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捆绑式胰肠吻合的改良及其在老年壶腹周围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在老年壶腹周围癌行根治性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17例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行根治性切除者无1例发生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病例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9/17),29.4%(5/17)及11.8(2/17)。结论: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和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的术前、术中评估和操作方法。方法 应用术前T分级评估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226例胰头癌手术患者的资料,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血管切除的准确评估方法和操作要点。用SAS6.12软件包行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各T分级评估的符合率在85.00%以上,术前应用T分级评估胰头癌与其血管关系的准确性为80.97%;随着术前T分级评估的提高,需合并血管切除才能达到标准或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比例也明显增加(P〈0.001)。手术均顺利,血管切除重建均在12~46min内完成,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为19.61%,死亡率为1.96%。结论 专业外科医生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结合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T分级评估,这有助于术者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和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准确的评估,细致的解剖操作,对成功开展合并受侵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方法上海华东医院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使用螺旋CT对18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8例胰头癌病人,术前9例判断可切除,实际8例得到了根治性切除。准确率达87.5%,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达90%。结论利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级,螺旋CT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16例可切除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不顾病你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5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和31.2%,与传统方法相近,因此,对肿瘤较小的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宜首选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对16例可切除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还改善了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5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和31.2%,与传统方法相近。因此,对肿瘤较小的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宜首选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胰头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胰头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因术前临床诊断胰头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65例,其中行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152例,保留幽门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75例,包括切除一段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经再次手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7例,全胰切除术2例.术前经B超、CT、选择性ERCP、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232例(87.5%).术后经病理证实:胰头癌132例,壶腹癌77例,胆总管远端癌22例,十二指肠癌16例,转移癌1例和良性病变17例(慢性胰腺炎14例和良性肿瘤3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18例(47.6%),住院死亡10例(4%).PPPD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较其它术式显著增高(P<0.01).结论:由非胰腺专业组医师施行的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专业组医师(P<0.05),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围手术期良好的处理,可以继续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根治性切除治疗胰头癌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的55例胰头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均为胰腺导管癌。2002年前、后根治率分别为25.9%(29/112)和34.7%(2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3%(14/29)和19.2%(5/26)。提高根治性手术技巧包括胰周淋巴结及神经丛清扫、联合血管切除、综合无血术野技术等。结论 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赖于对胰头癌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了解和手术技巧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外科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外科治疗的14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7例)、姑息性手术组(88例)、手术切除组(28例)。结果 本组外科治疗胰头癌143例,随访率97.4%(140/143),中位生存时间11.3个月,1、3及5年术后生存率分别49.1%、10.3%、4.3%。其中,外科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为24.1%(28/116),手术切除组1、3及5年术后生存率(85.7%、42.9%、17.9%,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较非手术治疗组(0、0、0,中位生存时间6.6个月)或姑息性手术组(37.5%、0、0,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明显提高(P<0.01),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三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减黄组与术前未减黄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1、3、5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胰头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愈胰头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联合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半肝切除的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提高了胰头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临床治愈的机会以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的58例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前薄层CT检查均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均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在处理胰头部静脉血管之前优先离断胰头部的所有动脉供血,即三大动脉血管的分支,主要步骤包括:在十二指肠水平部或横结肠系膜根部暴露和悬吊肠系膜上动、静脉;解剖肝总动脉从而离断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同时沿肝总动脉根部解剖腹腔动脉干上方;离断胰腺和脾动脉的胰头分支;沿暴露的肠系膜上动脉前方、右侧和后方解剖,完全离断胰头钩突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干间的神经结缔组织,与腹腔动脉干的上方贯通,此时可清楚地显示腹主动脉前方;最后通过预置的静脉血管阻断带安全剥离、切除或重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判断局部肿瘤可切除患者37例,可能切除患者21例。5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5~8.1h,术中出血量为200—900mL,术中及术后胰腺钩突部无出血。行肠系膜上静脉侧壁部分切除修补术21例,肠系膜上静脉受累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0例,血管受压迫成功将肿瘤从血管上剥离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术后患者出血、胰液漏和胆汁漏的发生率分别为5.2%(3/58)、6.9%(4/58)和1.7%(1/58)。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结论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方式能保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将75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癌患者按手术曰期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7),比较两者的生存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53%和29.73%;3年生存率分别为15.79%和35.14%;3年复发率分别为78.95%和3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5.26%和2.70%(P0.05)。结论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降低胰头癌术后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