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18ECG)在诊断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SP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门、急诊收治的208例下壁合并SPAMI及13例单纯SPAMI患者进行分析,查找SPAMI误诊及漏诊原因。结果下壁合并SPAMI可依据12导联心电图(12ECG)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加做V7-V9导联进行确诊;单纯SPAMI的12ECG特点出现较晚且不典型。结论对高危人群常规采用18ECG背部导联部位准确及体位标准可有效、及时捕捉SPAMI心电信息,避免单纯SPAMI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3.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梗)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依据之一,而后壁AMI在ECG检查中常无典型改变,易被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在临床检查中总结的20例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早期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悉并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对兔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价值。方法 无菌条件下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观察术前,术后即刻,0.5,1.2h和6周的心电图(ECG)变化特点,并结合心肌酶学及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兔AMI模型是否成功。结果 术前描记常规导联ECG均正常,术后ECG最显著的变化为;心率减慢,R波振幅降低,T波高耸,胸导联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 术后心率减慢及R波振幅降低可初步判断AMI,术后ECG动态变化是判断AMI模型是否成功的更精确指标。对诊断兔AM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罗卫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43-144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00例AMI患者中,具有典型心电图变化者143例(71.50%),表现为ST段抬高,无典型变化者57例(28.50%);住院期间共死亡13例(6.50%),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源性休克3例,心力衰竭3例。结论心电图作为AMI的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优点,在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肌酶学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为AMI的早期诊疗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无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上仅有异常的ST T改变,这种非特异性的心电图表现,造成了诊断困难,应引起重视。我院在心内科病房从1998年5月至2 0 0 0年5月收治了2 0例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考朱文玲1983年报道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①心肌缺血性胸痛持续30min以上;②心电图ST段下降伴有或不伴有T波倒置,持续时间4 8h以上并有进展,无病理Q波。ST段下降以广泛、显著(下降1mm以上)为特征;avR导联升高,T波倒置新发生,呈深而对称,多在胸前导联;③心肌酶谱升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演变曲线。本组诊断标准至…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急诊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典型胸痛25例,腹痛4例,肩背痛1例,胸闷10例,既往有糖尿病15例,有高血压10例,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24小时。  相似文献   

10.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相对少见且常伴有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又与左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上差异很大,故早期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对降低心肌梗死病率意义重大,在基层医院,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某些异常心电图改变,不失为早期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本文对22例ARV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ARVI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等位性Q波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等位性Q波(即不典型坏死型QRS波)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从而提高对心肌梗死时不典型坏死QRS波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呈等位性Q波32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中见非典型Q坡改变(临界性Q波或小q波,进展型Q波,q波顺序异常)14例(43.75%),不典型坏死型ORS改变(R波丢失,对应性R波增高,R波逆向递增,QRS波群起始部切迹、顿挫)18例(56.25%)。结论 等位性Q波心电图改变受疾病本身因素、描记部位、时间及梗死的范围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但等位性Q波与典型病理性Q波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同样意义。体会对可疑的不典型坏死型ORS波改变应密切观察其发生的导联,进行系列的心电图描记,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改变等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11-1512
急性心肌梗死 (AMI)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 ,但不典型的AM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后者易于误诊或漏诊 ,以致不能获得及时溶栓再灌注治疗 ,将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心电图 (ECG)是诊断AMI最方便、最经济 ,也是比较准确的方法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2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诊断AMI准确性为82 %~100 % ) ,典型的ECG改变诊断一目了然。所谓典型AMI的ECG ,是缺血型改变 (T波倒置 )、损伤型改变 (ST段抬高 )和坏死型改变 (Q波或QS波 )三者综合演变的图形 ,形成坏死型Q波、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及T波倒置图形。但10 %~20 %的AMI患者 ,EC…  相似文献   

13.
何雯 《江西医药》2010,45(5):494-496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9):852-853
目的观察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引起单纯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2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单纯后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观察发病6h后、12h、24h、7d、14d的心电图。结果单纯后壁心肌梗死6h内心电图特征:①STv4,v5压低0.5~1.Omm;②V2、V3导联阳性U波增大,T/U比值减少。12h后心电图特征:①Rvl,v2渐增高,Svl,v2渐减低,R/S比值≥1;②压低的ST段从发病至24h回至基线;③Tv1-v3增高,U波渐低,T/U比值增大;④Rv6渐低。结论临床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不管有无ST-T改变,凡右胸导联出现U波增高,T/U比值减小,应提示单纯后壁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初发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不典型心肌梗死25例。死亡8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7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2例、恶性心律失常4例。结论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要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其变化,必要时加做18导联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检查。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对2006年—2007年以来明确诊断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行时间前后对比分析,现将确定心电图为超急期改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首次心电图呈不典型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2~85岁。以45~70岁最多。约1/3患者突然发病,无先兆症状。2/3患者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18导联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心电图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确诊的3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悉并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3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04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6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0例;76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4发生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附加右室和后壁导联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常规加做右室导联和右胸导联V6、V7、V8。  相似文献   

18.
张聪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14-215
目的分析探讨18导联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心电图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确诊的1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悉并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1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52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19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5例;38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附加右室和后壁导联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常规加做右室导联和右胸导联v7、V8、vg。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情况,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结果经检查发现:20例患者中心前区疼痛伴牙痛、咽痛6例、存在间断性胸闷患者4例、夜间间断性胸痛患者4例、脑供血不足、头痛患者3例、呕吐患者1例;20例患者中16例表现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4例为表现出典型性症状;16例患者的CK值均高于正常值,9例患者的CK-MB值高于正常值,15例患者的CnI值明显升高。结论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我们需要在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观察患者症状的基础上加做右室、后壁导联及进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检测,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确保后期治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对首次发现218例CLBBB患者,急查心肌酶检出14例(6.42%)AMI者,分析其心电图特征。结果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8例V1、V2,V3,导联呈QS型,7例V1、V2、V3导联ST段呈单向弓背向上抬高0.4~0.8mV,T波直立,其J点不易识别,2例ST段垂直抬高与T波相融呈似一大“R”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其V1~V3导联呈rS型,V6导联QRS波群呈现宽阔而顶端粗钝的R波,V1~V4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STV5、V6、1、aVL导联斜向上抬高0.1~0.2mV。4例下壁心肌梗死,3例Ⅱ、Ⅲ、aVF导联均呈QS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T波直立。结论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QRS主波向下时ST段呈单向弓背向上抬高0.3~0.8mV或QRS主波向上时ST段斜向上抬高0.1~0.2mV对CLBBB并AMI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