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癌症患者不要盲目补充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球的补充核酸的"基因食品"疗法,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老少皆宜,防治百病.不少癌症患者到癌症康复会咨询,癌症康复治疗是否需要服用核酸类保健品?针对这种情况,把国内外专家对核酸的看法总结如下,供癌症患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笔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了"草药与癌症"国际会议.笔者发现,互补/替代医学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癌症患者中正在快速发展和普及.癌症患者应用互补/替代医学治疗,百分比上升的速度之快使人们关注到植物药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癌症康复》2006,(2):44-45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对癌症患者强调要树立乐观的生存态度,但是事实上"乐观的态度"对于与癌症搏斗或改善治疗结果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吗?相反,"悲观的态度"就一定意味着治疗结果不好甚至导致提前死亡吗?研究证明,这并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一生中,1/3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并且当中3/4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了癌症.癌症粲然降临,尤如晴天霹雳.癌症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癌症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5.
医者寄语     
《癌症康复》2015,(4):8-10
尊敬的患者,关于癌症,您是怎么看的?又该怎么办呢? 癌症英文单词是"cancer",为"螃蟹"的意思.顾名思义,癌症就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到处横行,因而很多人都谈癌色变,认为患上癌症就接到了"死亡判决书".有些人被诊断为癌症或亲友被诊断为癌症,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从此就一蹶不振、灰心绝望,甚至自杀.  相似文献   

6.
徐红 《抗癌之窗》2012,(11):63-64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癌症都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生俱来,当死亡突然降临时,人们没有时间感受到这种恐惧,当预知死亡将要来临而又未来到时,人就能体会到这种极度的恐惧。因此,癌症患者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他们从获悉患病的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情绪是防癌抗癌的前提.已有的研究说明,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而恶劣的情绪诱发癌症屡见不鲜.在癌症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良好的情绪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亲眼见过有的病人入院查体时有说有笑,生活质量正常,一旦查出癌症,即惊慌失措,情绪一落千丈,甚至到了崩溃的程度.接着就一病不起,病情迅速恶化,乃至数周或一两个月之内死亡.这给人们造成"癌症是多么可怕"的印象,其实这就是被癌症吓死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癌症发病率上升,人口基数增加,癌症患者人数增加,1996年全球患病人数达1030万,按当时全世界人口估算,发病率已达170-180/10万.但诊疗技术进步更快,康复人数也在增加."十个癌症九个埋"的年代已成既往,但癌症毕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患,癌是绝症的阴影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有一定影响.无论癌症病人,还是病人的亲人,心理压力很大,到处求医,到处取经,是必然的.取经时,康复者是他们要找的重点人群,故康复者科学地总结经验体会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听说给肿瘤患者的止痛药物都是吗啡类药物,长期应用会"成瘾"吗? 这个顾虑完全是不必要的.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已经证明,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用于肿瘤疼痛的患者是目前最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患者而言,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治疗.癌症疼痛本身就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最好的"拮抗",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成瘾"的病例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多年来人们总是怀着"根治癌症"的良好愿望,结果却往往使用了大量效果欠佳甚至缺乏目的性的治疗.肿瘤的治疗花费巨大,肿瘤治疗的科研成本也很高,过度地关注癌症治疗而忽视预防,必将占用大量的医疗和科研资源.所以说,人们最大的愿望不是获得治疗癌症的神丹妙药,而是拥有"治未病"的良方,远离癌症、健康生活.坊间流传着各种防癌秘诀--"喝茶防癌"、"服用维生素防癌"、"练气功防癌",防癌方法五花八门,我们老百姓该如何选择?预防癌症,我们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所有癌症患者中,有1/3到1/2的患者发病初期就会出现疼痛,而到了终末期,约有75%的患者会受到疼痛的困扰. 缓解和祛除疼痛,保证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对癌症患者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告知癌痛患者"您有权要求无痛";我们要告知癌痛患者家属"您有权帮助患者止痛".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内科医生要我去会诊,说有一位癌症患者这段时间的心理状态很不好,虽然疾病是早期,也已经作了手术和化疗,还是经常对许多问题过分担心和不安,反复问医生同样的问题,看上去总是很紧张,眉头紧蹙,还经常因一点点小事儿无端地向医护人员或其家属大发脾气,而且睡眠也不好,稍有声音就感到心烦,不能入睡,并时常做恶梦.这不由得使我想到"焦虑"这个词,他会不会是患了焦虑症呢?因为上述情况很象是焦虑症的表现,而且焦虑症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后经心理测查和进一步交谈发现,他确实是患的焦虑症.通过这次会诊,我感到应该与癌症患者们谈谈有关焦虑的问题,因为焦虑常常出现在癌症之后,又不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注意,而它的危害却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癌症是可以公开谈论和治疗的。在许多高收入国家,随着对癌症认识的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对中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癌症却仍然是不治之症,人们谈"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老百姓对癌症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14.
杨雪 《抗癌之窗》2013,(4):27-30
过去有种说法:"十个癌症九个埋,剩下一个不是癌",人们对癌症抱有"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然而,美国癌症研究院出版的《癌症止步(Stopping Cancer before it starts)》指出,有77%的癌症与生活形态相关与遗传相关的危险因子占14%,剩下的9%则与环境风险有关。也就是说,生活形态与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够阻击癌症呢?  相似文献   

15.
癌症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恐惧?是因为它直接把生命的时间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能治好吗""还有多长时间"是患者和家属最常问的问题.癌症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患者在得了癌症后常常会出现复杂的心情,在与疾病斗争的时候经常会面对各种问题带来的困扰.曾经有一位患者在谈到自己的求治经历时说:"得了肿瘤,治疗费用很高,一年下来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而自己负担能力有限,为了省钱,听信了一家知名药店的宣传.结果钱没少花,病却复发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没用在正规治疗上,走了弯路,非常后悔和遗憾."特别是来看中医的患者,对中医治疗有期盼,也有顾虑,更多的是希望了解.一位患者曾说,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知识,使我们得到有益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惧,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惧、委屈、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7.
1982年著名作家柯岩在<癌症≠死亡>一书中创造了"癌症明星"这个闪亮又确切的名称,从有了这个名称之后,30年来在癌症病人这个群体中涌现出了成百上千个"癌症明星",他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鼓舞着患难病友,为社会创造着特殊的财富.接下来为您介绍的这位病友是北京癌症康复会2011年评选出来的铜星级康复之星,他叫刘宝成,是一名全喉切除的喉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癌症康复》2006,(5):7
人们常梦想,癌症若是像传染病一样可以打预防针多好呀.现在癌症领域虽有很多疫苗,但都是用来治疗癌症的,宫颈癌的疫苗加德西(Gardasil)是第一个用来预防的疫苗.人们的梦想开始实现.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存活期及生活质量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香  黄雪薇 《中国肿瘤》2009,9(3):198-201
目前癌症仍是难治性疾病,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对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癌症患者存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文献作一综述,旨在探讨如何用心理干预的方法来提高癌症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癌症病情是否需要告诉患者本人,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 我原来一直支持应告诉患者本人,因为我自己得癌症时,手术结束后一直等着病理结果报告.报告出来了,医生说:"癌症是早期,无转移,没事."可是我心里不踏实,况且摸摸手术前病灶不远处的淋巴结依然存在.问医生,医生解释说是手术的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