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检验油脂是否变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油脂的酸价高,表明该品游离脂肪酸多,过氧化值高则表示油脂酸败。新鲜油的酸价低、过氧化值在0.03%以下。国家标准局1982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食用植物油酸价不得超过4,过氧化值不得超过0.15%。其检验方法规定采用常规滴定法,但用规定方法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需以酚酞和淀粉作指示剂,由于植物油本身略带黄色,指示终点颜色不易辨明,误差较大,所需时间。较长我们试用ZD-2型自动电位滴定计对植物油的酸价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农村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 ,保障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对盐都县 1998~ 2 0 0 0年农村个体油坊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98~ 2 0 0 0年抽取盐都县农村个体油坊生产的食用植物油 ,按照GB/T 5 0 0 9— 1996《食用植物油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砷 ,按照GB2 716—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评价。酸价≤ 4 ,过氧化值≤ 12meq/kg ,羰基价≤ 2 0meq/kg ,砷≤ 0 1mg/kg为合格 ,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样品为合格样品。2 结果2 1 不同植物油各年检测结果  1998~ 2 0 …  相似文献   

3.
上海、沈阳两地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欣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7):320-323
[目的 ] 为修订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 对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现状进行调查 ,将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与国际法典委员会 (CAC)标准进行比较 ,并对 1999~ 2 0 0 1年上海、沈阳两地食用植物油产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修订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建议。  [结果 ] 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别适用于三种食用植物油品种 ,且项目指标设置不全。  [结论 ] 建议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合并 ,对过氧化值、酸价、铅、砷等指标值进行调整 ,并增加农药残留、标识等项目指标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值是油脂卫生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普遍采用依据油脂在冰醋酸中氧化碘化钾产生碘的能力来测定其过氧化值。由于过氧化值的表示方法不一致 ,给正确评价油脂卫生质量造成了困难。现将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以供参考。1 不同的过氧化值的的表示方法可造成结果的不一致 以碘为计算基础和以氧为计算基础的结果表示方法不同 ,在GB/T 50 0 9 37- 199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规定的过氧化值分析 ,是以碘为基础来计算的。GB 2 716- 8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过氧化值≤ 0 15%是以g/ 10 0 g碘来表示。GB 2 716-88食用植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我区销售和加工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状况 ,加强食用植物油的监督监测管理 ,我站于1999~ 2 0 0 1年对全区范围内部分食用植物油进行了抽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及种类1999~ 2 0 0 1年对新都区生产经营食用植物油的厂家、小作坊食用植物油进行随机抽样 16 8份 ,其中菜籽油 12 1份 ,芝麻油 2 9份 ,其他食用植物油 181 .2 检测项目感官性状、酸价、过氧化值、砷、黄曲霉毒素B1。1.3 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所有样品均按照GB/T 5 0 0 9.37- 1996进行检测[1] ,结果判断按GB 2 716 1988食用植物油卫…  相似文献   

6.
食用油在食品加工、烹调中应用广泛,其卫生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为了解全省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现状,加强对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卫生质量管理,1997年9月至10月,我站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进行检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与内容对全省主要的植物油生产企业与部分个体加工作坊进行现场检查,并抽检了33份食用植物油样品,根据各类食用植物油的国家卫生标准对样品进行卫生质量检测与评价,检测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谈基价、砷、黄曲霉毒素B;。2结果2.1企业基本情况全省现有20家初具规模的食用植物油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隆昌县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的超标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样品157份,测定酸价、过氧化值。结果学校食堂菜油的酸价合格率50.0%,最高值达13.2mg/g(KOH),过氧化值合格率为83.3%;餐馆菜油的酸价合格率为60.0%,最高值达12.4mg/g(KOH),过氧化值合格率为94.6%,酸价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倍以上。菜油加工企业及销售部门菜油的酸价合格率分别为75.0%和69.2%,过氧化值合格率为100%。结论学校食堂和餐馆的菜油卫生质量均存在较大问题,菜油加工企业及销售部门的菜油卫生质量亦有问题,应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揭阳市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情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食用植物油按照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按照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判定。[结果]检验298份食用植物油样本,合格292份。合格率97.99%。各年的合格率分别为97.26%、98.39%、96.92%、98.15%、100.00%,不同年份植物油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砷、溶剂残留、黄曲霉毒素均合格;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超标5份和2份。不同单位植物油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种类植物油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响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多为酸价和过氧化物值得关注,重点应加强食用植物油的卫生监测监督。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食用土榨花生油的质量情况,调查清远农户家的食用土榨花生油中的4项指标(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铅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的风险。方法于2014年11月2日-8日调查了龙埗居委会横岗村8家农户的食用土榨花生油,同时采样100 ml,按照食品卫生标准方法进行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铅含量的测定,并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8宗土榨花生油样中的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含量的最高值分别是食品卫生标准值的3.76倍、2.5倍,超标率分别为62.5%、25.0%;酸价、铅含量均合格。综合4项指标,8宗花生油的合格率为25.0%。结论横岗村村民食用土榨花生油的合格率低,长期食用有损身体健康。建议人们食用油厂工业化生产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10.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第18卷第2-A期中《关于糕点检验中酸价、过氧化值的取样与计算问题》一文,阐述了“糕点卫生标准中酸价、过氧化值都是以脂肪计,由于操作方法采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因此在CB5009.56-85中没有强调酸价、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导致有些实验室出现在测定糕点酸价和过氧化值时,取样和计算产生了错误,以至做出了错误的报告”。笔者认为并非  相似文献   

11.
1 质控内容和检验方法 1.1 标样来源:由郑州油脂库提供:过期食用植物油。 1.2 标样名称:食用植物油。 1.3 测定项目:酸价、过氧化值、砷。 1.4 检验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009.37—85中有关方法进行。 2 标样保证值及含量范围的确定标样中酸价、过氧化值、砷含量的保证值(代真值)系指最接近真值的近似值,即多单位所测结果除去极端值的均值。标样中上述三种物质含量范围,系指多单位所测结果除去极端值的均值±2S。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越来越注重食用油的营养保健 ,意识到食用植物油比食用动物油对身体的保健价值高。于是 ,个体生产经营食用植物油的多起来。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封开县卫生防疫站从 1999~ 2 0 0 0年 ,由专业监督员对本县的江口城区和乡镇植物油街道销售点进行了花生油监测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样品来源 从每间食用植物油的加工点、销售点取花生油油样 0 .5kg为一份 ,并对其的保管、生产、贮存等作现场登记。1.2 检验项目 感官、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砷、黄曲霉毒素 B1。1.3 检验方…  相似文献   

13.
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食用油的质量 ,加强对食用油的监督监测管理 ,现将 1994~ 1998年所检测的 16 5份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与标准  1994年~ 1998年检测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 16 5份。检验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 0 0 9.5 6 - 8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GB - 2 716 -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凡一项不在标准范围则按不合格计。结果 共检验样品 16 5份食用植物油 ,其中花生油 12 9份 ,调合油 36份 ,所检黄霉毒素B1均合格 ,酸价、过氧化值、砷、铅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方法采集河南省部分地区超市、农贸市场、个体榨油作坊销售的食用植物油,分别采用GB/T 5009.12—2003、GB/T 5009.17—2003、GB/T 5009.37—2003、GB/T 5009.22—2003规定的方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铅、总砷、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结果所检163份样品的综合合格率为85.9%。铅、总砷、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分别为73.0%、59.5%、100.0%、100.0%、61.3%,合格率分别为90.8%、98.8%、97.5%、100.0%、90.2%,平均含量分别为0.052 mg/kg、0.041 mg/kg、1.35 mg/g、0.12 g/100 g、4.35μg/kg。结论食用植物油总体卫生质量良好,农贸市场尤其是个体榨油作坊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强监管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正> 材料方法一、样品来源: 许昌市区各粮油经销部37个单位,根据经销的各类采有花生油,菜籽油,豆油,棕榈油,芝麻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七个品种,共97份,每份样品各采0.5公斤,用干净玻璃瓶盛装,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采集后送检。二、检验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85中规定的酸价、过氧化值,砷等三项指标。三、检验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09 37—85理化部分中的酸价,过氧化值,砷的测定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了解茂名市区餐饮业的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11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食品掺伪监测方法》中的冷冻试验法进行检验。结果:餐饮业食用植物油的问题较为突出,花生油和菜籽油的掺假掺杂率分别为42.86%和58.82%,特别是食堂用花生油掺假掺杂率达50.36%。棕榈油的过氧化值超标率为25.00%。结论:应加强对餐饮业,尤其是食堂食用油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了解睢县超市销售及餐饮业的食用油卫生质量,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5009.37-200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食品掺伪检测方法》中的食用油冷冻试验法进检验。结果:超市销售食用植物油各项合格率较高,但餐饮业食用植物油的问题较为突出,花生油和菜籽油的掺假掺杂率分别为57.02%和41.18%,特别是食堂、超市花生油的掺假掺杂率分别达60.49%、49.64%。棕榈油的过氧化值超标率为25.00%。结论:应加强对餐饮业,尤其是食堂食用油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卫监督发〔2005〕5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根据2005年国家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安排,我部组织部分省市对市售的食用植物油和水产品进行国家卫生监督抽检。现将监督抽检情况通报如下:一、抽检情况(一)食用植物油据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集贸市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经营或使用的植物油进行监督抽检,抽查指标为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共抽查292份植物油,经检测并按照《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判定,结果有272份合格,合格率为93.2%。其中,集贸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市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于2000年1月至12月对中山市各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点进行抽样调查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样品来源及采样方法 从城区和各镇生产、销售点采集484份食用植物油样品。抽样时,由我市专业卫生监督员到现场采样并对植物油种类、原料来源、生产工艺、销售方面等情况作现场监督记录。1.2 检测项目和方法 对样品分别作酸价、过氧化值、砷、黄曲霉毒索岛B1等项目的检测。检测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009.37-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1.3 评价标准 按GB2716-88《食品植物油卫生标准》。2 各项指标合格率(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近几年武城县乡村开办的榨油厂逐渐增多。为了解其加工的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 ,现对 1999~ 2 0 0 1年武城县 39家榨油厂的14 8份食用植物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1999~ 2 0 0 1年采集武城县乡村办 39家榨油厂 (国有 14家 ,个体 2 5家 )的 4个品种 (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玉米油 )合计 14 8份食用植物油样品 ,均用清洁干燥的玻璃瓶盛装。1 2 方法 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检测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游离棉酚、黄曲霉毒素B1、砷 ,按GB 2 716—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