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不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及耐其它14种常用抗生素和产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7.6%;耐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多重耐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最高的是耐甲氧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点。方珐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K-B法检测对氨苄青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990~1997年共分离出各种葡萄球菌133株,其中血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35株,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68.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9株,占54.2%。133株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苄青毒素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以上抗生素耐药率。结论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严重,防止其散发和流行十分必要。万古霉素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密切注意其对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2株葡萄球菌用表型检测的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MRS79株,检出率为51.9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60.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41.79%。MRS对万古霉素、利复平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除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MRS。结论:MRS具有多重耐药性,应长期进行耐药性检测;MRS重症感染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鼻窦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MRS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唑青霉素纸片法和琼脂筛选法,对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行MRS检测,并测定了它们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和β-内酰胺酶。结果: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37.6%,其中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77.8%。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N葡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38.3%,其中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72.7%。MRS菌株耐药程度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多重耐药数分别为6~17种和5~15种。结论:万古霉素、利福平、丁胺卡那对MRS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是治疗感染的首选药物,MRS的多重耐药性应引起广泛关注,需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和MRS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以外的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193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判定依据NCCLS(2004版)。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逐年升高,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丁胺卡那、米诺环素以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等6种抗生素耐药率高达65%~92%。结论:连续监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主要耐药原理,采用β-内酰胺酶试验和苯唑西林药敏试验将金葡菌分型后得到三种形式的金葡菌,并研究了三型金葡菌对22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产β-内酰胺酶的甲氧西林耐药株的耐药性最强,产β-内酰胺酶的甲氧西林敏感株耐药性为中等,不产β-内酰胺酶的甲氧西林敏感株耐药性最弱。三型金葡菌对去甲万古霉素和亚胺硫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采用以上两种试验对金葡菌进行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320株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1株,其中40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占44%;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9株,其中124株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4%。β-内酰胺酶产生率MRSA为77.5%,MRCNS为63.7%。结论:MRSA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8.
4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琼脂筛选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情况,β-内酰胺酶采用产色头孢菌素法测定,药敏试验按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结果 4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菌占401株,产酶率为91.55%,检出MRSA236株,占53.88%,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临床分离株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控制和治疗MRS感染提供帮助。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PI和GPS卡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MRS的检测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4版的新标准检测。结果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101株葡萄球菌,MRS的检出率为79.2%,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92.1%,MRS的产酶率为100%,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的产酶率为61.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与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和非产酶菌株。检出的MRS以MRCNS为主,其中有56.3%来自血液标本,全部MR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敏感率最低,,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MRS菌株已成为儿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是MRCNS要远远高于MRSA,应引起重视。MR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酶抑制表现出了高度耐药性,要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控制该类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甲氧西林等的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本院临床感染标本常规分离鉴定菌株,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MIC测定应用Vitex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碘量试管法。结果 CNS95株中MRCNS的分离率为39%,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63%,MRCNS的产酶率为95%,以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CNS)的产酶率为43%;95%株CNS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氨苄青、青霉素、红霉素最低耐药率为85%,对头孢派酮、头孢唑林、舒普深最低敏感率为83%。结论 MRCNS和MSCNS的产酶率与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呈正相关,MRCNS与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间的耐药率无显差异。目前万古霉素和舒普深是治疗MRCNS和产酶CNS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ecA、femA基因PCR联合扩增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及mecA、femA基因PCR联合扩增检测178株葡萄球菌中的MRSA,并与琼脂稀释法的结果比较。结果 纸片扩散法筛检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4%(89.5%)、92.4%(73.7%)。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若以mecA基因阳性为判定MRSA的指标,则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7%、95.5%。在178株葡萄球菌中若以mecA、femA基因阳性作为判定MRSA的指标,特异性提高到97.9%.结论 PCR mecA、femA基因联合扩增既可用于筛检MRSA,又可免去常规生化鉴定,具快速、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32例,应用利奈唑胺钠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1次/12 h,90 min滴入,连用10~14 d,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治愈率62.50%,有效率81.25%,细菌清除率62.50%;治疗过程中对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基因谱型和药敏检测研究,了解肺结核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院内流行状况。方法对,晦床分离出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和SCCmec基因盒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最高。甲氧西林的耐药率达到62.8%。MecA阳性菌株SCCmec的分型显示均为Ⅱ型或Ⅲ型,且所占比例相近,未见Ⅰ型和Ⅳ型。结论肺结核患者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普遍,MecA基因介导的MRSA在分离菌株分型以Ⅱ型或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获得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 HVR- PCR基因型 ,比较 HVR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 ,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从成都地区四家三甲医院收集到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 114株。其中 86株 MRSA、10株 MRSE(Mcr S.epidemidis)、5株 MSSE(Mcs S.epidemidis)、8株 MRSH(Mcr S.haemolyticus)和 5株 MSSH(Mcs S.haemolyticus) ,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 ,改良的碱裂解法提取 DNA,应用 PCR技术 ,扩增 mec基因高变区 (HVR区 )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根据 PCR产物片段大小 ,MRSA、MRSE和 MRSH分别被分为 4种、3种和 2种基因型 ,其中有 9株 MRSE的 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与 MRSA相同。 MRSA主要为 A、D型 ,分别占 5 2 .32 %和39.5 3% ;B、C型最为耐药 ,而 D型对多种药物敏感。 MRSE的 型为高度多重耐药株 ,而 型对多种抗生素敏感。MRSH的 a型比 b型耐药。结论  HVR- PCR法对于由 MRSA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的分型法 ,且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这种方法能够部分比较 MRSA菌株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cr CNSt)的 mec决定因子 ,从而探讨其起源。  相似文献   

15.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B法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检测和筛选。结果不同时期MRS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痰、中段尿、血液、脓液等标本中,但来自血液和脓液标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从1998年的12.5%和14.6%下降到2005年的6.9%和0.7%);MRS在病区分布上仍主要在内科、外科、ICU等处,但1998年以内科(占45.8%)为主,而2005年以外科(占33.0%)为主;与1998年相比,MRS中仍未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青霉素仍显示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在75%以上),对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则呈增加趋势(MRSA从1998年的77.8%到2005年的100.0%,MRCNS则从1998年的30.6%到2005年的55.5%),MRCNS对庆大霉素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3.6%到2005年的60.0%);MRS除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晤唑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与1998年相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和病区的分布变化不大,但来自血液和脓液标本的比率有所下降,内科MRS的分离率呈下降趋势,而外科则呈增加趋势;MRS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且呈增加趋势,MRS感染的治疗不能凭经验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安柯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01-102,105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 Compact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MRSA的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我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细菌室分离SA 100株,其中,痰液79株,分泌物8株,血液7株,脓液4株,胸腹水2株。呼吸内科分离SA 37株(37%),远高于其他科室;除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嗯唑、利福平、呋喃妥因外,MRSA对其他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延缓SA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在判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临床分离的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采用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乳胶凝集法及胶体金法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胶体金法的敏感度与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及乳胶凝集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05);胶体金法与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的符合率为100.0%;胶体金法、乳胶凝集法和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的检测时间分别为(9.2±0.4)min、(38.2±1.7)min和(1080.6±36.3)min,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胶体金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判定MRSA菌株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慢性上颌窦炎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快速检出方法。方法 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PCR)技术 ,同时检测同一DNA模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固有的femA基因。结果 femA基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有基因 ,mecA基因在MRSA中检出率为 96 .2 %(5 1/ 5 3例 )。结论 M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MRSA。  相似文献   

1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特点,为MRSA流行病学调查选用合适的基因分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RSA基因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并根据扩增片段大小进行基因分型,同时与ERIC-2随机引物多态性DNA分型法进行比较,并观察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差异。结果 50株MRSA以基因高变区(HVR)分型,可分为A、B、C、DE5种基因型,其中以B(47.3%)和D(32.1%)型多见,A(3.5%)、C(10.7%)、E(6.4%)型少见,当退火温度改变时,则不能分型;用ERIC-2随机引物对MRSA进行多态性DNA分型,在低退火温度下分为10种基因型,当退火温度明显改变时,仍能分型,但每型的扩增片断明显减少。结论随机引物多态性DNA分型和HVR基因分型两种方法均能用于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HVR基因分型PCR反应温度控制严格,分型明确;而随机引物多态性ERIC-2的DNA分型随PCR退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应用时需严格控制PCR退火温度等反应参数,否则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敏感的药物 ,以用于临床感染治疗。 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APIStaph和TH 16S鉴定编码管 ,药敏试验采用ATB STAPH5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用稀释法和K B法。 结果 :(1)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为 :青霉素G (PEN ) 10 0 %、复方新诺明 (TSU )87.5 %、庆大霉素 (GEN) 87.5 %、万古霉素 (VAN) 0 %、替考拉宁 (TEC) 0 %、夫西地酸 (FUS) 2 5 .0 %、喹如普汀 达福普汀 (QDA) 37.5 %等。 (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为 :苯唑西林 (OX) 10 0 %、青霉素G10 0 %、复方新诺明 82 .2 8%、庆大霉素 73.2 %、红霉素 (ERY) 94 .37%、万古霉素 0 %、替考拉宁 0 %、利福平 (RFA)12 .6 %、夫西地酸 1.4 %、呋喃妥因 1.4 %、喹如普汀 达福普 4 .2 %。以Scheffe法行多重比较 ,苯唑西林与红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苯唑西林与其它抗生素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MRS对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酯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呈现很高的水平 ,治疗MRS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多肽类、夫西地酸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