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诊治的10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实施常规下肢康复训练)各51例。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everin放射线分级、Mckay评分优良率、简式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两组Severin放射线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ka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FMA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可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尹航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34-2135
目的将综合护理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对其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收治的60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拆石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髋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患儿行综合护理,可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尽快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仅出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6例,发生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行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石膏固定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行石膏固定治疗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玉恒  段燕  樊冬平  朱颖 《妇幼护理》2022,2(9):2048-2050
目的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观察该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 择我院 2021 年 01 月至 2022 年 03 月骨伤科的 88 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 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4 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 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 VAS 评分、心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 VAS 评分、HAD 总分、焦虑及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 术期,能够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辨证施护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接收的8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治疗,以住院床位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43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双号组为观察组共43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术前及术后12 h两组VAS与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开始两组VAS与FLACC评分较前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辨证施护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后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指导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将30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综合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切口出血、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进行指导,有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循证护理的纳入也使得护理行为更具科学、规范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按传统的方法由其家属协助进行髋关节训练,观察组78例采取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制定护理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术后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物理疗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持续被动运动相结合,注重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随访评定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78例患儿康复疗效优50例,良2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6%。对照组56例患儿康复疗效优28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应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康复带来的痛苦,缩短训练时间,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效果优于按传统的方法由其家属协助进行的髋关节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阑尾炎患儿共90例,根据红绿双色球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对比患儿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同时对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快,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游戏护理模式在小儿肠梗阻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院收治的行肠梗阻粘连松解术的患儿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游戏护理模式。比较围术期间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肠梗阻围术期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肠管营养支持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2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鼻胃管喂养,观察组采取鼻肠管营养支持,两组均持续观察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7 d体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Hb、ALB、PA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b、ALB、P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中营养支持方式、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操作安全、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肠管营养支持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提高患儿营养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阑尾炎患儿共90例,根据红绿双色球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对比患儿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同时对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快,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舒适度评分、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OP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感,提高患儿术后锻炼舒适度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锻炼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风险防范理念联合阶梯性康复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9月—2021年12月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与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并发症风险预防联合阶梯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于患者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调查其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并发症风险防范联合阶梯性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诊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高热惊厥预后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睾丸扭转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行急诊睾丸扭转手术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压力性损伤、术中低体温、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输液部位肿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小儿睾丸扭转手术中,有助于减少患儿术后应激,加速患儿恢复,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小儿颅咽管瘤术后内环境紊乱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颅咽管瘤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高热、尿崩、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颅咽管瘤术后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降低内环境紊乱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鼻窦炎手术患者接受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给予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再脱位的影响.方法:将49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28例及实验组2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按照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再脱位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率为1.12%,对照组为4.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手术治疗,并在围术期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再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护士主导的情景模拟游戏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1例需行疝气手术的患儿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前护士主导的情景模拟游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激指标、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和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儿情绪状态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皮质醇(Cor)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儿术前1 d和术后3 d时刻mYP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离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观察组家属在服务态度、护理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总体护理工作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术前护士主导的情景模拟游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应激状态和焦虑程度,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并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