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及时机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超早期手术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死亡率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科从2000年10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612例高血压脑出血,其中术后再出血65例,现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影响进行I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123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h内手术)、早期组(发病后6~24h手术)以及延期组(发病24h后手术),对比3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37.0%,显著高于早期组的14.3%及延期组的5.9%(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速度较快且出血量较大患者应行超早期手术,对于出血速度相对较慢、出血量相对较小者,在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可选择早期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n=45)和早期组(6~24h,n=45)。比较术后患者疗效、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早期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GO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3.3%、26.7%和68.9%,超早期组分别为8.9%、6.7%和88.9%。在术后再出血率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早期治疗组相比,超早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GOS评分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治疗后3周和6周的S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21,自引:3,他引:118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5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组234例,外科组266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①≤7h,②7~24h,③>24h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①发病-治疗时间≤24h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②发病-治疗时间≤7h和7~24h组: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③发病-治疗时间≤7h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超过7h后再出血率下降;④发病-治疗时间>24h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发病后7~24h内,是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3—2013-02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超早期手术42例,早期手术24例,延期手术10例。术后再出血:超早期组手术6例,早期手术4例,延期手术2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时机,为患者术后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其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多见而显重要。在所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中,高血压脑出血约占据10%~20%,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lop年至lop年收住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年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手术治疗比例增加,但手术治疗时机对患者康复情况有密切联系,现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收住100例病人中,其中内科保守治疗功例,手术治疗m例。在手术病人中,男%例(ffi%),女24例(40%);刀岁以上6例(10%),硼岁一月岁40例(67%),40岁以下14例(刀%),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28例(46.7%),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12例(对叽),血肿穿刺抽吸20例(刀.3%);6小时以内32例(53.3),6至48小时2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03—2015-08于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8例,按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出血组22例和非出血组116例。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在术前GCS评分、术前收缩压、血肿量、术中止血困难和术后24h收缩压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术前GCS评分(OR=2.012,95%CI:1.010~3.676)、术前收缩压(OR=1.698,95%CI:1.210~2.382)、血肿量(OR=3.522,95%CI:1.229~10.167)、术中止血困难(OR=3.901,95%CI:1.998~7.716)和术后24h收缩压(OR=2.301,95%CI:1.093~4.831)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多方面考虑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高危因素,根据术前临床指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有效控制术前、术后血压,对于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资料与方法将1998-2005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手术200例患者按发病-手术时间分为三组≤7h组(n=84);7-24h组(n= 67);>24h组(n=49)。所有患者均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在直视下清除基底节脑内血肿。然后在血肿腔内置留内径为2mm的外引流管。术后予以常规血肿腔外引流、降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05-08-2012-0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2组,出血后24 h内实施手术为早期手术组,出血后24 h外实施手术为延迟手术组,每组25例.所纳入的5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穿刺引流组(22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组(28例).比较术后各组间格拉斯哥(GCS)评分及1 a后随访时ADL评分分级.结果 早期手术组术后第3天GCS评分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1 a后随访ADL评分分级Ⅰ~Ⅲ级显著多于延迟手术组(P<0.05);术后第3天,穿刺引流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P<0.05),但2组1 a后随访ADL评分分级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穿刺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最佳时间窗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10—2019-10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8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 h的患者纳入A组,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的患者纳入B组,将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的患者纳入C组.对比各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术后...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1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2)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3)超早期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早期组再出血率下降;(4)晚期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 h),是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1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一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h),早期组(7~24h)和晚期组(〉24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2)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3)超早期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早期组再出血率下降;(4)晚期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h),是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 1998年以来对 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采取了手术治疗。从手术时机角度分成超早期及早期 (<7h)、中期(8h~ 5d)、晚期 (>6d)。三组病例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和出血量 (均大于 3 0ml)无大差别。但结果有差异。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脑出血意识状态分级 见表 1。表 1 脑出血后意识状态分级分级意识状态主要体征Ⅰ级清醒或嗜睡伴不同程度偏瘫及 /或失语Ⅱ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及 /或失语Ⅲ级浅昏迷  偏瘫、瞳孔等大Ⅳ级昏迷   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Ⅴ级深昏迷  去大脑强直或四肢软瘫、单或双侧瞳孔散大1 2 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层控制血压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即分A、B、C 3组,分别控制血压在150~160/80~90mmHg、161~180/91~100mmHg、181~200/101~110mmHg,3组均采用相同的脑出血常规治疗,于第7、14、28d对每组病情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 A组第7d无变化,第14d有进步,但不如B、C组进步显著,治疗第28d,B、C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在161~200/91~110mmHg能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ICH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手术病例,分析总结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再出血18例,发生率14.5%。再出血的病例中24h以上手术者2例,5-24h内手术者3例,5h以内进行超早期手术者13例,发生于以超早期手术者较为显著,提示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与手术时机的不同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明显增高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降低手术治疗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160例HICH手术病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6h;n=65)组、早期(6.12h;n=50)组和迟早期(12~24h;n=45)组,分别对其术后并发症、术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近期疗效(术后1月GOS评分)和远期疗效(术后3月Barth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超早期组术后血肿复发或再出血发生率(29.23%,19/65)明显高于早期组(8.0%,4/50;P〈0.05)和迟早期组(11.1%,5/45;P〈0.05),而早期组与迟早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组轻度神经功能缺失者较术前明显增多,而重度神经功能缺失者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月按GOS评分,超早期组(61.5%,40/65)和早期组(62.0%,31/50)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迟早期组(40.0%,18/45;P〈0.05),而超早期组死亡率(15.4%,8,65)明显高于早期组(2.0%,1/50;P〈0.05)。3组患者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具有手术适应症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6—12h)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H IC 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血肿引流术。观察2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后NIHSS评分分别为(19.3±4.9)分和(16.3±6.5)分,对照组为(25.4±7.3)分、(22.4±4.1)分,2组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2.7±7.2)分和(69.3±9.3)分,观察组为(85.4±6.9)分、(89.7±5.8)分,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可减少 HICH脑内血肿吸收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适用于高血压颅内少量出血患者的治疗,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术后近期内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预防术后再出血以往常采用手术时血肿壁仔细止血,术后控制高血压,减轻患者躁动等措施.手术后残腔壁不易彻底止住的细小出血点,往往造成残腔渗血形成血肿;较大血肿清除后有时会造成远隔部位的出血.作者自2000年始在经过反复实践与改进后自行研制了既有利于引流、又可注药冲洗、还可充气止血的三通式装置(专利申请号200420096621.6),通过气囊压迫进行残腔止血,有效地预防了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经39例临床应用观察,仅2例出现再出血,均为血肿残腔出血,一例为25 ml、另一例42 ml,放气后根据再出血量自注药管注入尿激酶1~2万U,夹闭引流管溶血2 h,然后松开夹闭装置引流,残腔血肿较少时可再次充气止血,获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仅为5.13%.气囊的应用未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于残留的或少量渗血,可通过引流管进行引流,也可放气后注入尿激酶溶血引流,从而达到了压迫止血、注药溶血及局部引流的多重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08例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与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高血糖、再出血、脑梗塞等多种因素有关。1995~2002年我院对5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死亡108例,病死率20.45%。现将我们在诊治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