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伐沙班作为一种特异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抗凝的预防及治疗中。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伐沙班与其他药物合用所致的出血风险仍需密切监视。聚焦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分别从利伐沙班与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代谢靶点相关药物合用等方面系统综述药动学介导的利伐沙班相关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利伐沙班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更科学、更直接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某院住院患者利伐沙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9月应用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统计分析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联合用药、药物转换等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198例应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平均年龄(69.82±13.08)岁,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占54.04%。其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与临床指南相符率仅为26.77%,住院期间出血发生率为3.54%。结论 利伐沙班实际临床应用与指南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需要抗凝的患者病情及用药均较为复杂,需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以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为规范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利伐沙班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形成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某院2018年下半年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利伐沙班病例,通过纳入标准,将符合要求的病例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汇总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过程中的关注点,针对性制定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2018年下半年,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例数共计217例,实际统计分析病例106例,利伐沙班使用不合理率为19.81%(21/106),以低剂量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患者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时机错误为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0%(7/106),均为出血性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中的关注点多集中在监护指标、出血事件处理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结论: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较广泛,其疗效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别是在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方面,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利伐沙班临床应用指南等的更新,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积极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促进利伐沙班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利伐沙班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综合评价利伐沙班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利伐沙班说明书、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定利伐沙班DUE标准。采用AHM对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亳州市人民医院160例应用利伐沙班归档病历进行评价。结果利伐沙班主要不合理问题及占比为用法用量(61.9%)、用药宣教(61.2%)、给药方式(40.6%)。病历评分(MRS)≥90分有3例(1.9%),70分≤MRS<90分有123例(76.9%),60分≤MRS<70分有30例(18.8%),MRS<60分有4例(2.5%)。结论 该院利伐沙班主要不合理问题为用法用量、用药宣教及给药方式,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利伐沙班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利伐沙班提供参考。方法 以利伐沙班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并通过与临床专家讨论,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DUE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使用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591份病历,用药合理率为60.41%,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剂量偏小(27.75%)、超说明书用药(11.50%)和药物相互作用(9.64%)3方面。结论 建立的利伐沙班DUE标准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禁忌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利伐沙班相关胃黏膜损伤及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方面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利伐沙班为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传统的抗凝剂相比,利伐沙班具有可预测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较少发生药物-药物和食物-药物方面的相互作用,且不需要常规的凝血监测。但是,利伐沙班不宜与细胞色素P450 CYP3A4和转运体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强抑制剂合用,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利伐沙班的用药剂量因适应证不同而异,许多研究表明利伐沙班与传统抗凝治疗相比有着良好的受益-风险比。本文旨在概述利伐沙班在不同人群中的主要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以及不同适应证而使用不同剂量的理论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使用利伐沙班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参照药品说明书等标准评价使用利伐沙班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安全性,并考察相关因素对服用利伐沙班后出血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利伐沙班用药指征符合率为100%,但利伐沙班日剂量与指南推荐相符率仅为9.8%。服用利伐沙班后出血发生率为9.8%,年龄(≥75岁)及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更易发生出血(OR分别为0.162和0.175)。结论本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利伐沙班使用尚合理,但量效关系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8.
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卒中已有明确的推荐剂量,但亚洲不同国家/地区批准用于NVAF患者卒中预防的利伐沙班推荐剂量存在差异。而且由于缺乏高证据级别的研究数据支持,目前亚洲相关研究对NVAF患者使用低于说明书推荐的利伐沙班剂量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存在不一致。本文对亚洲NVAF患者使用利伐沙班在各指南/共识中的应用剂量推荐、亚洲人群抗凝特点和临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利伐沙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利伐沙班片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收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7-2018年应用利伐沙班片的住院患者病历共358份,对利伐沙班片临床应用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疗程、禁忌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利伐沙班主要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外周动脉疾病、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和骨科大手术患者。利伐沙班片用药不合理共174例(48.6%),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140例(42.42%)、超适应症用药28例(7.82%)、用药时机不合理7例(20.59%)、用药疗程不合理11例(32.35%)和存在用药禁忌5例(1.4%)。结论 目前利伐沙班片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积极开展利伐沙班片的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徐佳骏  黄赛杰  苏克剑 《医药导报》2009,28(11):1474-1476
介绍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利伐沙班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研究和安全性。利伐沙班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发挥抗凝作用,该药在以下领域的研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房颤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现有的研究显示患者应用该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少,而且与食物和一些常用药物合用时不发生相互作用。利伐沙班有望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口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是一类具有独特治疗学特点的药物,其临床评价存在诸多不同于一般药物评价的考虑,本文通过介绍日本"抗菌药物临床评价指导原则",以期为相关药物研发和评价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医院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并分析评价该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在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结合儿科临床相关感染特点,参照相关感染性病种的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建立医院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使用美罗培南的232例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结果该药使用总体合理率77.16%。用药指征符合率96.98%,联合用药合理率89.22%,用法用量正确率100%,病原学与疗效评估合理率73.28%,考核管理合理率99.57%。结论建立的儿科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可用于规范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该院美罗培南临床应用情况一般,针对存在的问题,临床药师应加强此类药物专项点评与监护,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3.
新药非临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决策新药能否进入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非临床评价中的利弊权衡需考虑到肿瘤疾病及其药物应用特点。多数抗肿瘤药物常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临床受试对象多为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或根本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病人。若新药具有有效性的优势或特点,潜在毒性风险小于疾病自身危险,此时是可以考虑接受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本文主要根据该思路对非临床研究中的药效学、毒性实验、药动学进行技术审评,对临床前研究结果的支持性或存在问题进行评价。此外,本文也较为详细讨论了非临床评价的考虑要点及其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男  胡明  蒋学华 《中国药房》2011,(29):2697-2700
目的:为评价我国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服务质量理论、医疗服务质量理论和绩效理论,从管理学角度对临床药学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相关理论中各种质量评价方法在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和考核中的适用性,优选适当评价方法构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结构-过程-结果"法为基本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法、360度绩效考核法等方法设计具体指标。该评价体系可用于考察临床药师制实施效果,为在全国推行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综合中药特点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为中成药治疗或干预疾病的临床综合价值判断提供科学、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工具,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药事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研究中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流程、维度和方法。构建体现中成药特点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理论框架,初步形成指标池。通过德尔菲法对形成的指标池进行遴选和优化,形成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准则决策法探索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确认、遴选和优化,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SPOR)发布的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实践指南,探索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结论 构建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在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中分别融入了中成药特色指标,可量化评价中成药的临床价值,多维度、多层次、全面综合的反映中成药的临床综合价值。构建的中成药临床综合价值评价路径能够为相关研究开展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方法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特点,中药安慰剂在临床研究使用较为广泛。中药安慰剂质量和模拟效果,影响整个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从中药安慰剂制作的技术难度,与受试药物相似性,客观化、规范化模拟效果评价,服用依从性等方面探讨目前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安慰剂制作技术和可用原辅料研究;出台安慰剂模拟效果评估指导原则,引导研发企业加强相关研究;增加客观性评价指标设置,提高临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根据不同研究阶段、剂型和给药方式,通过流程设计和管理,弥补中药安慰剂模拟效果不佳等缺陷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头占位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占位性病变,并结合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资料的检出率达100%,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7.18%。结论超声对于诊断胰头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进一步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提高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由于中医药诊疗体系的自身特点及特殊性,阳性对照药的选择常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试验药物的有效性评价。"复合对照"这一思路的提出,为今后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阳性对照药的选择提供了选择面很广的新方法,在探索中药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循证医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等方法对中药临床使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判断。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临床疗效需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要体现中医药理论特点和临床治疗原则;其二是要借鉴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理念和方法。本文着重从"证候的规范化"、"疗效评价的量化"、"生命质量概念"和"循证医学"四个方面对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朱曼  郭代红 《中国药房》2013,(41):3855-3857
目的:为中国临床药师绩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笔者的访问学习经历和文献查阅,系统阐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常规工作内容、绩效评估架构和特点。结果与结论:美国临床药师的工作地点分散,专业分工细化,工作模式非常成熟;美国临床药师常规工作内容为与医护人员合作,对患者负有教育和顾问的义务;美国临床药师绩效评估以临床药师自我评估为主,旨在督促临床药师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而很少用于临床药师间横向比较,其指标主要体现在对常规.工作开展情况的描述,而较少涉及数量指标。美国临床药师绩效评估体系是基于高度成熟的临床药师服务体系和模式,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临床药学现状;中国的临床药师绩效评估体系应借鉴美国临床药师常规工作指标的设置,同时适当增加数量指标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