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孙维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201-2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可高达60%~90%;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目前将西医制药技术用于中药,将中药单方提取出来的诸多有效成分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用药,具有用药准确,针对每一个体的优点。本文将上述两种情况临床常用剂型及症型在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以使临床医师在工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3.
果会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63-16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就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辨证用药、单方验方及中成药、中药针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也无特异性药物和治疗方法。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发病基础为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1],其神经功能损伤可以涉及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临床上以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最为常见,早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麻木,触觉敏感性下降,典型者出现烧灼、针刺样疼痛;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逐渐减退,代之以持续性的感觉缺失,表现为四肢远端手套、袜套样感觉,冷觉减退,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溃疡,甚至致残.治疗上,西医主要以营养神经为主,方法比较局限.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阴虚、瘀血、痰浊等。主要采用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液、针灸、中药外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疗效评价、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今后,应更加积极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 ,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主要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P)和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而尤以DNP更为多见。有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发生DNP ,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总数之 60 %以上 ,且随病程的延长 ,发病率可高达 90 %~ 1 0 0 % ,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 ] 。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认为有微血管病变学说 ,代谢、生化异常学说及维生素缺乏学说[2 ] 。目前 ,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近年来 ,据文献报道 ,中医依据传统的理论 ,采用中医中药等方法 ,对本病的治疗展示了其优势 ,故对中…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1):53-5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三大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犤1犦,中医对本证的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况综述如下。1中药治疗1.1益气活血李思宁犤2犦以黄芪、当归、杏仁、赤芍等。结果: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吴长福犤3犦用黄芪、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治疗30例,结果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强茗犤4犦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60例,药用黄芪、桂枝、赤芍、白芍等。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刘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2(1):53-54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三大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1],中医对本证的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脱落3例,对照组35例,脱落4例。治疗组服用健脾柔肝通络中药汤剂,日1剂,对照组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每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比较两组神经病症状评分量表(NSS)、密西根州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量表(MDN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QL-BREF)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改善NSS评分与MDNS评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柔肝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有疗效,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明确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结合神经传导速度、定量感觉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如体育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训练、应用药物等,治疗方案通常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联合中药通脉活血方和甲钴胺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30例)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通脉活血方,每日2次,每次100 mL,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且优于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均为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静脉注射凯时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改善DPN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在降低DPN患者的神经病变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胃轻瘫病机特点与中医治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病机可分为基本病机和前行病机。基本病机为脾失运化,前行病机为血瘀、痰浊、气滞、湿阻等。治疗应采取共性治疗和个性治疗。共性治疗包括理气运脾、燥湿运脾、益气健脾、淡渗实脾和消食健脾。个性治疗包括行气燥湿、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药物组仅采用硫辛酸注射治疗,联合组采用电针联合硫辛酸治疗。三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NCV速度测定、MNSI评分及疗效评定,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病例经相应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NCV传导速度均增快,其中联合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最明显;联合组的MNSI评分降幅高于药物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痊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72.5%;药物组痊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7.5%;联合组痊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5.0%;联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故仍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残疾。而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将对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在多认为主要是由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氧化、抑制山梨醇生成等药物,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中医治疗DPN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于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作用机制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