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江春  时昭红  石拓  汤凯捷  刘怡 《护理研究》2008,22(19):1705-1707
[目的]观察精神心理护理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胃电节律和胃肠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5倒FD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护理组、常规治疗加精神心理护理组(联合治疗组)3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组、联合治疗组改善FD病人临床症状减分率、降低总胃电节律异常、增加血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精神心理护理疗法具有改善FD病人胃动力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神心理护理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胃电节律和胃肠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5例FD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护理组、常规治疗加精神心理护理组(联合治疗组)3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组.联合治疗组改善FD病人临床症状减分率、降低总胃电节律异常、增加血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精神心理护理疗法具有改善FD病人胃动力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吗丁啉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顺风  张若萍  薛丽秀 《临床荟萃》2004,19(10):574-5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文献报道FD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等有密切关系。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对资料详细的80例FD患者中的40例,加服帕罗西汀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侯群,不但发病率高,而且长期困扰患者,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现将自拟胃炎灵胶囊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FD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霞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49-114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科门诊病人的50%左右[1].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案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1]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焦虑或忧郁)及心理因素有关.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作者应用吗丁啉、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者缓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焦虑或者抑郁)或心理因素有关^[1]。本文主要观察盐酸伊托必利与盐酸多虑平联合治疗FD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的资料表明,FD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许多患者症状长期无法缓解,频繁就医,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临床上被视为难冶性病例[1]。作者在一般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的资料表明,FD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许多患者症状长期无法缓解,频繁就医,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临床上被视为难冶性病例。作者在一般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百忧解)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马来酸曲美布汀100 mg,每日3次,对照组用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1.82±2.03和3.24±2.67,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1.39±3.92和3.46±2.91,均有显著差异(P<0.01);疗程结束时FD患者早饱、上腹胀、上腹痛、嗳气、食欲不振及烧心等症状均可明显改善,治疗组、对照组症状总改善率分别为(72.69±26.75)%和(68.85±23.9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及症状总改善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新一代胃肠动力药物。  相似文献   

10.
张黛强 《护理研究》2007,21(9):2474-247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胃灼热、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经多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并将FD分为动力障碍型、溃疡型、排特异型。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多认为与胃肠运动有关。此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与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工作压力等有密切的关系。FD的治疗多为经验性的,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的病人都有肯定的疗效。若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有关FD的健康教育,使其获得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并调整其生活方式,则有望取得较好的疗效。为此,对我院124例FD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胃的容量感知功能及胃动力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并且获得一定疗效[1-2],近年有报道电刺激治疗FD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临床治疗FD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F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FD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治疗,联合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方案治疗,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排空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通过门诊和电话等形式随访6个月,观察2组FD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2组胃、肠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9%,高于对照组的7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随访3个月FD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FD复发率为7.25%,低于对照组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能显著提高FD患者胃肠排空率,降低复发率,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金娥  施灵波  刘平  贺捷 《护理研究》2004,18(20):1823-1824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 。FD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有密切关系 ,病人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2 ] ,因此 ,对FD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 ,可提高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9月在我科住院的 5 6例FD病人 ,符合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标准[3 ] 。其中男2 0例 ,女 3 6例 ;年龄 17岁~ 62岁 ;文化程度 :本科 6例、大专 8例、高中 15例、初中 10例、小学 13例、文盲 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2 8例 ,…  相似文献   

14.
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探讨胃肠道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紊乱在FD中的可能作用、临床意义及调理脾胃升降法对胃动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状态血浆MOT水平。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均能明显改善FD的中医临床证候,2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2组临床痊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中药治疗组能明显改善FD患者血浆胃动素过低状况,而西药对照组对胃动素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法可明显改善FD病人过低的血浆胃动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运动,改善症状,恢复整体功能以治其本,这可能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氟西汀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感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伴情感障碍应用氟西汀治疗的护理。方法 (1)以Zung氏抑郁状态问卷(DSI)对87例老年FD患及健康老人80例进行情感障碍的调查;(2)对36例伴有抑郁状态的FD患在对症治疗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情感障碍改善程度。结果 (1)老年FD患DSI评分明显高于健康老年(P<0.01);(2)氟西汀治疗FD伴抑郁有明显疗效(P<0.01)。结论 (1)情感障碍在老年FD患发病中有重要地位;(2)对老年FD伴情感障碍应同时使用抗抑郁剂;(3)心理护理和用药指导可提高患的自信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清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并探讨HP与F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HP阳性且均为汉族的FD病人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两组病人均予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作HP清除治疗,对照组则不作HP抗菌治疗,总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除HP对于FD病人临床症状的控制有显著影响,HP与F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计算胃排空率,探讨其在评估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FD患者128例(FD组),其中上腹痛综合征患者68例(EPS亚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60例(PDS亚组);另选同期健康成人65例为对照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测量FD组和对照组禁食时,试餐后即刻、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时全胃腔容积(TGCV)并计算胃排空率,比较两组TGCV及胃排空率随时间变化趋势;临床常规服药治疗FD结束后再次计算120 min胃排空率,比较两亚组及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治疗前后120 min胃排空率。结果 FD组和对照组TGCV随餐后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且对照组TGCV变化幅度明显大于FD组(P0.05);FD组餐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胃排空率均较对照组对应时间点低(均P0.05),两组胃排空率均随餐后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均P0.05)。治疗前,EPS亚组120 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PDS亚组(P0.05),轻度患者显著大于中度及重度患者,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DS亚组120 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EPS亚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S亚组和EPS亚组,以及各严重程度FD患者治疗后120 min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可用于准确、客观地评估FD。应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测发现PDS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EPS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FD患者均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曲美布汀联合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172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给予曲美布汀及多塞平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76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停药三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月后复发率治疗组11.36%,对照组2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塞平与曲美布汀联合应用治疗FD疗效优于单用曲美布汀组,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刘怡 《护理研究》2007,21(34):3152-315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的影响.[方法]75例门诊FD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组、综合治疗组3组,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各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6周精神心理进行评分,计算减分率,同时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电节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心理干预组及综合治疗组FD病人情绪障碍评分减分率较高,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电节律紊乱得到有效改善,综合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FD病人心理及情绪障碍评分减分率,改善胃电节律紊乱,可以作为治疗FD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 yspepsia,FD)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胃肠病。近年来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异常在FD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卫’。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心理社会因素与FD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我院用曲美布汀与多虑平治疗F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