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根据是否在术前30min时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分为两组。观察记录隐性失血量、输血率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失血量分别为619(325~786)m L和913(681~1259)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21)。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27(301~653)m L和738(502~94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19)。术后凝血机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输血人数及输血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0)。结论氨甲环酸可减少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手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15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20 mg/kg氨甲环酸,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术前,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情况,通过Gross方程与Nadler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统计两组患者输血率、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围术期总失血量(872.21±312.53)mL,对照组(1 162.41±368.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输血率3.45%,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治疗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5.1%,对照组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前静脉滴注20 mg/kg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围术期失血,并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4.
5.
股骨粗隆间骨折占髋部骨折的31%~51%.治疗不当常引起畸形愈合,导致残疾.非手术治疗因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术治疗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我科2009年8月-2011年3月对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PFNA内固定术,辅以系统临床护理,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如术前评估及准备、心理护理、控制原发病、生活护理、牵引护理;术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训练.结果 经积极的治疗以及术前、术后护理,无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只有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计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各时间段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隐性失血量与术后时间的关系,提高临床医师对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骨创伤外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采用Gross方程计算PFNA内固定术后各阶段(1d,2~3d以及4~5d)的隐性失血量,并与患者围手术期显性失血进行比较。结果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89.7%,术后隐性失血量第4~5天与第2~3天、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主要的失血途径是隐性失血,并且主要发生在术后3 d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闭合PFNA内固定治疗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不同时间段的隐性失血量及术中显性失血量进行比较。结果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平均总隐性失血量是平均显性失血量的10倍以上。术后第4~5天与术后第1天、第2~3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远大于术中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主要发生在手术后的前3天,故术后前3天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骨折病人也相应增多,其中以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病人具有损伤重、病程长、卧床时间久、易发生并发症等特点.除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做好手术前中后常规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外,加强术后卧位、功能锻炼、用拐、负重、营养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及护理非常重要.成功的手术、围手术期良好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是获得良好术后效果的关键.本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吉林医学》2018,(3)
目的: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采取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通过Gross方程间接计算出隐性失血量,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COPD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PFNA术后总失血量(732.0±220.0)ml,显性失血量(94.5±51.3)ml,隐性失血量(637.5±214.2)m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7.0%。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有相关性。结论:应该重视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影响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因素,严密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手术内固定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做好术前访视、加强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肺部和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及功能康复训练等进行指导。结果:手术时间45~60分钟,术中出血量100~200ml,平均住院天数13天。经过术后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达100%。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特点,但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焕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142-3143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本院53例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生理、心理、并发症预防,康复功能锻炼,健康指导上的护理要点。结果 5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 PFNA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创新》2020,(2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术后服用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情况、患肢肿胀程度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性失血量、隐形失血量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访3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联合氨甲环酸能明显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失血状况,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的配合要点,认为术前物品准备齐全,合理安置体位,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配合质量及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64)
目的探究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2017年2月内接诊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观察两组显性、隐性失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d、3d、5d的显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d、2-3d、4-5d的隐性失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最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有优势,P<0.05.但隐性失血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更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显性失血少,但隐性失血多,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8)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优良率、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可快速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医学综述》2019,(24)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髓内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的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0—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53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存在大量失血分为两组,大量失血组67例,非大量失血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术前快速血栓弹力图指标[激活凝血时间(TEG-ACT)、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术后血红蛋白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结果大量失血组患者的FIB水平较非大量失血组显著降低[(3. 1±0. 9) g/L比(3. 4±1. 1) g/L](P <0. 05);两组患者的DD水平均升高,且大量失血组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大量失血组[67. 2%(45/67)比43. 0%(37/86)](P <0. 05)。大量失血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大量失血组[(10. 1±1. 3) g/L比(11. 6±1. 3) g/L](P <0. 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失血量增加以急诊入院时FIB水平降低、DD水平显著升高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指导依据.方法对54例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记录出血量135 mL,平均失血量(平均围手术期失血量)为698.31 mL.结论手术记录出血量并不反应围手术期失血量(包括创伤后手术前、术中、术后的失血),以此作为围手术期患者的补液治疗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