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苯二氮(艹卓)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一部分为镇痛实验,包括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和福尔马林试验。每种试验用小鼠80只,分为乙醚组、恩氟烷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四大组,各组再分为生理盐水和氟马西尼两个亚组(n=10)。在各组分别注射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后,氟马西尼亚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生理盐水亚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扭体试验采用皮下注射乙醚(1.0ml/kg)、恩氟烷(0.8ml/kg)、异氟烷(0.6ml/kg)及七氟烷(3ml/kg)外,热板和福尔马林试验均采取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热板试验中观察记录各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即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试验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ml/kg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福尔马林试验将2%福尔马林20μl注射于小鼠左侧后肢足底皮下,观察记录Ⅰ相(10min)、Ⅱ相(10~60min)舔足时间(PLT)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催眠实验,小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男51例,女6例,年龄(60±8)岁],行18F-FDGPET和SPECT超高能准直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FDG双核素同时采集心肌显像.显像前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不同浓度,皮下注射不同剂量胰岛素.结果5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x)变化与胰岛素剂量(y)间呈直线相关,y=-5.4+1.2x(r=0.8172).采用上述方法后57例患者中52例心肌显像良好,成功率91%.结论皮下注射胰岛素简单、安全、实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肌18F-FDG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犬18F-FDG PET/CT动态显像探讨缺血心肌葡萄糖代谢改变(也称“缺血记忆”)和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8条杂种犬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球囊封堵20 min组(4条)和40 min组(4条),所有犬均行基础、缺血-再灌注1h和24 h的18F-FDG PET/CT动态心肌代谢显像(禁食12h以上),以及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利用葡萄糖摄取定量分析软件(Carimas Core)计算冠状动脉封堵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的葡萄糖摄取率k(k缺血和k非缺血),获得两者比值K(K=k缺血/k非缺血).在3次PET/CT显像同期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室壁运动情况.所有显像完成后处死犬,分别取缺血区、非缺血区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一实验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其他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组犬基础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预封堵区心肌/非缺血区心肌18F-FDG摄取率比值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 ±0.06与1.03±0.05,Z=-0.29,P>0.05),室壁运动正常.缺血-再灌注1h后2组心肌灌注显像亦未见异常,但缺血区18F-FDG摄取增加,40 min组的K值高于20 min组(2.31±0.13与1.87 ±0.09,Z=-2.31,P<0.05),缺血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室壁运动减弱.缺血-再灌注24h后2组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但40 min组的K值仍稍高于基础状态(1.15±0.02与1.03 ±0.05,=4.32,P<0.05),而20 min组的K值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04与1.02±0.06,=0.87,P>0.05),2组室壁运动均未见异常.心肌组织检查示2组缺血部位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细胞间质无水肿出血,未见心肌细胞肌浆凝集或肌溶性破坏,也未见炎性反应.结论 心肌“缺血记忆”与缺血程度相关.18F-FDG PET/CT心肌“缺血记忆”显像可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氟烷直接腹腔内注射的肌松作用。方法: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n=10):对照组(生理盐水,0.3mL/kg),异氟烷各剂量(0.15、0.3、0.6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5、10、20、30、60和90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0.3、0.6mL/kg)组抓力减弱显著(P〈0.05,P〈0.01);②异氟烷肌松作用在5min起效,10min达最强,之后小鼠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异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氧甲吡嗪在糖尿病患者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氧甲吡嗪(商品名乐脂平)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肌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的作用.方法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8F-FDG双核素同时采集(DISA)SPECT显像,其中65例以口服葡萄糖法进行DISA显像(A组),42例为口服氧甲吡嗪(250 mg×2)加口服葡萄糖法显像(B组).另有8例单纯用口服葡萄糖法图像质量差,而再行另一次口服氧甲吡嗪(250 mg×2)加口服葡萄糖法显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独立评判图像质量(O~3分法,O分为心肌不摄取18F-FDG,1分为心肌少量摄取,2分为心肌摄取,3分为摄取极佳);定量分析心肌与心腔内放射性计数比值(M/B),心脏与肝脏(H/Li)及心脏与右肺中段最大放射性计数比值(H/L).结果A、B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相似,18F-FDG注射前血糖浓度没有差别.B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图像质量评分A组为2.3±0.9,B组为2.8±0.7(P=0.013).口服氧甲吡嗪后,图像达3分的比率明显增加(55.3%比79.5%,P<0.001).8例进行2次显像的患者,服用氧甲吡嗪后,图像评分由0.50±0.27增加到1.75±0.31(P=0.009),M/B(分别为1.41±0.31和1.98±0.88,P=0.008)和H/L(分别为0.98±0.18和1.58±0.41,P=0.046)均有明显增加.结论氧甲吡嗪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肌18F-FDG显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小鼠活体研究,探讨核因子-κB抑制剂Bay 11-7082在131I治疗DTC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通过裸鼠腹腔注射37 MBq131I,制备清除甲状腺裸鼠模型.将72只种植KTC-1癌细胞的清除甲状腺裸鼠随机分为4组:单独用131I组、单独用Bay 11-7082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给药方法为:131I剂量37 MBq,于种植癌细胞第7周第1天腹腔注射;Bay 11-7082剂量按体质量10 mg/kg,于第7周第1、2和3天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两药合用,剂量同上;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成瘤后每周第7天测量癌结节大小,绘制癌结节体积变化曲线.裸鼠清除甲状腺前行99TcmO4-显像,131I清除甲状腺后和131I治疗种植瘤后3d行全身显像(单独用Bay 11-7082组未行治疗后显像).第7周第7天从每组中取6只裸鼠处死,对癌结节进行凋亡染色,计算凋亡指数(染色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100%).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 裸鼠99TcmO4-显像可见甲状腺和胃显影;清除甲状腺时腹腔注射131I后显像可见甲状腺131I浓聚明显;131I治疗后荷裸鼠全身显像可见癌结节131I浓聚.从第8周末开始,3种治疗方案所致的癌结节体积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1 ~246.56,均P<0.01),联合用药组癌结节体积明显小于单一用药组(q=3.36~ 14.99,均P<0.01).对照组、131I治疗组、Bay 11-7082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0.28±0.15)%、(5.49±0.69)%、(6.82±0.72)%和(16.2l±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04.40,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q=15.33和13.33,均P<0.01).结论 裸鼠体内实验显示,通过Bay 11-7082对核因子-κB通路的抑制,可以增强131I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的病人行吸入异氟烷或全凭静脉麻醉颅内血糖及乳酸的变化。方法:40例颅内钟瘤切除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异氟烷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相同,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Ⅱ组采用丙泊酚静脉维持。于诱导前、插管后、麻醉开始20min、麻醉开始60min采颈内静脉血测定血糖和乳酸浓度。结果:Ⅱ组各时点血糖、乳酸浓度均无显著变化,Ⅰ组血糖浓度在20min及60min明显升高(P<0.05),乳酸浓度在麻醉后60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201Tl和99Tcm-MIBI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Z1):25-26
目的探讨静息201Tl/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核素心肌SPECT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冠心病患者行201Tl负荷-延迟再分布心肌SPECT显像;常规潘生丁药物负荷高峰时,静脉注射201Tl 111~148 MBq,15 min后进行心肌显像.对23例冠心病患者和9例正常人行静息201Tl负荷、99Tcm-MIBI双核素心肌SPECT显像,静息状态注射201Tl 111~148 MBq,注射后5 min给予潘生丁药物负荷,高峰时注射99Tcm-MIBI 925 MBq.1 h后行双核素显像.结果 36例冠心病患者201Tl负荷-延迟再分布心肌显像的阳性率为83.33%,23例冠心病患者双核素心肌显像的阳性率为1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67,P=0.043).9例正常受检者均为阴性.结论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较高,省时、安全并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89Zr-oxine复合物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 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MRL/lpr小鼠)中的PET显像情况。方法通过18F-FDG PET显像筛选SLE小鼠模型。制备89Zr-oxine用于MSCs的标记, 每106个MSCs配置89Zr-oxine 1 MBq。将89Zr-oxine标记的MSCs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到选出的MRL/lpr小鼠与BALB/c小鼠(均n=5)体内, 每只注射1.2×106个标记的MSCs, 注射剂量约0.2 MBq, 并于注射后2 h、6 h、1 d、3 d、7 d、10 d、14 d分别行microPET显像, 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成功采用89Zr-oxine标记MSCs, 标记效率约20%, 细胞活率>90%。MicroPET显像示注射后2 h时主要分布在肺、肝等部位。注射后24 h归巢至MRL/lpr小鼠(n=5)肾脏部位的MSCs数量明显增加, MSCs在MRL/lpr小鼠的肾脏摄取高于BALB/c小鼠的肾脏摄取[(8.28±1.27)与(4.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再注射^201Tl心肌显像与联合应用^13N-NH3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PET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心肌梗死患者,行^201Tl SPECT负荷、再分布、再注射显像及^13N-NH3`^18F-FDG PET心肌显像。将左室分成9个节段,以视觉评价法对放射性分布进行4级评分。获得^201Tl SPECT再分布、再注射像及^18F-FDG PET显像的局部心肌摄取率(%ID)。结果 PET判定为存活心肌的48个节段中,45个节段(93.8%)^201Tl再注射像也判定为存活心肌。在^201Tl再分布像示放射性分布严重低下的24个节段,^201Tl再注射像与PET显像判定存活心肌的一致率为87.5%,其中37.5%为存活心肌节段,50%为地存活心肌节段。2种显像方法的%ID无明显差异,且呈显著正相关(r=0.722)。结论 再注射^201Tl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与PET心肌显像相似,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