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成了带可聚合双键的若丹明,1,8-萘酰亚胺衍牲单体,并将它们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获得一系列双发色团共聚物。测定了其中各个单体的含量以及平均分子量。其吸收光谱显示,在基态下共聚物中两个发色团单体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或作用很小。然而,在荧光光谱中发现某些共的中其N-AE部分荧光部分猝灭,而其R部分荧光增强,说明这些共聚物中存在着有效的分子内单线态-单线态能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2.
依据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态的相关理论,设计并合成了6个带1,8-萘酰亚胺结构的新化合物。它们都将3个发色团以N-N键连接起来,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位阻,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提出了一种合成此类具有大空间位阻化合物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着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我们选择了Baker-Venkataraman反应合成了6-羟基黄酮和7一羟基黄酮,并以6-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为原料合成了15个以黄酮为母体的新杂环化合物一一噁嗪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5个8-取代吡咯甲川-BF2染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1H-NMR谱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并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5.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聚乙二醇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用水终止反应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酸酐反应即可得到甲基丙烯酰基封端的PLA-PEG-PLA大分子单体。上述两步反应可一锅进行,操作简便、收率高。采用GPC、FTIR、^1H-NMR、TG、XRD等分析手段表征了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和性质。所得大分子单体的水溶液在光引发剂存在下,能被UV引发光聚合形成水凝胶。该水凝胶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可用于药物控释栽体和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六个双恶嗪化合物,即:6,13-二氯双恶嗪;3,6,10,13-四氯双恶嗪;2,9-二甲氧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乙氧基-6,13-二氯双恶嗪;3,10-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2,9-二硝基-6,13-二氯双恶嗪。测试了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计算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它们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呈现出较好的镜像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8个在N位上不同取代的螺吡喃和螺 嗪,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它们的结构。研究了螺环化合物和开环体(部花菁)的光致变色性能,测定了部花菁在12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讨论取代基对部花菁的光谱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化学酶法制备D—苯甘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化学酶法制备D-苯甘氨酸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假单胞菌9806作为酶源,将DL-苯海因生物转化为N-氨基甲酰-D-苯甘氨酸,后者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D-苯甘氨酸,收率为47.5%。  相似文献   

9.
通过还原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制备2,5-二溴邻苯二胺,并分别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苊醌、菲醌和联苯甲酰缩合反应,制备了4种单喹喔啉衍生物(M1、M2、M3、M4)。在二乙酸钯(Pd(CH3COO)2)和配体三环己基膦的催化下,通过Suzuki反应将2,7-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酸烷)-9,9-二辛基芴(M5)分别与M1、M2、M3、M4交替共聚制得4种聚合物(P1、P2、P3、P4)。通过FT-IR和1H-NMR等测试方法表征所有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通过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4种聚合物在CHCl3溶液中本征态的光谱性能,以及相应聚合物的CHCl3溶液被低浓度三氟乙酸(TFA)质子化时的光学性能。结果显示,4种聚合物对低浓度TFA有良好的敏感性。聚合物P1与2.17×10-7 mol/L的TFA作用时,P1的CHCl3溶液明显变色。聚合物P2~P4的CHCl3溶液与4.32×10-3 mol/L的TFA作用时,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在UV-Vis光谱上500~800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带。同时,4种交替共聚物的CHCl3溶液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当溶液中加入低浓度的TFA时,即在4种聚合物的CHCl3溶液中分别加入7.0×10-10、1.73×10-6、7.5×10-7 mol/L和4.0×10-6 mol/L的TFA时,其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HeckSonogash FTIRa偶合法合成了含五蝶烯(Pentiptycene)基团的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乙炔撑衍生物(PPE),分别为:侧链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PPE 1和侧链单、双丙基七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取代的PPE 2、PPE 3。采用FT-IR、1H-NMR、UV-Vis、荧光发射光谱、TGA等仪器对PP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其与TNT之间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PPE 1、2、3均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对TNT显示出很高的猝灭敏感性,其荧光猝灭效率与TNT的浓度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特别是侧链引入POSS的PPE 2,提高了PPE的荧光量子产率及与TNT荧光猝灭效率,同时,PPE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皮肤角朊细胞DNA和脂质合成能力及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氧化型染发剂的 2种主要成分双氧水 (H2 O2 )和对苯二胺 (PPD)及两者的混合物对大鼠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染毒 ,然后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产物的掺入 ,在BeckmanLS 5 0 0 0TD液体闪烁仪上测定cpm值。结果 :经12h染毒后 ,受试样品对大鼠皮肤细胞的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 ,细胞毒性逐渐增强 ,染毒剂量与cpm值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对皮肤细胞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能力有抑制作用 ,可能会破坏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9个新的含有取代吲哚杂环的三碳菁染料,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并给出了染料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溶解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