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莹  黎波  田光 《康复学报》2022,(6):553-56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有关tDCS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失语症状评分[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图片命名能力、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表(CADL)等]。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等级资料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采用Stata 15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连续型数据Meta分析,连续型资料以均数差(MD)及95%CI为效应指标。通过P值和I^(2)值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纳入研究异质性较大(P<0.1,I^(2)>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纳入16项RCTs,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OR=3.46,95%CI(2.30,5.21),P<0.001]。(2)WAB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WAB-失语商(WAB-AQ)评分明显更高[MD=14.06,95%CI(11.82,16.29),Z=12.32,P<0.00001],WAB-自发语言评分明显更高[MD=2.13,95%CI(1.32,2.94),Z=5.17,P<0.00001],WAB-听理解评分明显更高[MD=0.50,95%CI(0.05,0.95),Z=2.20,P=0.03],WAB-复述评分明显更高[MD=2.58,95%CI(2.18,2.98),Z=12.54,P<0.00001],WAB-命名评分明显更高[MD=2.07,95%CI(1.63,2.50),Z=9.28,P<0.00001]。(3)图片命名能力: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图片命名评分明显更高[MD=23.17,95%CI(10.11,36.23),Z=3.48,P=0.0005]。(4)C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ADL评分明显更高[MD=15.08,95%CI(10.88,19.27),Z=7.05,P<0.00001]。结结论论: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图片命名能力及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命名等语言方面能力,临床疗效较高,且安全性良好。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下一步研究仍需要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及在线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探查两半球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是否可以促进失语症语言功能的改善,以及语言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PACA对7例脑卒中后恢复期失语症患者(基底核区损伤4例,皮质损伤3例)进行语言评价,同时实施在线tDCS。在无刺激、左PPR区和右PPR区阳极刺激三种试验条件下进行失语症评价。语言评价任务为听觉词-图匹配、图命名。结结果论::阳对极恢刺复激期左失P语PR症区患时者,采图用命名tD成CS绩阳显极著刺改激善左(P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语言区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左侧额颞或额颞顶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图命名的疗效,以及两个脑区tDCS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方法:对左侧额颞或额颞顶脑卒中后4周—6个月的失语症患者20例,随机分为前语言区(Broca区)tDCS组和后语言区(Wernicke区)tDCS组各10例。Broca区组阳极tDCS放置于左侧Broca区,Wernicke区组阳极tDCS放置于左侧Wernicke区。采用A-B和B-C-A设计,A期为tDCS假刺激+语言治疗;B期为tDCS+语言治疗;C期为洗脱期1周。所有患者随机进入A-B或B-C-A期治疗。每个治疗期5天,每天2次。结果:Wernicke区tDCS不但能提高治疗项,也能够提高非治疗项图命名成绩(P0.05);Broca区tDCS对图命名有改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8)。结论:Wernicke区tDCS能更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后额颞损伤失语症患者的图命名能力,其原因可能是后部语言区刺激涉及了Wernicke区及其邻近的语言相关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查左侧Broca区阳极和Broca右侧对应区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图命名是否有促进作用,两者的促进作用是否有差异。 方法:对29例额叶及基底核区脑卒中后(2—12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图命名检查的同时,实施在线左侧Broca区阳极、Broca右侧对应区阴极tDCS,其检查结果与假刺激图命名检查结果对照。三种实验条件间隔时间≥24h。左右侧tDCS随机实施。 结果:尽管部分患者显示右侧对应区阴极tDCS可以提高图命名成绩,但是只有左侧Broca区阳极tDCS可以显著改善失语症患者的图命名能力(P<0.05)。 结论:增强左Broca区皮质的兴奋性,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图命名能力的改善;左Broca区及其周围区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5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划分为rTMS组(n=34)、假刺激组(n=34)及对照组(n=37),rTMS组给予低频r TMS+常规言语训练,假刺激组给予假性低频rTMS+常规言语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评估语言障碍的程度,认知功能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H)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炎症指标采用血清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CRP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组的语言方面、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 DCS由于其不良反应小、刺激面积大、操作简单,在失语症的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t DCS由放置于颅骨外的阴极和阳极两个表面电极片构成,以微弱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共治疗4周。于入选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MoCA、RBMT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MoCA、RBMT及MB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水平(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并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刺激左侧大脑Broca区和运动区对左侧大脑额叶损伤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动词命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和门诊进行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失语症患者36例,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Broca组、M1组各12例;3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时长的言语语言治疗,训练内容均为评价中的训练项图片。在此基础上,Broca组采用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Broca区,M1组为阳极tDCS刺激左半球M1区,刺激强度均1.4mA,刺激时长20min,连续治疗5d。于治疗前及治疗5d后进行动词的命名和听理解评估,其中动词命名包括训练项和非训练项动词命名。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非训练项动词命名成绩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Broca组较M1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Broca组动词听理解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B...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提高失语症患者物体图命名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左侧PPR区阳极tDCS对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A-B期设计.对接受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假刺激(A期)后,动作图命名无明显变化的8例脑卒中后(>3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治疗(B期).结果:A期治疗前后动作图命名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无明显改善,提示患者语言功能处于“平台期”.B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动作图命名的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动作图命名有泛化作用;动宾结构非治疗项未见明显变化,治疗项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左PPR区实施阳极tDCS,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能力,并对动词命名有泛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tDC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tDCS。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认知能力、图片命名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分、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分及总评分、图片命名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CRRCAE评分、各LOTCA评分及总评分、图片命名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CRRCAE评分、各LOTCA评分及总评分、图片命名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C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语言功能、认知能力及图片命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同时伴有认知障碍、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言语功能训练等),观察组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加以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联合认知干预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sham-tDCS联合认知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tDCS联合认知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比较,并采用RBMT-Ⅱ评分、WCST测验来评估观察组左、右病灶侧疗效评估。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评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RBMT-Ⅱ评分、WCST测验、LOTCA评分和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观察组各评定结果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DCS阳极刺激右病灶侧仅完成分类数(Cc)改善优于左病灶侧,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tDCS刺激病灶侧背外侧前额叶联合认知干预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具有协同改善记忆和执行功能的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查恢复期失语症患者左外侧裂后部(PPR)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图命名及听理解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组前后对照实验设计,治疗分为A、B期。A期为4周语言治疗,B期为4周tDCS治疗与语言治疗。tDCS刺激电极阳极位于左侧外侧裂后部周围区,阴极位于右肩。刺激强度1.1mA,每次20min。7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在每个治疗期前后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结果:7例患者经4周A期语言治疗后,图命名和听觉词—图匹配成绩未见显著改变;经4周tDCS与语言治疗后,患者的图命名和听觉词—图匹配成绩显著提高(图命名成绩平均提高64%,听觉词—图匹配成绩平均提高15%)。结论:tDCS阳极刺激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可以提高恢复期失语症患者的图命名和听觉词—图匹配任务的正确率,其治疗机制可能是由于阳极刺激提高了脑损伤周围区的神经元兴奋性,促进了语言功能的代偿。tDCS为失语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李铁山  李宏  李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692-2693
目的 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进行早期预测,并且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预测失语症预后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患者28例,发病后早期(5-10d)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个月后根据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好转组和好转组,利用双通道TCD分别测定休息期和语言作业期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FV)的变化。结果 无好转组患者和好转组患者脑梗死发生部位和体积、治疗前语言作业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MFV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和G组休息期和作业期MFV的变化百分比比较发现,G组患者的左半球MFV变化(8.1&;#177;1.1)%显著高于B组患者(2.7&;#177;0.9)%;对照组和G组患者治疗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作业期的MFV变化(8.7&;#177;0.5)%,(5.9&;#177;1.2)%显著高于右侧大脑中动脉[(5.9&;#177;0.31)%,(3.7&;#177;0.6)%,t=3.012,2.898,P&;lt;0.0l]。结论 左侧大脑半球参与了早期的语言恢复过程,对语言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TCD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在早期预测失语症恢复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4组患者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高频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低频组健侧给予1Hz的rTMS,联合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后健侧给予1Hz的rTMS,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8周随访时分别采用MoCA量表筛查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FIM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结果: 治疗2周和随访8周后,高频组、低频组和联合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2个时间点3组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更高(均P<0.05),且FIM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且潜伏期比低频组更低、波幅更高(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比对照组更高(均P<0.05)。8周随访后,低频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更高(均P<0.05);联合组潜伏期比高频组更低、波幅更高,且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运动功能高于治疗前,且FIM总分比治疗2周时更高(均P<0.05),2组运动、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频组和对照组FIM总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生活独立性的疗效比单一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出现早且持续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患者均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及偏瘫的常规运动治疗,同时针对感觉障碍进行感觉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治疗,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偏瘫侧肢体感觉功能评分、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ADL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DCS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的本体感觉功能,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衣、如厕、上下楼梯和平地步行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病发后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根据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认知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有效刺激脑神经生理活动,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注意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注意功能障碍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注意功能训练,与此同时,试验组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的2.0mA阳极t DCS刺激,对照组给予tDCS伪刺激,持续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采用数字符号测验(DST)、数字广度(DS)和连线测验(TMT)评估两组患者的注意功能,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MSE、DST、DS和TM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MMSE、DST、DS的倒背、TMT的B部分错误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DS的顺背、TMT的A部分错误数、时间和B部分时间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对非流利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PPA)患者语言功能和皮质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A1-B1-A2-B2设计,对1例发病5年的非流利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患者进行假刺激5d(A期),t DCS 5d治疗(B期),分别在假刺激、t DCS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听觉词—图匹配、图命名、词朗读、三字词复述检查。阳极t DCS上午刺激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下午刺激左Broca区,阴极位于阳极刺激部位对侧肩部,刺激强度1.1m A,每次20min。在A1前和B1、B2后进行脑电检查,计算非线性分析的近似熵。结果:阳极t DCS治疗前患者的词汇听理解、图命名、词朗读、词复述严重受损,B1期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检查成绩显著提高(P0.05),B2期治疗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t DCS治疗后刺激区和非刺激区的近似熵指数显著增高。结论:应用阳极t DCS刺激左Broca区和PPR区可以在短期内(5d)较大幅度地提高该例非流利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患者的词汇理解、图命名、词朗读、词复述功能。t DCS可能成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可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