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肌灌注显像(MPI)的伪影对其图像质量以及图像的判别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假阳性率较高。目前针对软组织衰减所造成的伪影主要有以下2类校正技术,非X射线校正法(如变换体位采集、门控采集和固体153Gd线源穿透式采集)和CT衰减校正法。明确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使临床医师在阅片中对伪影有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静息SPECT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患者长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接受PCI并于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图像分析采用20节段,4分打分法,获得运动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和心肌缺血分(SDS).结果根据心肌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SSS=0,153例)、固定缺损组 (SDS<3,SRS>1,100例) 和可逆性缺损组(SDS≥3,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死亡为恶性心脏事件,再次血运重建术(心肌显像后≥3个月)为良性心脏事件.318例入选患者,随访时间(38±27)个月.随访期间,51例(16.0%)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中1例死亡,13例AMI,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8例2次PCI.可逆性缺损组的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9%,与正常组(0.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7.71,P=0.005).可逆性缺损组的年良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7%,与固定缺损组 (2.5%,χ2=17.69, P<0.000 1)和正常组(1.5%,χ2=33.89,P<0.000 1)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心肌显像正常或为可逆性缺损则恶性和良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在有心绞痛和无心绞痛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心肌显像为固定性缺损区,则有心绞痛症状的良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绞痛者(15.9%和1.8%,χ2=6.11,P=0.013).Cox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SSS(χ2=12.70,P<0.000 1)和SDS(χ2=5.80,P<0.05)为预测恶性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而SDS(χ2=11.72,P<0.000 1)为预测良性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PCI后患者,如99Tcm-MIBI心肌SPECT显像正常,则预后良好;如心肌显像呈可逆性缺损,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与有无心绞痛无明显关系;如心肌显像为固定性缺损,则有心绞痛症状患者接受再次血运重建术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症状患者.因此,该方法对于PCI后患者的预后估测和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5例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67±5)岁],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185例,药物负荷20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曾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行χ^2检验。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20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7例(28%),其中单支病变30例,双支病变19例,三支病变8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的患者中核素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异常者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48例(72%)患者中,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135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总的诊断灵敏度63%(36/57),特异性91%(135/148),准确性83%(171/205);对单支、双支以及三支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7%(17/30)、58%(11/19)和8/8。行运动负荷显像患者185例,按照运动试验是否达到目标心率分为2组:组1运动试验高峰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共53例(29%);组2运动试验高峰心率未达到目标心率,共132例(71%)。2组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16)和58%(22/38)。组1诊断灵敏度高于组2,但经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P=0.1)。结论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可靠方法;当运动负荷达到目标心率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由于起病隐匿而不被重视,容易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SPECT心肌灌注显像作为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的筛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运动位移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位移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体格检查者201 Tl心肌灌注显像资料6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组模拟位移.重建各种位移和无位移状态下的心肌断层图像,利用定量计算软件自动获得各种位移状态和无位移状态下左心室各壁段的血流灌注分数.比较各种位移状态和无位移状态下的图像及其血流灌注分数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移状态对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在各种位移方式中,1帧和1个像素的所有位移对图像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无明显影响,随着位移帧数和(或)位移距离(像素数)的增加,图像逐渐出现放射性稀疏、缺损以及变形,并出现"拖尾"、"伴影"等伪影特征.向上移动时,主要影响左心室下后壁;向下移动时,主要影响前壁及下后壁;向右移动时,主要影响间壁、心尖部、前壁及下后壁;向左移动时,主要影响问壁及下后壁.其中,沿x轴移动时心肌血流灌注分数的改变大于沿y轴移动时(t=2.848,P<0.01),向下移动的改变大于向上移动(t=2.941,P<0.01),向右移动的改变大于向左移动(t=6.598,P<0.01).结论 大于1帧和1个像素的位移可对心肌灌注显像图质量及定量计算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方向及不同幅度的位移对左心室各壁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LVNC)患者的心肌灌注受损情况,及其与心脏MRI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入选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5 ~ 76岁)经心脏MRI确诊的ILVNC患者,同期行99Tcm-MIBI SPECT MPI.采用标准的17节段法分析MRI及SPECT图像.计算MRI所示各节段心肌非致密层(NC)与致密层(C)厚度比值(NC/C),NC/C>2.3者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计算并比较致密不全节段和致密化节段延迟强化(DE)出现率及心肌灌注异常的出现率.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lgLVEF(LVEF由MRI测定)和心肌灌注受损节段数、致密化不全节段数和DE节段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法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84.2%) MPI出现灌注受损;MRI示19例共有致密化不全节段107个和致密化节段216个,灌注异常出现率分别为33.6%(36/107)和31.9%(69/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共31个节段出现DE,致密化不全节段和致密化节段DE出现率分别为5.6%(6/107)和11.6% (25/216),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DE节段灌注异常出现率高于非DE节段[54.8%(17/31)与30.1%(88/292);χ^2=7.80,P<0.01].lgLVEF与致密化不全节段数、DE节段数、灌注受累节段数间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r=-0.35、0.15和-0.34,均P>0.05).结论 大部分ILVNC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血流灌注受损,MRI所示致密化不全和非致密化不全心肌均可出现;心肌灌注受损在该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SPECTG—MPI相位图,探讨其在CTO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中国CTO俱乐部的21例CTO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7(平均56.6)岁]。患者术前完成^99Tc^m-MIBIG—MPI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应用G—MPI所测LVEF评价左心室功能,并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组(11例,LVEF〉60%)和非正常组(10例,LVEF≤60%)。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LVEF、灌注/代谢缺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分析CTO患者中同步性参数[峰相位,相位标准差(SD),相位图带宽、偏斜及陡度]与LVEF的线性相关性。结果21例CTO患者闭塞时间为3—60个月,相位SD和相位图带宽均高于健康参考值,分别为(30.8±28.3)°与(14.2±5.1)°,t=3.09;(58.1±39.4)°与(38.7±11.8)°,t=2.61,均P〈0.05。这2个参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785、-0.883,均P〈0.01),而相位图偏斜和陡度与LVEF均呈正相关(r=0.755、0.666,均P〈0.01)。正常组患者LVEF高于非正常组患者:(69.3±4.7)%与(44.7±13.0)%,t=-5.65,P〈0.01;灌注缺损比例低于非正常组:4.0%与16.0%;Z=-2.23,P〈0.05;代谢缺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P〉0.05)。正常组相位SD及相位图带宽显著低于非正常组,分别为(18.7±19.0)°与(44.2±31.6)°,t=2.21;(36.4±12.7)°与(82.1±45.4)°,t=3.08,均P〈0.05。相位图偏斜、陡度正常组高于非正常组-5.11±0.75与3.55±1.05,t=-3.89;30.77±10.49与15.66±10.12.t=-3.35,均P〈0.01。结论CTO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较健康人差,核素显像相位图同步性参数可有效预测左心室泵功能。  相似文献   

8.
国产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及腺苷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102例临床疑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70例显像1周内又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腺苷按体重0.84 mg·kg~(-1)通过输液泵静脉双通路给药,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作定性分析。结果 70例行冠脉造影者中正常31例,有冠脉狭窄病变者39例(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10例);共检出病变血管69支,累及左前降支32支,左回旋支16支,右冠脉20支,左主干1支。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33例,心肌缺血37例,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为82.05%(32/39例),特异性为83.87%(26/31例),准确性为82.86%(58/70例),阳性预测值为86.49%(32/37例),阴性预测值为78.79%(26/33例)。对各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为:左前降支75.00%(24/32支),左回旋支62.50%(10/16支),右冠脉80.00%(16/20支)。对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8 42%、90.00%和100%。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病变冠脉诊断总灵敏度为73.53%(50/68支),特异性96.48%(137/142支),准确性89.05%(187/210支),阳性预测值90.91%(50/55支),阴性预测值88.39%(137/155支)。腺苷试验不良反应轻,时间短,发生率为85.29%(87/102例)。结论国产腺苷负荷试验介入~(99)Tc~m-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衰减校正(AC)处理对提高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和判断存活心肌准确性的作用。方法 16例正常对照者和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应用AC和非衰减校正(NC)处理,其中9例冠心病患者在显像后1周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将左心室分成9个心肌节段,心肌各节段相对放射性分布值以左室心肌最高计数的百分率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NC显示的心肌各节段放射性分布呈显著的不均匀性,后基底部与前壁的左室峰计数百分率(LVP%)相差26.9%;而在AC图中,左心室心肌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明显改善,后基底部与前壁的LVP%相差仅5.6%。在冠心病的定位诊断中,经AC处理后,99Tcm-MIBI心肌显像对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X)检测的灵敏度可由常规NC显像的77%和58%分别提高到91%和89%(P<0.05),右冠状动脉(RCA)定位的特异性由NC的67%提高到88%(P<0.05)。在缺血区存活心肌判断中,当心肌节段的99Tcm-MIBI相对分布值小于30%,AC与NC结果相似;节段放射性分布值在30%~75%范围内,以PTCA术后心室壁活动改善为标准,AC对存活心肌检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NC,AC改善存活心肌判断的部位主要是下壁、后基底部和间隔部。结论 99Tcm-MIBI心肌显像的AC处理能明显改善整个心肌显像的图像质量,并在提高冠心病早期诊断与存活心肌判断中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基于西方人群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本地人群时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1)选择72例3个月内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MPI的患者为试验组 (2)在Cedars quantitative perfusion SPECT(QPS)软件平台上,建立QPS简单法数据库,从140例冠心病可能性<5%、已行两日法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MPI的患者中选择80例建立本地人正常MPI数据库 (3)采用2种西方人正常MPI数据库(分别为数据库1和数据库2)和本地人正常MPI数据库,对试验组患者的MPI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目测法结果进行比较.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数据库2和本地人正常MPI数据库对试验组患者的MPI进行定量分析显示,缺血总范围(EXT)分别为(10.73±14.54)%和(14.22±16.51)%(t=7.87,P<0.001),缺血总严重程度(SEV)分别为1.07±0.93和1.34±1.20(t=7.45,P<0.001).以EXT为定量诊断参数时,本地人正常MPI数据库所得AUG为0.85±0.05,与数据库1(0.72±0.06,z=2.50,P<0.01)和数据库2(0.77±0.06,z=2.47,P<0.01)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与目测半定量法负荷总积分(V-SSS)作为诊断参数的AUC(0.83±0.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P>0.05).结论 以西方人正常MPI数据库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本地人群时会低估患者的心肌缺血面积和严重程度,会降低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右侧位显像在鉴别下(后)壁心肌放射性减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右侧位显像在鉴别诊断下(后)壁心肌放射性减低中的价值.方法155例常规仰卧位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受检者中,45例同时加做右侧卧位显像,其中包括冠心病低发人群38例,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7例.探头仍然为右前斜45°旋转到左后斜45°,采集32帧.心肌显像定性判读由3位医师共同进行,并用极座标靶心图定量分析心肌计数.结果155例受检者中,仰卧位心肌显像时有32.9%(51/155例)出现下(后)壁心肌放射性减低,其中冠心病低发人群62.7%(32/51例),此32例受检者右侧位显像时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均明显改善(100%,32/32例),由仰卧位时的72.3±7.1提高到83.6±7.8(P<0.01).但右侧位显像时有31.3%(10/32例,1例在心尖,9例在前壁)出现了仰卧位时未出现的放射性减低区.7例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右侧位显像下(后)壁放射性与仰卧位比较均无改善,其中1例减低更加明显.6例仰卧位显像下(后)壁放射性无明显减低的冠心病低发者中,4例右侧位显像下(后)壁放射性变化不明显,2例仅轻度增加.结论常规仰卧位心肌显像发现下(后)壁放射性减低,加做右侧位显像能明显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但可在前壁或心尖出现新的伪像,故不能取代常规仰卧位显像.  相似文献   

12.
用运动负荷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心肌断层显像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01例AMI患者出院前行运动负荷99Tcm-MIBI SPECT检查,随访心脏良性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评估对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AMI后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是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低运动积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结论:AMI患者出院前行99Tcm-MIBI SPECT检查或获取运动能力,左室功能和心肌缺血状况等资料,从而鉴别高危患者,评估不良预后,有助于对高危患者及早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体位改变对SPECT心肌显像中左室下壁衰减校正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右侧卧位(RL)和俯卧位采集对^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左室下壁衰减校正的价值。方法 对31例正常者进行了仰卧位、RL和俯卧位^99Tc^m-MIBI静息心肌显像。在靶心图上测定各区域像素平均计数,在断面图上对下壁显示断层形态和扫描过程中位移情况进行分级,在不同体位间进行比较。结果 (1)仰卧位有58.1%的下壁显示不全,体位变化后88.9%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俯卧位和RL对于下壁的形态显示和计数均优于仰卧位。(3)各种体位间位移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俯卧位和RL可使下壁衰减得以校正,计数和断层明显改善,且前者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99 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SMPI)相位分析探讨不同缺血灌注状态下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男65例,女64例,年龄48~88(68.6±10.2)岁]行99 Tcm-MIBI两日法静息-负荷GSMPI患者的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数据.采用17节段5分制对图像进行评分,获得负荷总积分及心肌缺血积分,分为灌注正常组及灌注异常组,后者再分为可逆性灌注缺损组及固定性灌注缺损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各组间GSMPI的PSD和PHB,各组内静息与负荷PSD及PHB间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29例患者中,灌注正常组66例,灌注异常组63例,其中可逆性灌注缺损组39例,固定性灌注缺损组24例.灌注异常组PSD及PHB显著大于灌注正常组,分别为18.3±7.8和14.3±6.6,68.6±30.9和50.2±20.0(t=-3.110和-3.989,均P<0.05).尽管固定性灌注缺损组的PSD和PHB较可逆性灌注缺损组有增大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54~-0.408,均P>0.05);两亚组静息和负荷PSD和PHB间亦无明显差异(t=-0.961 ~-0.114,均P>0.05).LVEF≤60%组的静息和负荷PSD(20.4±8.1和20.8±6.4)均显著大于LVEF> 60%组(15.0±6.8和15.3±7.0;t=3.642和3.886,均P<0.05);LVEF≤60%组的静息和负荷PHB (77.8±53.5和78.4±26.7)也显著大于LVEF>60%组(53.5±23.0和55.9±24.5;t=4.567和4.302,均P<0.05).结论 99Tcm-MIBI GSMPI相位分析能够反映血流灌注异常对心肌收缩同步性的损害及由此造成的对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差异;就99Tcm-MIBI而言,负荷和静息GSMPI相位分析对左室收缩同步性评估的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方法在病毒性心肌炎影像中半定量分析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分析2003-01~2005-03的108例心肌炎患者显像结果,并以36例无心肌炎患者为对照,按心肌放射性分布密集均匀程度分为3度,观察患者心肌/肝计数比值(myocardium/liverM/L)及心腔/心肌计数比值(chambers heart/myocardium C/M)在早期和/或症状较轻之心肌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虽然早期和/或症状较轻之心肌炎患者可能无花斑样改变,但心肌摄取显像剂的放射性计数通常降低,表现为M/L降低或/和C/M增高.对照组的M/L和C/M分别为1.21±0.38及0.26±0.17.108例Ⅰ、Ⅱ、Ⅲ度心肌炎患者M/L分别为1.14±0.32、1.12±0.33及1.08±0.2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和/或P<0.05);C/M分别为0.28±0.25、0.30±0.24及0.33±0.19,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和/或P<0.05).结论 M/L降低和C/M比增高,对于早期及症状较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之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完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641例患者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8.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腺苷注射前,641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436例(68.0%),心电图异常205例(32.0%).腺苷注射过程中新出现心律失常132例(20.6%,132/641),其中房性早搏39例(29.5%),室性早搏45例(34.1%),窦房阻滞8例(6.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5.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6例(19.7%),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4.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需停药13例(9.8%).腺苷注射终止后新出现心律失常28例(4.4%,28/641),其中房性早搏16例(57.1%),室性早搏11例(39.3%),窦房阻滞1例(3.6%).641例患者腺负荷试验中共35例(5.5%)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39例(6.1%)予停药处理,无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肌灌注显像结果:36例心肌缺血改变,8例心肌梗死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用腺苷药前、中、后心律失常并不增加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改变的风险[P=0.9613,比值比(OR)=0.982,95%可信区间(CI)0.471~2.046;P=0.9511,OR<0.001,95%CI:<0.001,>999.999;P=0.9931,OR<0.001,95%CI:<0.001,>999.999],并且腺苷注射过程中出现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8,0.5317,P均>0.05).ST段压低>0.1 mV的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风险增加(P=0.0005,OR=5.608,95%CI2.110~14.9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完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641例患者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AS 8.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腺苷注射前,641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436例(68.0%),心电图异常205例(32.0%).腺苷注射过程中新出现心律失常132例(20.6%,132/641),其中房性早搏39例(29.5%),室性早搏45例(34.1%),窦房阻滞8例(6.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5.3%),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6例(19.7%),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4.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8%);需停药13例(9.8%).腺苷注射终止后新出现心律失常28例(4.4%,28/641),其中房性早搏16例(57.1%),室性早搏11例(39.3%),窦房阻滞1例(3.6%).641例患者腺负荷试验中共35例(5.5%)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39例(6.1%)予停药处理,无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肌灌注显像结果:36例心肌缺血改变,8例心肌梗死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用腺苷药前、中、后心律失常并不增加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改变的风险[P=0.9613,比值比(OR)=0.982,95%可信区间(CI)0.471~2.046;P=0.9511,OR<0.001,95%CI:<0.001,>999.999;P=0.9931,OR<0.001,95%CI:<0.001,>999.999],并且腺苷注射过程中出现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8,0.5317,P均>0.05).ST段压低>0.1 mV的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风险增加(P=0.0005,OR=5.608,95%CI2.110~14.905).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但多为一过性,出现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99Tc^m一MIBIG—MPI评价肌聚糖病患者心肌受损的价值。方法临床、分子病理确诊的肌聚糖病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0—30岁)、对照者4名均接受99TcmMIBIG—MPI。原始数据按常规处理成断层图像,再应用定量门控分析软件(QGS)进行左室功能定量分析。采用将左心室分为7个节段、20个亚段的5分制(0—4分)半定量方法,用于评估心肌受损的程度。结果8例患者99Tcm-MIBIG—MPI阳性7例。7例阳性患者140个心肌亚段中共检出59个亚段异常。按病变累及室壁节段(7个节段)分为:单一室壁节段异常1例,2个室壁节段异常2例,3个及3个以上室壁节段异常、病灶呈散在性分布4例。8例肌聚糖患者中5例患者左心室扩大,其中3例左室射血分数为(43.1±2.8)%。结论99Tcm-MIBIG—MPI能直观探测肌聚糖病患者的心肌损害,可作为肌聚糖病患者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远期随访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运动负荷早期(15~20min)^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显像(G-MPI)和非门控心肌显像(NG-MPI)诊断冠心病(CAD)严重三支病变(狭窄≥70%)的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CAG)所示冠脉直径狭窄≥70%为严重CAD诊断标准,将同期做运动负荷^99Tc^m-MIBI SPECT G-MPI和CAG的215例患者分为CAD三支病变组(A组)与CAD非三支病变组(B组)。结果G-MPI与NG-MPI诊断严重CAD的灵敏度分别为95.3%(143/150例)和90.7%(136/150例,X^2=2.509,P=0.113),特异性分别为80.0%(52/65例)和72.3%(47/65例,X^2=1.059,P=0.303);诊断CAD三支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100%(51/51例)和92.2%(47/51例),前者更好,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4.163,P=0.041)。结论在诊断临床高危CAD严重三支病变时,G-MPI比NGMPI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