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方二至丸、失笑散及其合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影响.方法 采用胆管结扎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大鼠于术后1周随机分为模型组、优思弗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至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肝功能(ALT、AST、ALP、TBi 1)、肝组织病理,uPA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ALP、TBi 1、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均能降低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 1(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单方.优思弗能降低ALT、AST水平,但对肝脏纤维化无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组uP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其中合方组最高,失笑散组次之,再次为二至丸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二至丸、失笑散及其合方均可不同程度地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uP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胶菊内酯对人肺癌细胞PGCL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银胶菊内酯对PGCL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发色底物法检测银胶菊内酯对PGCL3细胞分泌的uPA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银胶菊内酯对uPA表达的影响.结果:5~160μmol/L的银胶菊内酯作用PGCL3细胞24 h后,明显抑制PGCL3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17.6 μmol/L;5、10、20 μmol/L银胶菊内酯明显降低PGCL3细胞分泌的uPA活性;银胶菊内酯还能降低PGCL3细胞uPA蛋白表达.结论:银胶菊内酯抗肿瘤活性与uPA蛋白表达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及难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复合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8周末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PAI-1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PⅢNP的含量。结果柴胡桂枝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PAI-1的表达及PⅢNP的含量显著降低,PAI-1的表达及PⅢNP含量下降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柴胡桂枝汤能降低肝脏PAi-1的表达和血清中PmNP的含量,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4复合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8周末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PAI-1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PⅢNP的含量.结果 柴胡桂枝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PAI-1的表达及PⅢNP的含量显著降低,PAI-1的表达及PⅢNP含量下降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柴胡桂枝汤能降低肝脏PAI-1的表达和血清中pⅢNP的含量,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当归属于中医学"虚劳""尿浊"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及肾功能损害等.司福全主任从事中医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因是肾虚血瘀,治疗大法宜补肾活血为本,并根据虚实兼夹之不同,灵活辨治.司师常采用二至丸合茵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6.
王江蓉  张斌 《中医药学刊》2006,24(2):338-340
目的:探讨柔肝冲剂对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l-1)]在肝组织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瘀组和柔肝组。主要观察项目:大鼠血瘀体征;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中uPA、uPAR、PAl-1的表达。结果:血瘀组出现明显的血瘀表现,正常组与血瘀组体征差异显著。经柔肝冲剂治疗后,血瘀体征有明显改善。通过免疫组化、蛋白定量发现PAl-1、uPA、uPAR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均有表达。PAI-1、uPA、uPAR表达在血瘀组较正常组为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柔肝冲剂治疗后它们表迭均有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A、uPAR、PAl-1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表达。血瘀型肝纤维化时,其在肝组织中蛋白表达增高,柔肝冲刑可降低其表达。柔肝冲剂可能通过影响纤溶酶原激活系统,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筛选二至丸抗肝纤维化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ADME计算方法,并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预测二至丸的活性成分及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通过与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Cards)中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二至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二至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二至丸中筛选得到18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14个靶点,主要涉及8个信号通路,参与10个生物过程。结论:二至丸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PI3K/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等信号通路以及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二至丸抗肝纤维化药效基础研究和阐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茜草和茜草炭对正常Wistar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通过其药理作用探讨它们的止血化瘀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茜草和茜草炭水煎制低剂量、高剂量组(含生药5.0,10.0 g·kg-1),阳性对照组(氨甲苯酸0.6 g·kg-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1).灌胃7d,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和纤溶酶原(PLG)活性.结果: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茜草在实验剂量下均能提高t-PA的活性,且高剂量时提高t-PA的活性更显著(P<0.01).高剂量茜草炭能使大鼠t-PA活性提高(P<0.05),但其作用低于高剂量茜草组.低剂量时对大鼠t-PA活性影响不显著.茜草和茜草炭对PAI和PLG的活性影响均不显著.结论:茜草高、低剂量均能提高t-PA的活性,且在高剂量时提高更显著,进而影响凝血-纤溶系统,从而发挥其止血化瘀作用.茜草炭对纤溶系统也有一定作用,但可能是多种酶的综合作用.茜草和茜草炭对凝血-纤溶系统药理作用效果不同,进而影响它们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乌梅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乌梅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分析乌梅丸的治疗作用,并以西药秋水仙碱、中药小柴胡汤作对照。结果乌梅丸可以明显抑制肝组织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延缓或阻止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作用优于秋水仙碱和小柴胡汤。结论乌梅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丹参酮组、丹参酮加地塞米松组。大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后,各给药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给药1次/d。28 d后处死动物,取固定部位肺组织分别行HE、Masson染色及电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RT-PCR法检测丹参酮对大鼠肺组织中u PA、PAI-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0.01);u PA显著升高而PAI-1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在与地塞米松联合时以上作用更加明显。结论:丹参酮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与地塞米松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调控UPA及PAI-1之间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消黄方对胆管结扎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胆管结扎组(BDL)。BDL大鼠在2周末随机分为消黄方组和模型组,第3周开始消黄方组每天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BDL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3周。5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获取血清和肝组织样本。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上升(P〈0.05或0.01),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消黄方显著降低ALP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抑制Alb含量的降低(P〈0.05或0.01),降低肝组织Hyp含量(P〈0.05),同时病理学显示消黄方组肝纤维化程度也显著减轻。结论:消黄方能显著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至丸预防和治疗性给药对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6.48 g·kg~(-1)),二至丸治疗组(6.48 g·kg~(-1)),雷帕霉素组(1 mg·kg~(-1))。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ig给予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2AAF)ig 7 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 d,第8天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2AAF/PHx),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 h再行预防性给药组及治疗性给药3 d。大鼠处死后计算肝重指数,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收集大鼠血清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白蛋白。同时采用流式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重指数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大鼠肝细胞坏死细胞(non-viable non-apoptotic cell,NVNAC),早期凋亡细胞(viable apoptotic cell,VAC),晚期凋亡细胞(non-viable apoptotic cell,NVAC)水平及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而活性细胞(living cell,LC)则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病理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大鼠肝重指数和白蛋白水平,同时降低其ALT和AST水平,且大鼠NVNAC,VAC,NVA水平及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LC则明显升高(P0.05,P0.01),病理学观察提示明显好转。结论:二至丸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可显著抑制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并降低Caspase-3表达,肝功能损伤得以恢复,提示二至丸对大鼠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经典的CCL4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究健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以CCL4腹腔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施以由低、中、高剂量健肝颗粒,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比色法检测血清活性氧(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中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ROS水平明显升高,健肝颗粒可显著降低ROS水平,尤其以低剂量组效果明显(P0.05);健肝颗粒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健肝颗粒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当归补血汤组(14只);另设正常组(10只)。自造模之日起,当归补血汤组以6 g/kg的大鼠体重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甘油三脂(TG)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TG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均P<005)。当归补血汤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显著改善;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升高;肝组织Hyp、TG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绿原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1)组,绿原酸高,中,低剂量(140,70,35 mg.kg-1)组。各组每天ig给药,给药容量为20 mL.kg-1.d-1,连续8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给药和造模同时进行。采用CCl4导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大鼠首次于背部sc纯CCl4 5 mL.kg-1,以后sc 40%CCl4花生油3 mL.kg-1,共8周。第8周经股动脉取血,计算大鼠的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及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ALB与球蛋白(GLOB)的比值;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羟脯氨酸(Hyp)的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取肝组织,做病理切片,HE和Masson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TP,ALB,A/G,肝纤维化4项指标(即PCⅢ,CⅣ,HA,LN)均具有显著的肝纤维化的特征(P<0.01)。绿原酸能明显对抗CCl4所致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脾系数的升高(P<0.01);显著对抗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中HA,LN,PCⅢ,CⅣ,GLOB的含量(P<0.01),升高血清中的TP,ALB含量和A/G(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和Hyp的含量(P<0.01),升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P<0.01)。绿原酸各剂量组中绿原酸高剂量组抗肝纤维化的效果最好,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病理结果亦显示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绿原酸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芪参益气滴丸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及芪参益气滴丸组(简称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内注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按6期分类法评价各组肝纤维化程度。应用RT—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1型组织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和TIMP-1的表达。结果干预组与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mRNA水平及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的阳性表达均分别较模型组与对照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抑制Ⅰ、Ⅲ胶原和TIMP-1的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抗大鼠肝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茶多酚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5组 ,对其中 4组的每只大鼠酒精灌胃形成酒精性肝纤维化 ,其中 3组大鼠每天同时分别以不用剂量茶多酚灌胃 ;另设对照组。在 24周时观察分析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病理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测定大鼠的血清抗脂质过氧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 :经茶多酚干预的各组酒精灌胃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较单纯酒精组轻 ;抗脂质过氧化、血清内毒素指标较单纯酒精灌胃组大鼠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茶多酚有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过多的过氧化脂质及降低内毒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肾气丸对DMN大鼠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为载体,以肾气丸为研究对象,探讨肾气丸对DMN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每周前3 d连续ip DMN(10 mg·kg-1)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2周末DMN处理组大鼠随机分为肾气丸组和模型组(各10只)。第3周的第1 d起,在继续造模的同时,肾气丸组给予成人70 kg体重的10倍量ig(1.029 g·kg-1),给药2周。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留取肝组织样本和血清,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法观察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变化。结果:DMN造模4周,引起大鼠肝功能紊乱,与正常组比较,4周模型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总胆汁酸(TB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为正常组的4.58倍(P<0.01),HGF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α-SMA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T,AST活性及TBA含量显著降低。肾气丸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α-SMA mRNA表达(P<0.01),升高HGF mRNA水平(P<0.05)。结论:肾气丸对DMN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为肝病从肾论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