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根据《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地域特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从"内外通达"角度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通过介绍2则该法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理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发病特征及主要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目前报道的临床病例资料,提出从三焦论治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属中医"瘟疫"的范畴,病位主要在肺,可涉及脾、胃、肝、肾、三焦等脏腑.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常,寒湿痰毒瘀滋生,枢机不利,气机升降不相顺接,邪无所出而发病.因此,疏调三焦,畅达气机,...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历史悠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使用"圣散子方"治疗寒湿瘟疫取得辉煌战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亲临武汉一线,通过对当地气候、地理的观察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诊疗,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中医"寒湿疫"的范畴,并为此创立了"寒湿疫方(武汉抗疫1号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救治了大量的患者,尤其在仝小林院士所推行的防治新冠肺炎"武昌模式"中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两张名方的学习,并从疫情背景、创制过程、治则治法、药物方解、使用方法等方面对两张名方进行对比解读,加深对"寒湿疫方"的理解与运用,以期作为当代中医防治"寒湿疫"的核心成果,"寒湿疫方"能受到广泛重视与借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寒湿疫"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提出了清肺排毒汤可用于治疗确诊病例的各个类型,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已经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初步证实,文章从《伤寒杂病论》经方及现代药理学的角度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进行了方药理论研究。清肺排毒汤是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和橘枳姜汤等多个经方的巧妙融合;麻杏石甘汤和五苓散相合,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从多途径祛除新冠肺炎之"寒湿疫毒",尚可清泄"寒湿疫毒"入里之郁热;"寒湿疫毒"闭肺,痰饮阻肺,气机不畅,又合用射干麻黄汤及橘枳姜汤理气宽胸、化痰祛饮;小柴胡汤协调气机升降,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既防"寒湿疫毒"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人体消化功能;此外,加用藿香芳香化湿和中,山药生津益肺、补脾养胃;全方针对新冠肺炎"寒湿疫毒"的病因病机特点,从多途径祛除"寒湿疫毒",宣畅三焦,既清除肺部疫毒,又给邪气以出路,同时兼顾正气,标本同治,故临床疗效甚佳。此外,药理学研究表明,各个经方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清肺排毒汤复方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对机体起到整体调控作用,它通过调控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起到抗病毒、平衡免疫、消除炎症的作用,这些是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可能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践证明,通过中医药及早介入新冠肺炎治疗,能够降低轻型、普通型患者向危重型转化、同时降低病死率.基于"扶阳"理论探讨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诊疗和预防,导师肖泓教授认为新冠肺炎是时邪疫毒夹杂寒湿邪气所致,寒湿属阴邪,阴胜则制阳、伤阳,防治当重视扶阳,阳气盛则邪不可干.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对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疗效甚佳。本文从“方阵”角度将“清肺排毒汤”所包含的以经方为主的各个处方,拆析为麻黄类、苓桂类、半夏类、柴胡类、枳实类等类方,结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寒湿疫”的疾病范畴以及寒湿伤阳的核心病机,阐释“清肺排毒汤”中各类方按照“君方、臣方、佐方、使方”形成“方阵”的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其病机演变大致遵循伤寒六经传变规律,病位首在肺卫,继犯肺气、少阳三焦,并随着正气、脾胃虚损而内陷太阴、少阴。《伤寒杂病论》主要针对寒湿立法,在新冠肺炎的诊治中可以合理使用经方。邪在肺卫,当重视宣散,根据兼证不同选择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等;邪入气分,应调畅气机,分别选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栀子豉汤、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疫毒内陷,要重视脾胃,随证选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桂枝人参汤合人参败毒散、理中丸合藿香正气散等;疾病向愈,宜肺脾同调,以炙甘草汤、桂枝汤加黄芪合六君子汤加减。附验案4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毕明达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7-13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寒湿疫毒戾气为主,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气闭肺困脾,气机不畅,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结合传统中医思想,提出"内外统一"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61-6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结合中医传统理论,专家认为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范畴,其病机为疫疠之邪犯肺,正邪相争,临床证候以寒湿为主,兼夹热毒,久则虚实夹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被推荐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或临床治疗初期。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具有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该文主要从中医"疫病"理论、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刍议疏风解毒胶囊防治新冠肺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檀教授为吉林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国家第四批中医医疗队首席中医防疫专家,于2020年2月17日率领团队入驻雷神山医院。王檀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根据己亥(公元2019年)年下半年运气特点,结合武汉这一区域时空环境气化失序的具体表现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症状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归于中医学"疫毒"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腠理、脾胃,后期累及于肾;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疫毒侵袭;发病基础在于易感人群体内环境处于气化顿滞,即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这也是正气不足的集中表现;病机关键是疫毒与寒湿搏结于肺,机体气化顿滞,肺体用受损,肺络痹阻。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瘀、痹,病程缠绵,寒湿因疫毒迅速湿化、热化,甚至化火成毒,因此需要始终围绕寒湿疫毒进行论治。以救治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即气化顿滞--肺脾气虚,寒湿内盛的状态,促进疾病快速好转。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同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原有慢性心肺疾病的病人,主要传染源是病人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部分可发展至重症肺炎,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危及生命,但二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部位、毒力表现各异.中医对于二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梳理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方案并总结规律,为临床诊疗决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28日前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发布最新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对本病病因、病机、病位、分期、证型、方药运用多方面进行了汇总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目前公布的国医大师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处方,解读其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医大师公布的关于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处方,检索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2日。结果共9位国医大师公布了22个处方。周仲瑛、孙光荣、唐祖宣、李佃贵、金世元、王琦、熊继柏、刘祖贻共8位国医大师开具了9个预防用方,涉及中药32味,处方以益气、化湿、清热解毒为主,辅以养阴清热、疏风解表、宣肺化痰。唐祖宣、杨春波、李佃贵、孙光荣4位国医大师开具了10个治疗类处方,涉及中药61味,处方以化湿、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唐老按湿邪与寒、热、毒邪分型证治,杨老依湿邪在体内的传变为辨证依据,李老专攻"湿热浊毒",孙老强调"疏风清热"。李佃贵、周仲瑛、王琦3位国医大师开具了3个香囊处方,涉及中药14味,均选用了藿香芳香化湿。结论多位国医大师积极参与防治COVID-19,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一致,不论是治疗处方或是预防处方皆以益气、化湿、清热、解毒为主,结合用药频次统计,使用药物最多的是黄芪、藿香、金银花,具体证治方面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很多文献分析报道了中医药防治COVID-19的方证规律,研究总结了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方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单味中药和预防方.此基础上,阐述其安全合理用药警戒,为临床工作者及居家个人安全防治COVID-19提供参考,降低用药风险,保障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全国各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规律.方法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病因病机、中医诊断、证型、方药及中药配伍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到27个地区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因前3位为湿、毒、热;"疫病"是主要的诊断,高频次证型有内闭外脱、肺脾气虚、气阴两虚、疫毒闭肺、寒湿郁肺等;常用方剂为麻杏石甘汤、藿朴夏...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峻复杂,探讨中医药防治COVID-19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个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收录的中医药防治COVID-19诊疗方案以及3位国医大师、4位知名中医药专家所拟的方药,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处方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中药库",共收集有效中药处方93首,组成药物共计157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药性寒、温居多,其中性寒69味,占43.95%;性温57味,占36.31%;性热较少,仅占1.27%;②味苦、辛、甘药物较多,不同时期药味有异,初期以辛味居多,中期、重症期以苦味为主,恢复期多用甘味药;③归经以入肺、胃、心者多,入肺经最多,占24.55%;初、中期多入肺胃,重症期则入心肾;④口服药物多无毒,仅6味药物具有毒性,分别是苦杏仁、绵马贯众、重楼、细辛、半夏、炮附片;⑤以具有解表、化湿、清热、补虚、化痰止咳平喘5类功效的药物居多,初期解表与清热并重,各占18.81%;中期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使用多,占29.61%;重症期清热使用最多,占33.33%;恢复期补虚使用最多,占36.47%。中药防治COVID-19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分布与中医对其病因、病位、病机的认识紧密相关,临证辨治尤需注重分期用药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