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河北真定(今河北保定)人,是金元名医张元素的高足,对中医脾胃学说很有贡献,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后世称其为补土派的创始人,系金元四大家之一。其辨证治疗,多从脾胃入手,善用益气升阻泻火之法,创立甘温除热之法,对明清医家  相似文献   

2.
五、金元明清时代刘河间:(1110—1209年)金代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称刘河间。治病多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善用寒凉药,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1156—1228)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名从正,自号戴人。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精通医术,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多偏于寒凉,并擅长用汗、吐、下三法。由于他在治疗上偏于攻下,后人称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派别为攻下派。李东垣:(1180—1251年)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名杲,字明之,东垣乃其自号。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根据《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为本的理论,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由于他善于应用温补的方法调理脾胃,后世称以他为  相似文献   

3.
脾胃学说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研究渐成雏形,而真正形成则是在金元时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他生于民族矛盾十分激化的金元年代,兵连祸结,疾病流行,脾胃病多发。东垣本人脾胃久衰,由切身体验和反复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该病主要是由内伤引起而非外感。文章从九个方面浅谈东垣脾胃学的理论特色与主旨,探讨其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作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学术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莲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13-1814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从学于易州张元素,在脏腑辨证的启示下,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是有卓越贡献的。他的外感与内伤辨证体系,至今对临床仍有一定指导意义,特别是内伤疾病,从损伤脾胃元气加以论述,并独树一帜地创立了脾胃学派,后人称之为“补土派”。其他治疗上的成绩,如补中益气、升阳散火、升阳除湿、益气活血、内托消肿等,尤其是甘温除热的法则,直到目前仍然脍炙人口,疗效显著。东垣先生对中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强调脾胃的作用上。他认为脾胃能“运化水谷”“升阳益气”“生…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世居河北真定(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拜师张元素,继承了张元素脏腑辨证医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是“补土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法家创新思想的医学家,在医疗实践和治学立论方面不拘泥于成方古法,能联系当时的实际,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上都有所发明和创新,对后世医家和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李东垣生平著述颇多,但多有散失,存世并广为流传的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等,其中《脾胃论》是其主要代表作,据考证大约撰于公元1249年,属李东垣晚年作品。南宋时,人们生活在极不安定的环境下,患病多因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所致,李东垣据此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治疗上尤善补脾胃之元气,主张“升阳、泻火”的治疗原则。笔者综观现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亦多以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损害脾胃为病而多见,因此详读东垣先生的《脾胃论》,将其学术思想,呈管窥述之,希望对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公元1180年,卒于1251年,终年72岁。他在医学上造诣很深,颇负盛名。是我国著名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创建脾胃内伤学说,被后世尊为“补土派”宗师。他一生以活人为己命,冥思苦虑,且勤于笔...  相似文献   

7.
<正> 金元时期的祖国医学,在学术上处于一个繁荣和变革的时代,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学派。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1180~1251),是一位在临床上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中年以后迁居陕西。由于当时战事频仍,人民群众颠沛流离,生活困苦,疾病丛生,加上饥饱劳役,饮食不节,内伤脾胃的病证很多。李杲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在病因和发病机理方面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见解。世称“补土派”,亦即在治疗上以调理或补益脾胃作为主要手段,他善于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杲 (1180~ 12 5 1) ,金元四大家之一 ,字明之 ,自号东垣老人。河北正定人。学医于张元素。李东垣其论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开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他所倡导的“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等学术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其所载针灸补脾之法 ,并验之于临床 ,颇见实效 ,很有指导意义。1 循经取穴三里 ,温中理气止痛《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篇谓 :“皆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脏所伤 ,而后胃气不行 ,劳役、饮食不节继之 ,则元气内伤。当从胃合足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  相似文献   

9.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名果,字明之.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因真定汉初为东坦国,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先生创立脾胃内伤学说,著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书,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治主张补脾胃,升清阳.成为"补土派"之开山.近年以来,研究探讨先生学术思  相似文献   

10.
<正>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世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的东垣地区,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东垣幼年曾向易州张元素(字洁古,为易水学派之创始人)学医。元素对药物方剂都有精深的研究,尤对药物的气味性能、升降浮沉、归经引经和方剂的组成配伍有独到的见解,著有《珍珠囊》、《药注难经》等书,以阐发其学说。对于内科杂病,他很重视脏腑病机,著有《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主张分经辨证,用药,曾提出“时运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见解,极力主张医生应针对当时具体情况创制新方,以解决当时实际问题的创新思想。东垣继承了元素上述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结合当时与广泛流行的内伤脾胃疾病作斗争的临床丰富经验,先后著成了《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系统地阐述了内伤脾胃疾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11.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著名医学家,河北正定人。代表性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世人究其脾胃学说者众,疏于其他学术之弘扬。今考辨《内外伤辨惑论》于内外伤之"十二辨",究其辨证诊断经验,探讨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史上所称道的“易水学派”,系指金元时代的张元素,字洁古;其子张壁,字云歧子;弟子李杲,号东垣;王好古,字海藏;及其再传弟子罗天益,字谦甫,这一学派而言。金元时代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易州人(今河北易县)。由于科举不第,便潜心医  相似文献   

13.
金元四大家论治肿瘤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研读,对金元四大家论治肿瘤经验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金元四大家论治肿瘤的特点。刘完素以清热解毒为治;张从正则以吐、下攻邪,邪去正安为主;东垣重视脾胃元气;而丹溪则力主养阴去痰并用,并认为痰乃“虚火上炎,敛津为痰”。  相似文献   

14.
东垣灸法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中补土学派的创立者,李氏师承张元素,擅长于内外兼治,在针灸学术上同样贯穿了以脾胃为中心和补元气不足以治内伤的观点,并有十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明代的针灸专著《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曾辑录其要。名曰:“东垣针法”,惜较简略,于灸法尤...  相似文献   

15.
李杲治疗便秘方药统计及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芳 《四川中医》2008,26(3):46-47
金元医家李杲(号东垣)精于遣药制方,在其著作中有20首治疗不同证型便秘的方荆.本文以方药研究为切入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李杲从脾胃辨治便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1180~1251年)的晚年著作,也是充分体现李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脾胃论》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第一部系统论述脾胃内伤学说的专著,它奠定了东垣成为“补土派”创始人的地位的基础。东垣所创立的脾胃学说,是通过时《难经》、《内经》等有关脾胃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发挥而形成的,既继承历代学说,又提出新的见解,有所发明、创造,不仅为内伤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而且使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达到高潮,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世医家常着重研究其“补土”的用药法度及临床治验,但对其饮食调摄以调理脾胃之法,并未予足够的重视。笔者有感于此,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吕飞  王伟杰  温成平 《新中医》2019,51(5):308-309
简版:正文: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代表人物,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并将之发扬补充,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并创立了脾胃学说。历代医家有“内伤法东垣”之说。李东垣一生著书颇丰,对风湿痹病的治疗尤有心得。……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治疗头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华 《光明中医》2000,15(4):20-21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补土派代表。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 ,将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说 :“内伤脾胃 ,乃伤其气 ,外感风寒 ,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 ,伤其内为不足 ,不足者补之” ,头痛亦然 ,《内外伤辨惑论》曰 :“外感头痛 ,常痛不休 ;内伤头痛 ,时痛时止”。在内伤病的诊治方面 ,东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观点 ,并形成了脾胃学说这一具有独创性的系统理论。1 外感头痛的处方用药思路东垣认为 ,人与万物一样 ,处于不停的升降浮沉运动之中 ,脾胃居中 …  相似文献   

19.
金元时代著名补土派医家李杲,在临床中,不但创立了温补脾土的药物治疗诸方剂,而且在针灸治疗上也有独到之处,后世称为“东垣针法”,如《针灸聚英》中说:“东垣针法,深得素问之旨”,因而引录“东垣针法”全文,《针灸大成》并予转载。其内容虽不多,但颇有建树,主要应用调治脾胃理论而行针刺方法。一、阐发经旨,重视调治脾胃:《脾胃论》大量引用《内经》有关脾胃生理  相似文献   

20.
《脾胃论》是金代名医李杲所撰。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东垣从易水张元素(字洁古)学医,继承了他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四库全书总目》说:呆“从易水张元素学,尽得其传,而名乃出于元素上,卓为医家大宗。”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他在传统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内伤病学说。先著《内外伤辨》,重点阐发饮食劳倦内伤之病。著《脾胃论》,从中气不足立论。强调“人以胃土为本。”胃气盛则元气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