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平滑肌瘤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0~58岁。5例术前经X线钡剂造影或内窥镜检确诊,经开胸行肿瘤摘除术;3例行开胸瘤体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其中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切除术中发现食管平滑肌瘤各1例,另1例术前误诊为食管中段癌经术后病理证实。作者分析了肿瘤的病理分型、误诊原因、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食管X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不典型的瘤体食管X线钡剂造影像或瘤体长度小于1cm时内窥镜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粘膜外肿瘤摘除加肌层修补术是目前简便、安全、损伤小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至1995年,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5例;胸骨后疼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2例。术前经食道吞钡摄片检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6例。1例误诊为食道癌。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为4.5×3×3cm,手术方法均采用左侧经胸标准后外侧切口,行粘膜外平滑肌瘤切除6例,1例因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作食管下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本组无…  相似文献   

3.
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 70例食管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复习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经选择性地采用食管造影、食管镜、食管腔内超声、胸部CT扫描等方法检查 ;除因肿瘤 <1 0cm、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合并症禁忌以及患者拒绝共 10例未手术外 ,手术治疗 6 0例 ;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 5 6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平滑肌瘤合并食管鳞癌 1例 ;手术方式包括 :经胸前外或后外侧切口、腋窝S切口、不切断肌肉胸壁小切口、胸膜外及胸腔镜下粘膜外肿瘤摘除 ,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重建附加幽门成形术 ;术中食管粘膜破损 7例 ,术后声音嘶哑、食管狭窄各 1例 ,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钡剂食管造影、食管镜检查仍为食管平滑肌瘤的基本、有效诊断方法。食管腔内超声探测、胸部CT扫描对于X线表现不典型、与恶性病变难以鉴别的病例 ,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食管平滑肌瘤系良性病变 ,提出对于病变小于 1 0cm、症状轻微、术中难以定位的患者 ,仅作追踪观察对象 ;对于体积较大、症状明显、或疑有恶性变者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及性质确定手术入路及方案进行手术。强调术前如考虑为平滑肌瘤时 ,内镜下不宜咬取活检 ;术中剥离肿瘤时 ,应紧  相似文献   

4.
食管平滑肌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名添  黄植蕃 《癌症》1997,16(5):372-374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诊断方面,本组13例均作钡餐检查和食管镜检查,其中2例作CT检查。治疗方面:11例作肿瘤摘除术,2例作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结果:全组均手术治愈,无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平滑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钡剂造影,多轴位透视点片及食管镜检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术式应尽可能采用肿瘤摘除术,此法较为简单,安全。术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0年至1994年,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35-55岁。病程3个月至2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5例;胸骨后疼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2例。术前经食管吞钡摄片检查、胃镜检查确诊6例;1例误诊为食管癌。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最小直径1.5cm,最大为4.5x3x3cm。手术方法均采用左侧经胸标准后外侧切口,行粘膜外平滑肌瘤切除6例,1例因术前诊断为食管癌作食管下段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本组无手…  相似文献   

6.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 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 ,术中 3例粘膜破损 ,修补后均治愈。结论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食管钡透、纤维食管镜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多不困难 ,但不能忽视鉴别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 ,手术方式以粘膜外摘除肿瘤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1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将胃缝缩成管型;取颈部切口,暴露并游离颈段食管;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采取不同径路将管型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将管型胃与颈段食管重叠约5cm,在胃前壁距胃底约5cm处戳一小口,将食管断端切成前长后短的斜行,将切割缝合器的钉槽插入胃内、钉仓插入食管腔,击发缝合并切割,将食管斜行断端与管型胃前壁缝合,形成长约3cm的吻合口;管型胃顶端固定于吻合口上方的颈椎前筋膜,完成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4例)、Ⅱb期(9例)、Ⅲ期(5例),手术径路分别为不开胸颈腹两切口(8例)、右胸颈腹三切口(9例)、左胸颈两切口(1例)、全部病例均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5.56%,颈部引流、禁食2周后治愈;全部病例出院前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1~5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但有2例患者出现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发生率为11.11%。结论: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疾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 (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在治疗食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其适应证。方法 :2 0 0 0年 1月 - 2 0 0 2年 1月共为 8例食管疾病患者进行了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外科治疗 ,其中食管早期癌切除、颈部吻合术 4例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2例 ,中转开胸 2例。结果 :患者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颈部吻合瘘 1例 ,经保守治疗治愈 ;食管癌平均住院日期 12天 ,术后随访无复发和转移。食管平滑肌瘤平均住院日期为 7天。结论 :早期食管癌和食管良性疾病是 VATS的适应证 ,VATS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对 14 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内窥镜资料及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吞咽不顺 (6 4 .5 % )及胸部或上腹部疼痛 (2 0 .6 % ) ,平均病史 15 .7个月。 11例术前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纵隔或腹膜后肿瘤。 1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术 ,其中 2例肿瘤巨大 ,3例术中仍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 ,8例并存食管癌或贲门癌。 12 8例行肿瘤摘除术 ,13例术中黏膜破裂并予以修补。肿瘤单发 130例 ,多发 11例。瘤体呈类圆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 ,包绕食管周经 <1/ 2者 75例 ,>1/ 2者 5 9例 ,累及全周者 7例。肿瘤呈息肉状管腔内生长 1例 ,管壁外生长 2例 ,其余均管壁内生长。本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3.6 %。结论 食管平滑肌瘤易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或纵隔肿瘤 ,应注意鉴别诊断。术式选择应尽可能行肿瘤摘除术。食管镜检查疑为平滑肌瘤时应避免活检。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食管癌发病率较高 ,其原因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共有32例患者行此手术。贲门癌6例、食管癌26例;其中胸下段9例,胸中段12例,胸上段5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行主动脉弓下吻合9例,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左胸左颈两切口4例,右胸顶吻合3例,右胸颈腹三切口6例。22例患者应用管状胃代食管,10例患者应用全胃代食管。行食管胃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术15例;食管胃端侧吻合+侧侧吻合术1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术7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2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检查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0.5~2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尤其是狭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