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及对催乳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催乳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PCIA组(n=12)、PCEA组(n=2)和对照组(n=12)。镇痛药应用芬太尼,PCIA组持续剂量15-20μg/h,PCEA组持续剂量8-9μg/h,PCEA组镇痛液中含1.25g/L的布比卡因,镇痛时间均为48h,对照组不用止痛液。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浆催乳素(PRL)含量。结果:两组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无差异(P>0.05);PCEA组术后24h,48h血浆PRL含量显著高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初乳时间PCEA组早于PCIA组,PCIA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安全确切,PCEA组初乳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高乌甲素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它对孕妇血浆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29例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分成镇痛组(n=14)和对照组(n=15)。镇痛组在剖宫产术后,采用PCIA给予氢溴酸高乌甲素,持续剂量0.4mg/h,PCA剂量为0.1mg。镇痛时间40h。以放射免疫法测血浆PRL浓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对照组术后疼痛时肌注哌替啶。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24h血浆PRL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1),镇痛组的术后24h血浆PR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术后心率、血压平稳,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呕吐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高乌甲素PCI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PRL分泌增加,初乳提前,可促进哺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止痛对产妇血清催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选择 92例产妇随机分为止痛组和对照组。止痛组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应用吗啡 芬太尼 咪唑安定 利多卡因 生理盐水 ,用广州光达公司生产的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 48小时。对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前、产后 2 4小时及 72小时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RL ,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哺乳情况。结果 :术后用硬膜外止痛效果良好 ,对血清PRL及泌乳始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止痛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对血清PRL及泌乳始动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术后出血、泌乳及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PCEA;对照组20例,采用肌注杜冷丁 异丙嗪镇痛。比较两组术后72h出血量、术后24h及72h血清泌乳素(PRL)值,以及术后尿管拔出后自主排尿时间之间的差异。结论:两组术后72h出血量、术后24h及72h的PRL值,以及术后自主排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与采用肌注杜冷丁 异丙嗪镇相比较,对术后出血量、泌乳及排尿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单次硬膜外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160例符合标准的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镇痛方式(PCEA)进行镇痛,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对象在术后1~24 h4个时间点的VAS评分状况,分析两组镇痛效果,同时评价两组相关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采用单次硬膜外镇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安全有效,镇痛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菅淑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11):1224-1225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泵给药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我们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按给药方法及种类不同,观察其对产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娩疼痛刺激常使产妇痛苦不安 ,休息不好 ,进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最终可对分娩过程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可造成产妇身心创伤。本研究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加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持续镇痛 ,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泌乳和肠蠕动的影响 ,并与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ASA ~ 级择期或急症孕足月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 2 0 0例 ,年龄 2 3~ 35岁 ,随机分为硬膜外持续镇痛组 (A组 )和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组 (B组 ) ,每组 10 0例。术前 30 m 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并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是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与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有关[2],因此术后镇痛可能改善乳汁分泌。本研究旨在通过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常规度冷丁镇痛的对比观察,探讨PCEA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使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镇痛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将15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产妇分成PCEA组(80例)和PCIA组(77例),比较两组接镇痛泵后6h及12h的镇痛效果和48h内镇痛泵管道脱落情况,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各组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脱落率PCEA组明显高于PCIA组(P〈0.01)。结论 PCIA镇痛泵脱落率低,护理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0例使用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200例使用传统方法 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盐酸哌替啶镇痛.结论 剖宫产术后使用PCEA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和术后的恢复,并且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泌乳素(prolaetin,PRL)浓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选择拟在解放军401医院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地佐辛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5 mg/kg配生理盐水至100 mL;硬膜外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0 μg+罗哌卡因125 mg配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术后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各组术后各时点镇痛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泌乳素浓度.结果 地佐辛组术后各时点镇痛评分与硬膜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地佐辛组与硬膜外组术后24、48 h血清泌乳素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地佐辛组与硬膜外组泌乳始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产妇血清泌乳素浓度,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采用罗哌卡因,n=30)及静脉镇痛组(采用曲马多,n=30),观察并记录术后1 h、6 h、12 h、24 h VAS镇痛评分、BCS舒适评分、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呼吸、循环参数变化。结果:VAS评分和BCS评分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外镇痛组不良反应以下肢麻木为主,发生率为6.6%,静脉镇痛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多汗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3.3%、10%、20%;两种镇痛方法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均稳定。结论: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两种方法效果确切、完善,硬膜外镇痛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总体满意度高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对8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A组)和度非合剂镇痛(B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哺乳情况、胃肠道及泌尿道反应.结果:A组在镇痛效果上明显优于B组,下床时间及哺乳时间均早于B组,并有较轻的胃肠道反应(P<0.001~P<0.05);而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排尿及肠蠕动恢复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镇痛经济简便,镇痛效果好,可促进母乳喂养,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无明显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宫收缩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110例术前无凝血机制障碍健康足月初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55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55例术毕以肌注哌替啶止痛.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泌乳素(PRL);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观察术后子宫高度、阴道出血量;记录初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术后PR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镇痛组24h和48h的PR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初乳时间镇痛组早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子宫高度和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镇痛组的24小时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和初乳早期分泌,且不影响子宫收缩与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泵速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术病人,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并实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根据泵速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0.4mg,100mil泵速2.1mil/h:B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0.4mg,168mil,泵速3.5mil/h:C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0.4mg,240mil,泵速5ml/h。观察病人术后6h、18h、24h、48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绝对平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术后24hB、C两组的阻滞节段数均大于A组(P〈0.05);三组病人术后镇痛的副作用,C组的下肢麻木发生率较A、B两组高(P〈0.05)。结论:泵速直接影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3.5mil/h的泵速既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又不影响病人的下肢活动,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及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90例,年龄22~32岁。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组(PCEA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和对照组(C组)。3组患者均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结束后PCIA组静脉连接自控镇痛电子泵,药物使用舒芬太尼;PCEA组应用相同电子泵连接硬膜外导管,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对照组仅在需要时给予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术后不同时间点对3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测定术前,术后12、24、48h血浆PRL水平。记录初乳时间、肠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术后12、24、48h的血浆PR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IA组和PCEA组术后12、24、48h的血浆PRL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PCIA组和PCEA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PCIA组和PCE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肠排气时间显著早于PCIA组和C组(P〈0.05),PCIA组和PCEA组初乳时间显著早于C组(P〈0.01)。结论PCIA及PCEA均可安全用于产科术后镇痛,增加PRL的分泌,有利于早期泌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5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孕妇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25例。术后分别采用0.15%罗哌卡因及0.125%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 μg/ml)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各组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低于B组(P<0.01),肌力恢复R组优于B组(P<0.01),R组副作用少。结论: 0.15%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