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法治疗。分别记录2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身高,体质量以及0~6个月、6~12个月的身高增长量和骨龄变化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3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身高和体质量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GF-1和IGFBP-3、AL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法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可以有效促进身高和体质量增加,同时改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金苹  丁玫芳  倪毅 《新中医》2022,54(22):152-155
目的:观察中医生长贴联合训练操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 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和维生素D、甘草锌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长贴、训练操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身高增长值及生长速度、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身高增长值、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 个月后,2 组身高增长值、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相同时间点的身高增长值、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IGF-1、IGFBP-3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GF-1、IGFBP-3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GF-1、IGFBP-3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饮食指导和维生素D、甘草锌颗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贴联合训练操干预特发性矮小症,可促进患儿身高增长,加快生长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助长汤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健脾助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血清IGF-1、Ghreli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身高、年生长速度及骨龄分别为(129.66±7.89)cm、(9.76±2.65)cm/年、(7.85±0.72)岁,均高于对照组的(125.11±7.63)cm、(8.33±2.51)cm/年、(7.33±0.67)岁(t=2.687、2.539,3.426,P<0.05);治疗1年,观察组血清IGF-1(316.43±52.45)μg/L,高于对照组的(275.30±47.58)ng/mL(t=3.764,P<0.05),Ghrelin(3.67±0.51)ng/mL,低于对照组的(4.55±0.63)ng/mL(t=7.0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制健脾补肾法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矮小症儿童生长发育及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原因相近的矮小症儿童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常规治疗,观察组用健脾补肾法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随访;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身高及体质量变化,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GH、IGF、IGFBP-3、25(OH)D含量,统计治疗前后各指标检测结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血清GH、IGF、IGFBP-3、25(OH)D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0.05);且观察组患者身高、体质量及IGF、IGFBP-3增加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矮小症较单纯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提高血清GH、IGF、IGFBP-3和25(OH)D水平,以更好地促进矮小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孙凤平  崔伟锋  李宁宁  韩雪 《新中医》2020,52(23):69-72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 (IS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6 例 ISS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中助长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舒展性运动治疗,2 组均治疗 12 个 月。比较 2 组身高、身高增长速度 (GV)、身高落后标准差 (HtSDS)、体质量指数 (BMI)、年龄/骨龄 (CA/BA) 及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H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12 个月,观察组 HtSDS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 GV 大于对照组,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身高、BMI、CA/BA 及血清 GH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能有效促进 ISS 患儿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升高有关,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矮小症患儿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疗的 62 例 SGA 矮小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低剂量(0.15 IU·kg-1 ·d-1)rhGH 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剂量(0.2 IU·kg-1 ·d-1)rhGH 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恢复情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 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评估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 1 年后,观察组患儿生长速率(GR)、预测成年身高(PAH)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和治疗 1 年后,两组患儿的 IGF–1、IGF–Bp3 水平均较 治疗前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 IGF–1、IGF–Bp3 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13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6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 高剂量 rhGH 治疗 SGA 矮小症患儿能够显著提高其生长速率及身体素质,并尽可能促进其血清 IGF–1、IGF–Bp3 指标达到 各年龄段相关标准,保障患儿正常发育,且不会增加不良发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对患儿IGF-1水平及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观察组(43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与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I GF-1水平、体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较对照组高,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  相似文献   

8.
蔡成思  王爱敏 《新中医》2020,52(20):71-73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35 例;2 组患儿均给予运动训练和睡眠指导,对照组给予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中医组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包括中药内服和穴位贴敷;3 个月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观察比较2 组患儿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骨龄变化,评价其总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为85.71%,对照组为62.8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骨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长(P<0.05);且中医组患儿身高、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贴敷部位皮肤红肿2 例;2 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辨证治疗特发性矮小症,能够明显促进患儿身高和体质量增长,且治疗用药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4,(10)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3,IGFBP-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及高脂高糖饲养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组和胰岛素组。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呈显著正相关,而山楂叶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其表达。结论 IGF-1及IGFBP-3在肾组织的高表达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IGF-1与IGFBP-3可能有协同作用;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抑制肾组织局部IGF-1及IGFBP-3的过度表达,从而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对患儿血清生长激素及身高的影响。方法:选取上饶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20例IS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患儿60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法治疗,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时、12个月时身高、骨龄变化量情况,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主症、次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益肾法治疗ISS能够增长体内生长激素水平,促进骨骼发育,恢复患儿身高正常增长,安全性较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和淀粉样蛋白A(SAA)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18例和重度组37例,根据CT显示病灶最大直径大小分为小面积组29例、中面积组22例和大面积组36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IGF-1、IGFBP-3和SAA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组上述各指标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的关系,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清D-二聚体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神经损伤程度和脑梗死面积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SA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并随着神经损伤程度和脑梗死面积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IGF-1和IGFBP-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D-二聚体、IGF-1、IGFBP-3和SAA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用中药、穴位按摩、耳穴按摩三种中医方法治疗的疗效,并寻找治疗有效的机制。方法:ISS儿童80例随机分为中药、穴位、耳穴和对照组各20例,中药组根据中医辨证分脾胃虚弱、肾气不足及脾肾两虚三型给中药口服;穴位组每晚按摩足三里、涌泉、关元及肾俞各3~5min;耳穴组主穴肾、内分泌、皮质下,配穴肾上腺、甲状腺、心、脾等,以胶布贴王不留行籽,每穴按压2min/次,3次/d;对照组指导儿童合理饮食、运动及睡眠。治疗6个月前后检查身高、体重、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激发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IGF-1)及骨龄(Bone age,BA)。比较年生长速率(height velocity,HV)、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SDS)、HSDS差值、HV差值、BA差值、GH激发试验峰值及IGF-1。结果:1、中药、穴位及耳穴组治疗后HV[(6.10±0.81;5.12±0.69;6.64±0.68)cm/年]、HSDS[-1.97±0.48;-2.30±0.71;-1.82±0.28]、GH峰值[(19.21±5.31;16.6±6.19;22.02±8.76)μg/L]、IGF-1[(201.1±73.4;194.2±33.1;200.4±86.2)μg/L]均较治疗前HV[(4.04±0.75;3.84±0.43;3.81±0.25)cm/年]、HSDS[-2.48±0.46;-2.77±0.72;-2.45±0.20]、GH峰值[(13.68±5.38;13.01±3.91;14.21±5.97)μg/L]、IGF-1[(144.7±69.4;157.2±44.8;129.8±78.5)μg/L]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此变化。2、中药、穴位、耳穴及对照组治疗前后HV、HSDS差值组间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HV两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耳穴组中药组穴位组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及耳穴按摩治疗ISS效果确切,值得推广,耳穴组疗效最佳;中医药治疗ISS有效机制可能与GH峰值及IGF-1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骨代谢、病情相关因子探讨异功散加味辅助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新郑天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IS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hG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功散加味方治疗。经治1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垂体MRI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生长激素相关因子[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病情进展相关因子[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生长发育情况、垂体MRI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PⅠNP、BAP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IGF-1、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mentin-1、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功散加味辅助rhGH治疗ISS患儿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骨代谢,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其获效机理可能与调节Omentin-1、FGF-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韩建军  陈书本 《光明中医》2022,37(2):276-278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IGF-1、VEGF、BMP-2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青岛市城阳古镇正骨医院骨科接受医治者,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2组均进行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ISS患儿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和C组29例。A组为rh GH固定剂量组:患儿始终给予0.15 IU/(kg·d),1次/d,睡前0.5 h皮下注射。B组为IGF-1低水平组,C组为IGF-1高水平组:B、C组患儿均在起始剂量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1次血清IGF-1水平,调整rh GH的用量,B组维持平均值≤IGF-1<1SD,C组维持1SD≤IGF-1≤2SD。3组治疗时间均为2年。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年和治疗2年时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生长速率(GV)和骨龄(BA)的变化,并比较治疗第1年和第2年各指标进展幅度的差异。结果治疗1年时3组患儿身高、Ht SDS、GV和B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2年时BA较治疗前1年时显著上升(P均<0.05),身高和Ht SDS虽较治疗1年时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V水平治疗2年时均较治疗1年时显著下降(P均<0.05)。A、B组治疗1年和2年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1年和2年后Ht SDS和GV水平均显著高于A、B组(P均<0.05),身高和BA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儿治疗2年后身高、Ht SDS和GV的进展幅度均显著小于治疗1年后(P均<0.05),其中△GV治疗2年后与治疗1年后相比呈负增长,3组BA的进展幅度和骨成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治疗1年和2年后各指标进展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1年和2年后身高、Ht SDS和GV水平的进展幅度均显著大于A、B组(P均<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ISS患儿血清IGF-1水平的高低为参考调整用药剂量,可以获得更好的身高改善,对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更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控制,且不会导致骨龄的加速生长,也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和血清生长因子测定,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GH完全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GH部分缺乏组儿童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缺乏影响儿童身高;血清生长因子缺乏与GH缺乏程度有关。生长因子有助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液及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表达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SD大鼠18只,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肝脏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枸杞多糖组各6只,另选取同品种的正常SD大鼠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和Ghrelin的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8例作为窒息组,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3例作为正常组。检测窒息组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IGF-1、IGFBP-3、Ghrelin和胰岛素水平,分析血清IGF-1、IGFBP-3、Ghrelin和胰岛素水平与窒息程度关系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窒息组治疗前IGF-1、IGFBP-3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着窒息严重程度的增高,血清IGF-1、IGFBP-3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对窒息患儿血清IGF-1、IGFBP-3、Ghrelin和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Ghrelin水平与IGF-1(r=-0.568,P0.05)、IGFBP-3(r=-0.467,P0.05)和胰岛素(r=-0.675,P0.05)水平呈负相关,胰岛素水平与IGF-1(r=0.564,P0.05)和IGFBP-3(r=0.649,P0.0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GF-1、IGFBP-3和Ghrelin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缺氧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十一酸睾酮胶囊口服,起始量160 mg/d, 4周后80 mg/d并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疏肝方口服,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症问卷(ADAM)评分及血清IGF-1、INSL3、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总睾酮(TT)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勃起功能均明显改善(P均<0.05),ADAM问卷中精神心理评分、性功能评分及血清FSH、LH、E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IGF-1、INSL3、P、TT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消鼓汤口服合利水贴外贴脐部。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减少量、腹围减少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总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呋噻米、螺内酯应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应用白蛋白的病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蛋白应用量比较,因方差不齐,应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球蛋白(A/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Alb、TBil、PTA、A/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H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GF-1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可能通过刺激IGF-1升高,进而刺激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克服肝硬化的生长激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