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及按摩前后尿液并进行常规镜检及细菌学培养。确诊50例正常对照者和128例CP患者,Ⅱ型前列腺炎31例,Ⅲ型前列腺炎97例,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45例,ⅢB型前列腺炎52例。禁欲4 d以上,手淫法采集精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精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和IL-6的含量。结果Ⅱ组、ⅢA组患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ⅢB组和对照组,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与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2,P<0.01),IL-1β、TNF-α水平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β与IL-10呈正相关(r=0.382,P<0.05),IL-10水平和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TNF-α、IL-1β作为炎症促发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0与CP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检测患者IL-10的浓度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疗效的指标,针对IL-10的细胞因子阻断治疗也许能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对门诊疑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检出单纯NG感染33例(9.09%),CT感染32例(5.15%),UU感染250例(23%),CT与UU合并感染13例,NG合并UU感染5例,NG合并CT感染4例,并应用PCR监测治疗效果。结论PCR检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具有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01~2014-11该院收治96例BPH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根据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为BPH合并CP组(52例)和单纯BPH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等,并分析前列腺体积与CP发生之间以及IPSS与CP程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PH合并CP组前列腺体积、QOL、剩余尿量明显高于单纯BPH组(P0.05),而IPSS、Qmax则明显较低(P0.05);前列腺增生体积与BPH合并CP的发生率以及IPSS与CP程度分级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与单纯BPH患者相比,BPH合并CP患者具有前列腺体积更大、下尿路症状更明显等特点,CP在BPH的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近年随着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升高,性病后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亦不断增加。特对2002年9月~2004年11月诊治68例STD后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发病因素与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病例的前列腺液标本,采用ATB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前列腺液标本的致病菌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 438份送检前列腺液标本共324份(73.97%)检出病原菌。324份病原菌感染前列腺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89次,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59.92%)明显高于革兰阳性杆菌(40.08%,P<0.05)。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150次,总病原菌数占比30.67%),革兰阳性杆菌中以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共82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6.7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高,均在85%以上。屎肠杆菌、粪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高,均在85%以上。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为前列腺液标本检出致病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屎肠杆菌为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主要致病菌,各种病原菌均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同时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均为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致病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予军 《山东医药》2006,46(21):78-79
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以及CP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我们对2002年2月-2005年6月收治的220例CP患者进行性功能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当前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情况,以及其治疗后前列腺炎/慢性下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方法调查治疗后有慢性下腹部疼痛症状的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用药等情况,并对其尿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70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用阿齐霉素治疗21人,四环素类药物治疗13人,头孢曲松治疗12人,三代头孢菌素治疗10人,大观霉素治疗7人,喹诺酮类药治疗7人。70例患者的尿道棉拭子细菌培养显示,有细菌生长6例;前列腺液常规检测白细胞超过5个的33例,前列腺液培养有细菌生长的22例,分别为淋病奈瑟氏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棒状杆菌以及解脲脲原体、滴虫。结论不规范治疗可能是造成淋菌性尿道炎后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组)及7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EPS行NE浓度测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NE测定、WBC计数、CPSI。结果观察组患者EPS中NE浓度、WBC计数、CPSI间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NE浓度、CPSI、WBC计数组间比较,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NE水平、WBC计数、CPSI比较,P〈0.05。结论测定EPS中NE浓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在中老年患者中同时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PH常与炎症改变并存。Gerstenbluth等〔1〕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标本,发现至少87.5%的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移行带甚至高达95%。在临床诊疗中,BPH与CP在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下尿路症状等。本文旨在研究合并CP的BPH患者中不同炎症  相似文献   

10.
解脲脲原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0例非细菌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PCR和培养法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技术的阳性率为15.0%,培养法的阳性率仅为6.7%;2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该结果还表明,PCR技术检测前列腺液中解脲脲原体的方法简单、特异,可替代培养技术,并可作为解脲脲原体病原学检查和疗效考核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前列腺科CABP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EPS)常规(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EPS总积分)评分与前列腺质地、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CABP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温针灸,前者显著改善症状程度、EPS液常规生化异常、前列腺质地与压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坦索罗辛方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前列腺液TNF-α、IL-8产生的影响及总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8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气滞血瘀型CP患者,分为对照组(坦索罗辛治疗,n=90)、研究组(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治疗,n=90),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CPSI积分及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692,t=25.887,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χ~2=9.282,P<0.05)。结论坦索罗辛、复元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方案应用于气滞血瘀型CP治疗,可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总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泌尿生殖道疾患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5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非前列腺炎的其它泌尿生殖遣疾患和正常人对照;123例宫颈炎患者、52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30例疗后复查患者,同时进行沙眼衣原体(Ct)PCR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Ct阳性率为27.1%(42/155),而且均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组皆为阴性,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53例在前列腺按摩前初始尿和尿道脱落的上皮细胞,PCR结果:9例仅前列腺液阳性,3例仅尿液阳性,3例前列腺液与尿液同时阳性.其余皆为阴性,这结果似可说明,前列腺液的Ct主要来源于前列腺并非来源于尿道。123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Ct阳性率为31.7%(39/123).52例正常育龄妇女,Ct阳性单为3.8%(2/52).从显示的阳性率来看.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0例PCR阳性的疗后复查患者Ct皆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CP)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各组进行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试验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切片观察并分离血清进行TNF-α和IL-6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炎症现象。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趋于正常。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最正常,针刺组次之,药物组稍差。模型组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促进CP大鼠的前列腺组织恢复正常,同时可降低CP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威海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及住院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0例,服用中药复方90 d,评价疗效;同时检测并比较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0的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90 d后,治愈5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7.1%.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病痛或不适、排尿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治疗后有效患者(61例)前列腺液中IL-6、TNF-α水平下降,IL-10 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患者 (9例) 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炎性反应、提高抗炎性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CP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精神心理因素与CP/CPPS关系紧密,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着CP/CPPS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该文就CP/CPPS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其与CP/CPPS两者关系及心理治疗作一回顾性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60例临床确诊的CP/CPPS患者及年龄匹配的非CP/CPPS患者360例(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吸烟及饮酒情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采用非条件多元Logstic回归模型测量各因素与CP/CPP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CWCPPS的危险性升高,吸烟量和吸烟时间均与CP/CPPS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与不饮酒者相比,饮酒者发生CP/CPPS的危险性降低,随饮酒量和时间增长,CP/CPPS发病危险有下降趋势;CP/CPPS发病危险性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者高于初中以上者,居住农村者高于居住城区者,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吸烟是CP/CPPS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为保护性因素,文化程度低、居住条件差及已婚等因素可增加CP/CPPS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大多没有急性过程,当射精时如后尿道有感染则有大量致病菌挤向前列腺周围层,如排尿不畅。感染的尿液也经前列腺管逆流至组织内形成微结石,使感染更难控制。前列腺上皮的类脂质膜是多种抗生素进入腺泡的屏障,也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不理想,难以根治的原因。2002~2005年间我们对5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采用中药坐浴超短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8-03/2002-10我们采用直肠粘膜下穿刺注射法,将药物直接注入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治疗30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采用多中心、随机的方法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左氧氟沙星,为对照组),B组(舍尼亭组),C组(左氧氟沙星十舍尼亭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前列腺液常规、尿流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舍尼亭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舍尼亭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使病人的主、客观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主观症状,在客观指标上改变不明显。M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生素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