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专业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有关多原发癌的报道逐渐增加。我院1988年至1995年收治经病理诊断明确的肺和其它脏器多原发癌2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10例,发现最后一个病灶的年龄30~74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有一个以上癌灶为肺原发癌。1.2 癌灶部位 第一原发癌:肺癌10例,乳腺癌4例,大肠癌3例,鼻咽癌2例,肾癌、阴茎癌、精原细胞瘤、子宫内膜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各1例。第二、三原发癌:肺癌21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回肠类癌各1例。两原发癌22例,三…  相似文献   

2.
胃肠癌多原发癌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长江  殷广福 《实用癌症杂志》1994,9(2):115-116,118
在1141例胃肠癌中发现多原发癌31例(占2.72%),其中同时型9例,异时型22例,双重癌26例、三重癌4例,四重癌1例,发病年龄21岁-81岁,中位间隔时间2年9个月,重视高危人群手术前的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寻,正规操作,必要时行术中纤维镜检查,以及术后定期作胃肠镜检查是提高胃肠多原发癌检出率的重要因素,对于胃肠多原发癌应力求根治,以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中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650例,其中多原发癌50例,占1.36%。发病年龄48岁-74岁,平均65.2岁。50例多原发癌中有46例为二重癌,4例为三重癌。同时性发生者10例,异时性发生者40例,间隔时间10-108个月,平均28.2个月。首发癌和二重癌均以消化系统最常见,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22%。结论: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放疗、化疗等有关。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收集多原发癌5例,其中二重癌4例,三重癌1例,现报道如下。 例1,女,51岁,因粘液脓血便3月余来院就诊。指检,距肛门8cm处可们及莱花样肿物,近1/3圈,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Ⅰ~Ⅱ级)。于1980年4月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迄今健在。患者于1960年曾患子宫颈癌,行子宫切除加~60Co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多原发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中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650例,其中多原发癌50例,占1.36%。发病年龄48岁-74岁,平均65.2岁。50例多原发癌中有46例为二重癌,4例为三重癌。同时性发生者10例,异时性发生者40例,间隔时间10-108个月,平均28.2个月。首发癌和二重癌均以消化系统最常见,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22%。结论: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放疗、化疗等有关。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原发灶不明的腹腔内转移癌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灶不明的腹腔内转移癌在临床中少见 ,作者遇到两例现报道如下。例 1,男 ,37岁。于 1998年 4月 9日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发现大网膜包块 ,取材病检 :大网膜转移性腺癌 ;免疫组化不能明确原发癌。 3个月后发现肝脏、胰腺及腹腔淋巴结受侵 ,继之出现腹水 ,半年后死亡 ,生存期 8个月。例 2 ,男 ,6 0岁。因大量腹水于 1998年 12月入院 ,腹水中找到腺癌细胞 ,经B超、CT、钡餐 ,核磁共振等检查未能找到原发癌 ,行腹腔镜检发现大网膜包块 ,取材病检 :大网膜转移性腺癌 ;免疫组化不能明确原发癌。继之出现肝脏、肺脏转移 ,3个月后死亡 ,…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MPMT)亦称重复癌。目前已有报告。但有家族史的多原发癌的报道尚少见。本文报告1979年5月~1986年6月发现的7例。 例1~*,童某,男,54岁,1979年5月食管中段鳞癌,1979年7月胃腺癌Ⅱ级,二癌发生间隔为2个月。其父51岁胃腺癌,二弟49岁胃腺癌,三弟44岁白血病。  相似文献   

8.
1976年1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多原发癌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在50岁以上,平均年龄66岁,同时癌1例,异时第二原发癌5例,异时第三原发癌1例,多原发癌部位以结直肠癌占多数,共6例次,其余分别为乳腺癌3例次,胃癌2例次,胆囊癌1例次,回肠癌1例次,子宫癌1例次,多原发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根据1932年Warren提出的诊断标准,对多原发癌的认识有重要临床意义:1.勿轻易将第二原发癌误诊为转移癌而放弃治疗。2.对第二原发癌如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同原发癌同样良好。3.对不同器管的同时原发癌应尽可能一期切除,以免丧失时机。4.结肠癌的同时多原发癌转移多见,手术时应探查全结肠,以免遗漏病变。  相似文献   

9.
三重原发癌国内报道较少,临床亦为罕见.三重癌是指同一宿主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异时发生三个原发癌.其诊断迄今沿用用Billwoth1934年提出的标准:(1)多个肿瘤有不同组织学特点.(2)肿瘤有各自转移途径.本文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68岁.1986年2月20日因左乳腺肿物行切除术.病理为乳腺浸润性癌,腋淋巴结转移2/17.术后曾在某医院行放疗3500cGY.1990年3月13日因右眼眶肿物在同仁医院就诊.鼻咽部活检病理为鼻咽低分化鳞癌.诊断:鼻咽癌双颈淋巴结转移.右眼眶肿物病理:“炎性假瘤可能性大”.于1990  相似文献   

10.
多原发癌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从 1984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 86 13例 ,其中多原发癌 2 3例 ,占 0 2 7%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 2 3例 ,其中男性 17例 ,占 73 9% ,女性 6例 ,占 2 6 1% ,男女之比为 2 83∶1。年龄 30岁至 70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二重癌 2 2例 ,三重癌 1例 ,好发部位主要是食管、鼻咽、大肠、皮肤、肺。半年内同时发生者 9例 ,半年以上发生者 14例 ,第二原发癌发生于第一原发癌 7月至 1年内 2例 ,1年至 3年内 8例 ,3年至 5年内 0例 ,5年~ 10年内 4例 ;第一癌瘤治疗后存活 5年以上者 15…  相似文献   

11.
报告我院近年来肺和其他部位的双重复癌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59岁。男7例,女1例。第一原发癌:鼻咽癌4例,气管囊状腺样癌1例,胃腺癌1例,直肠腺癌1例,食道癌1例。第二原发癌均为肺癌:鳞癌6例,腺癌2例,右7例,左1例。与第一原发癌间隔时间:12年以上2例,2年以上4例,1年半以上1例,半个月1例。以两  相似文献   

12.
大肠同时性多原发癌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为复发、转移而造成治疗上的错误。本文报告自1978年1月~1984年6月收治大肠癌365例中的同时性多原发癌15例(占4.1%),均符合Warren,Moer-te氏诊断标准。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0.5岁,计三重癌5例,二重癌10例,共有35个癌灶,病理以腺癌为主共27个,粘液腺癌4个,腺瘤癌变4个(均为管状腺癌,伴有中至重度异常增生)。获得随访11例,其中死亡2例;生存9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者6例,占随访病例的54.5%。本病在术前诊断不易,约1/3在手术探查时发现,1/3是在切开手术标本时偶然发现,但不在同一肠段中的另一原发癌,即使在手术探查时也会往往漏诊,所以对大肠癌不能满足于一处的癌肿诊断,本组即有2例同时性原发癌被漏诊,而在术后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5年8月至1997年元月共收治食管癌和贲门癌44例,皆经术前确诊并为术后病理证实,以下对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7例,男女之比5.28:1。年龄48~78岁,中位年龄64.3岁。术前告经临床综合检查分析确诊。1例因吞咽困难、进食后时而呕吐,以食管癌,收入院,经食管造影有外压征,胸片示左肺中心型肺癌,CT示纵隔淋已转移食管受压;漏诊胸中段双原发癌2例。经纤维食管镜发现胸中段的主动脉弓下中晚期癌,就按常规切除病变食行弓上吻合,后经3个月、7个月分别死于气管食管疾及咽腰癌,占本组病例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膀胱憩室癌罕见,本文报告3例。例1,男,69岁,排尿不尽感2年,无痛性血尿及尿频1年,于1979年8月20日入院。曾以前列腺肥大治疗未见效。入院前10天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口上方2cm处有直径3cm憩室口,内有肿物突出为2×2×1.5cm大小。诊断:原发性膀胱憩室癌?行膀胱憩室及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右输尿管口上方2cm处有3×3×2.5cm憩室内有肿物2×2×1.5cm,浸润憩室全层,肿物表面坏死。病理报告:膀胱憩室癌(移行上皮细胞癌 腺癌Ⅱ—Ⅲ级)。随访1年,死于肺转移。例2,男,67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1年于  相似文献   

15.
51例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原发癌的发病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复阅51例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从发病率、年龄、间隔时间、累及脏器及与性别的关系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1278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现多原发癌51例(占0.4%),均为双重癌,男性18例,女性33例,男:女为1:1.9。再发癌年龄39~78岁。50岁以上者35例(64.9%)。间隔6个月以内者17例,6个月~5年者30例。5年以上者4例。33例女性多原发癌中,18例为双乳腺癌,女性生殖器系不同脏器间组合5例;18例男性多原发癌中,消化、呼吸本系统内不同脏器或二个系统脏器组合总例数为17例。结论 多原发癌多发生50岁以上。呼吸系与消化系多原发癌以男性居多,而内分泌、生殖系多原发癌以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7年至1982年3月,对中、低位直肠吻合器手术共120例,术中探查发现有肝转移,而原发癌瘤可以切除者12例,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51岁,最长69岁,平均年龄61.6岁。术中发现肝脏情况为多发性结节9例,巨大肿物2例,小结节1例(例9),肉眼观皆可诊断肝转移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纤维结肠镜的普遍应用,对大肠多原发癌、重复癌的确诊率有明显提高。作者在1985年到1998年的14年中,先后使用纤维结肠镜对3610例进行了诊断,共发现患有各种大肠恶性肿瘤710例。其中患有多原发癌、重复癌的就有19例,占各种大肠恶性肿瘤例数的2.671%(19/710)。现将这19例的临床资料列表如下。从表中可看出,男性13例,女性6例,男性患者居多。年龄在50岁以下3例,50至60岁14例,60岁以上2例。很明显年龄在50-60岁之间是多原发癌、重复癌高发年龄段。本组大肠多原发癌、同时癌13…  相似文献   

18.
近3年内笔者共收治消化道癌卵巢转移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年龄41岁~58岁,其中原发胃癌1例、直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1例.行B超及CT检查均发现盆腔包块.1例直肠癌侵及腹膜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两侧卵巢肿大(右侧6.5cm×7.5cm,左侧5cm×6cm),并与直肠癌周围粘连,行乙状结肠造口、双侧卵巢切除,直肠癌活检病理报告均为粘液细胞癌(来源于直肠).1例50岁乙状结肠癌Ducke’s B期,行根治术,左侧卵巢约4cm×4cm大,同时予以切除,病理报告为卵巢肿瘤与原发癌细胞类型相同.其余原发癌为1例胃癌及4例直肠癌,行根治术后发生盆腔包块再手术,术中发现双侧卵巢肿大,并经病理检查,均为粘液腺癌,含1例印戒细胞癌.1例盆腔肿块达18cm×16cm大,并出现下肢水肿,术中证实巨大包块系右侧卵巢,已侵及子宫及骶前,其左侧卵巢约4cm×5cm大,行双侧卵巢及子宫切除.1例乙状结肠癌再手术后存活2年.1例胃癌首次术后2年发现卵巢转移,再次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1年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多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s,MPC)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癌。MPC主要发生于上消化道、呼吸道、头颈部及泌尿生殖道,发生率为2%~10%[1-2]。我院收治1例甲状腺癌、胆囊癌、横纹肌肉瘤异时三重癌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2006年7月因"左颈部肿物、声嘶、吞咽困难及持续性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10日"入住本院。患者曾于2000年5月因"甲状腺左叶滤  相似文献   

20.
三重原发癌临床罕见,国内报道不多,本院七年来收治两例,报告如下: 例1、男,61岁,因肛门疼痛伴大便带血半年,于1985年9月入院。患者曾于1975年12月因“迴盲部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1983年11月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发现“贲门癌”而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病理报告为“贲门部管状腺癌三级”,同期肛查发现直肠前壁有息肉样肿块,病检证实为直肠腺癌Ⅱ级”,胃手术后三月动员再手术遭拒。现因肛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