25.00%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1.25%比对照组53.13%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25%比对照组20.31%低(P<0.05)。结论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皮下血肿、液体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且置管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09-811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股静脉穿刺在急诊开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救治的80例急诊开颅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股动脉内侧定位法进行盲穿,观察组应用彩超引导股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5%、77.5%,两组的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5%、20.0%,穿刺时间分别为(14.0±5.2)min、(20.3±5.0)min,对照组的穿刺时间和血肿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开颅患者中行彩超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的发生,缩短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9月某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2月~2016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