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因“肺癌综合治疗1年余,发热伴乏力3d”于2014年11月26日入院.2013年7月患者CT检查发现右上肺肿块,于外院行“右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肿瘤控制情况良好.2014年7月复查CT示右肾上腺肿瘤,考虑肿瘤进展转移,在我院行右肾上腺转移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病情恢复好.2014年10月PET/CT检查示左肾上腺转移瘤侵犯左肾及脾实质,CT示左肾上腺转移瘤并邻近胃壁、胰尾部、脾脏、左肾上极及L1-L2椎旁间隙受侵,范围约6.0 cm×3.4 cm,脾动静脉、腹主动脉、左肾动脉包绕、粘连,受侵可能待排.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9岁.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结节影;CT检查示右肺中叶内侧段一卵圆形软组织结节,右肺门及纵隔可见多发增大淋巴结,疑为肺癌并淋巴结转移(图1a),为明确病变性质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PET/CT图像示上述结节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但不光滑,边缘呈浅分叶状并可见棘状突起,大小约2.5 cm×2.0 cm×2.0 cm,放射性明显不均匀增高,标准摄取值(SUV)约8.1.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于结节下缘通过,管腔通畅;结节周围肺组织密度正常.右肺门及纵隔多发增大淋巴结亦可见放射性明显浓聚(图1b、c).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疑诊肺癌,行病变肺叶切除并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结核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46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考虑良性肿瘤,追踪复查3年,病灶缓慢增大,遂人院手术治疗.3年前首次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见类圆形肿块影,大小3.2 cm×2.5cm×2.7 cm,边缘光整,上缘邻近斜裂胸膜,外后缘紧贴右下肺静脉内侧基底段分支,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和脂肪成分,无分叶和毛刺征(图1).患者每隔6个月复查t次,因肿块增大不明显未予特殊治疗.3年后胸片复查:肿块增大,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整(图2).胸部CT复查:见右肺下叶肿块增大至4.0 cm×3.4 cm×3.0 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强化(图3、4).  相似文献   

5.
肺软骨瘤1例     
高慧  刘虎  张春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35-1335,1376
患者男,60岁。于3个月前开始上腹饱胀不适,近二十天加重伴绞痛。胃镜提示贲门腺癌而欲行手术,术前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结节,密度均匀,无钙化,边缘较光整,诊断考虑转移。影像学表现:CT示左下肺背段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2cm,CT值40HU,内部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增强扫描未见病灶有明显强化(图1~3),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表现:术中见左肺下叶背段近叶间裂处一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5cm,质硬,呈白色小结节融合状改变,表面不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行结节切除。术中考虑为错构瘤。后行贲门3cm×3cm×2cm肿块切除…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胸部X线及CT检查发现右侧肺内肿块影,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7年;吸烟史30余年,每天10支左右.其父亲8年前因患胃癌去世.体格检查:体温36.5℃,血压15/10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甲胎蛋白(AFP)水平正常.为进一步确诊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前段直径约3.0cm类圆形肿块影,18F-FDG代谢亢进,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7.8,高度提示恶性肿瘤,未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盆腔内乙状结肠区见大小约为1.8cm的FDG高代谢灶,SUV.为5.2,高度提示恶性肿瘤,未发现明显转移灶(图1).患者无明显腹痛、便秘、血便等症状,有便后里急后重感,未引起重视.病理检查:①右肺中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②大肠腺癌,中度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55岁.因剧烈活动后发作性晕厥6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T36.5℃,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5 mmHg/95 mmHg(1 mmHg=0.133 kPa).辅助检查,①心脏超声:右房内多发强回声团,下腔静脉及右侧髂总静脉起始段内强回声,右房增大.②妇科超声示:子宫前壁下段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低回声肿物,较大者约4.5 cm×4.7cm,考虑肌瘤.③CT示:盆腔右侧静脉丛、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心室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图1~3),考虑血管内平滑肌瘤可能性大;子宫多发肌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7岁,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放化疗半年,随访胸腹部CT(德国Siemens公司Sensation 16型)示腹腔内残胃左旁见一短径约1.5 cm淋巴结.为排除腹腔淋巴结转移并了解全身情况,行全身18F-FDG PET/CT(美国GE Discovery LS型)显像.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344 MBq,静卧50 min后行PET/CT检查.显像结果(图1):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腹腔内残胃左后下方示一长径约1.9cm的椭圆形软组织结节,边界清晰,未见异常放射性摄取;股骨头水平右侧缝匠肌后方示一长径约为1.7cm的略低密度结节,呈结节状放射性浓聚,SUVmax为6.9.患者体格检查局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MRI(德国Siemens 3.0 T型)示右股部缝匠肌后方肌间隙内平股骨头上方层面见一结节样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扫描信号略高.注射对比剂Gd-DTPA后呈轻中度边缘强化,大小约1.2 cm×1.8 cm×2.4 cm,边界较清晰(图2).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股直肌腱鞘深面一类圆形肿物,大小约1.5 cm×2.0 cm×2.5 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股直肌腱鞘分界不清.术后病理检查示:腱鞘巨细胞瘤(图3).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胸片偶然发现右下纵隔包块,无其他不适.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胸部平片见右下心膈角区有一包块突向肺内,边缘光整(图1).CT平扫示:右下纵隔下腔静脉旁见一卵圆形轻度分叶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尚均匀,CT值约15 HU,其大小2.6 cm×3.8 cm(图2).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9岁。胸部 X 线检查发现右肺结节影;CT 检查示右肺中叶内侧段一卵圆形软组织结节,右肺门及纵隔可见多发增大淋巴结,疑为肺癌并淋巴结转移(图1a),为明确病变性质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检查。PET/CT 图像示上述结节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但不光滑,边缘呈浅分叶状并可见棘状突起,大小约2.5cm×2.0cm×2.0cm,放射性明显不均匀增高,标准摄取值(SUV)约8.1。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于结节下缘通过,管腔通畅;结节周围肺组织密度正常。右肺门及纵隔多  相似文献   

11.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1月余,伴右侧胸痛入院。查体:无发热,听诊示右下肺呼吸音弱,无杵状指。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CT检查:平扫纵隔窗图像示右肺下叶背段近胸膜处可见一2.6 cm×2.3 cm大小类圆形肿块,CT值为2 7.6 HU,边界清楚、光楚,无明显分叶及毛刺,邻近胸膜无增厚(图1);肺窗图像示肿块周围可见磨玻璃密影,呈晕圈征,肿块肺门侧可见引流血管影(图2)。CT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CT值为90 HU,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3)。  相似文献   

12.
男性,28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1月余,无明显自觉症状.以往有肺结核病史.胸部X线平片(图1)显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一6 cm×4 cm×5 cm的团块影,边缘清晰,双肺上叶可见陈旧性结核灶.CT增强扫描(图2)显示右下肺肿块,中央CT值约40HU,增强后无强化,肿块内侧可见一粗大的血管断面伴随,血管与肿块关系密切.CT血管造影(CTA)MIP重建显示一较大的血管自膈下发出一直径约1cm的供血动脉,并可见引流的肺静脉影(图3).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6 7岁。胸部体检时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入院。平时身体状况良好 ,胸部无明显不适 ,无发热及阵发性呛咳。既往有活动性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 :无特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正位胸片示 :两肺中下叶肺纹理稍增多 ,右下肺野见一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影 ,大小约 1.5cm× 1.5cm ,外缘光滑锐利 ,内缘模糊不清 (图 1)。右侧位片示 :右下肺叶外基底段见一类圆形均匀密度增高影 ,边缘显示不清 ,肿块和胸椎部分重叠 ,肺门区附近均有高密度钙化影 (图 2 )。X线诊断 :右下肺结核球可能。CT胸部平扫肺窗示 :右下肺叶外基底段见一类圆形…  相似文献   

14.
赵升  李鹏  季云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2):1777-1777
患者女,43岁.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患者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临床检查无阳性体征.胸部后前位X线片示:左肺下叶背段近肺门处一类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整,大小约3 cm×3 cm(图1).CT平扫示:肿块位于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处,呈圆形,未见分叶,内部为软组织密度,尚均匀,未见钙化、坏死等(图2、3).增强扫描肿块前分强化明显,前缘与左肺动脉后壁相连(图4).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及X线拟诊:左肺下叶背段占位性病变,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62岁。2月前发现左下颌肿物,逐渐增大,在外院行颈部CT检查提示鼻咽癌可能。患者入院前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无发热、盗汗、精神差等不适。体格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内,结合菌素实验PPD(-)。行鼻咽部MR检查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考虑鼻咽癌(图1)。进一步行鼻内镜钳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图3)。为进一步明确肿瘤分期,行胸部CT平扫+增强及全身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89岁,咳嗽、咯痰,痰中带血5 d,外院CT检查:左肺上叶肿块(纵隔窗上大小为5.60 cm×4.60 cm)、双肺多发小结节(最大结节直径为1.60 cm),诊断为左肺上叶肺癌伴双肺多发转移.在外院行左上肺肿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鳞癌2~3级.既往:前列腺增生、尿频、排尿不尽1年余.来我科行全身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glueose,18F-FDG)PET-CT检查(2011年4月4日),诊断为左肺上叶肿块伴FDG代谢异常增高,双肺多发结节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纵隔内及右肺门多发淋巴结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考虑为左肺上叶肺癌及其多发转移.右腹股沟部分膀胱疝出(图1~9),膀胱内尿液的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为19.93,疝囊内尿液SUV最大值为27.39.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性,28岁.查体发现右胸腔占位1个月.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 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右上肺尖前段见有一4.8cm×6.5cm边缘光滑肿块,其密度均匀,边缘略有分叶.右下肺偏后也有一8.0cm×8.2cm圆形边缘光滑肿块,其密度均匀(图1,2).CT检查:右上、下肺病灶均边缘光滑,呈软组织密度.强化CT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尤以病灶周边部位强化明显(图3,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以鼻咽部肿块就诊的3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咽部18F-FDG PET/CT检查及鼻内镜下取材病检确诊.结果 24例病检后确诊为鼻咽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均为局限性高代谢灶;12例病检后确诊为鼻咽部炎性肿块患者中,8例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鼻咽部局限性低代谢灶,考虑炎症,有4例18F-FDG PET/CT检查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误诊为鼻咽癌.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是诊断鼻咽癌的较好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为鼻咽部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59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 间断痰中带血5个月余, 自觉症状加重半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CT平扫示双肺多发最大径在5.0 cm以内的软组织结节及肿块。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1 000.0(正常参考值范围:0~7.0) μg/L。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20年。临床疑诊肝癌肺转移, 行CT引导下左肺占位穿刺活组织检查, 病理结果为腺癌(图1), 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考虑为肝细胞肝癌肺转移。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 结果示双肺病灶18F-FDG摄取明显增高, 其余部位未见异常代谢增高区(图2)。外院肝脏增强CT检查未见异常。经多学科会诊后, 临床诊断为肺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HAC), 随访患者生存期为6个月。HAC是1种罕见的原发于肝外、同时具备肝样分化征象和腺癌成分的特殊类型癌, 其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有着类似于肝细胞肝癌的组分。患者无肝脏病变时, 明确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结果, 血清AFP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4岁,因"胸骨体疼痛3个月余,检查发现胸骨体肿瘤2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胸骨体中段可见一包块,质中,无红肿及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感染扩散情况,行胸部增强CT检查及18F-FDG PET/CT显像(图1)。为明确肿块性质,行B超引导下胸骨体肿物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病理考虑为球孢子菌性肉芽肿(图2)。后予以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次,每次200 mg)抗真菌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平扫+增强;图3)。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因求学曾在美国华盛顿州居住7年,而华盛顿州是球孢子菌感染的高发地带 [3]。本例患者的肿块病理诊断为球孢子菌性肉芽肿,PET/CT检查发现疾病累及右侧胸大肌及右肺上叶尖段,提示球孢子菌感染时可行18F-FDG PET/CT检查以评估疾病的播散范围,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