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蚊是一种吸血昆虫,在人群中通过吸血叮咬的方式感染并传播疟原虫、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中肠组织是蚊虫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蚊的中肠组织内栖息着大量的肠道微生物,当被感染病原体的血液进入到蚊的中肠组织后,某些肠道微生物通过分泌蛋白质、小分子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病原体感染蚊中肠上皮层的过程,进而调控了病原体在蚊虫体内的复制传播。本综述总结了有关蚊肠道微生物调控蚊媒传染病传播的情况,阐述了不同种类的蚊肠道微生物影响病原体在蚊体内复制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高发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位于HIV感染高发区的某市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中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3%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会传染,86.4%知道可预防,86.7%知道性交可以传播,76.5%知道输血可以传播,但只有42.4%知道外表看不出是否感染HIV病毒和分别有45.6%、36.8%知道握手、蚊虫叮咬不会传播。64.1%羞于领取免费发放的安全套,78.9%不愿意接受HIV检测,81.2%在性交时不愿意使用安全套,感染后95.3%的人不愿意告之家人。如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仅6.2%会先选择较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中老年男性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存在较多误区和错误,防控工作中应高度关注中老年人群体,提高其相关知识,降低其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蚊虫易被疟原虫感染并传播病原体是消除疟疾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疟疾传播阻断疫苗旨在阻断疟原虫在蚊体内的生活史过程,免除蚊的感染,从而阻止疟疾传播。与其他防控策略联合使用,有望促进流行区疟疾的消除乃至根除。本文综述了疟疾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传播阻断免疫进行概述,以期为疟疾传播阻断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在未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率可达到15%~45%;采取有效综合干预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控制在2%以下[1]; 90%儿童感染HIV是经母婴传播获得[2]。  相似文献   

5.
1 背景人类于1981年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病例,1983年发现导致AIDS的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后相继证明HIV通过性接触,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和母婴垂直三大途径传播,并以无数的实践证明了安全性行为、血液和血制品的HIV抗体监测和短程母婴抗HIV药物应用等是预防HIV/AIDS的有效方法.1995年后,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被逐渐证明为治疗HIV/AIDS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欧美发达国家近年由于广泛开展HAART的治疗,AI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卫生和社会问题。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均可能将HIV传染给其所娩婴儿。近年来,全国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为1%左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在全世界的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而大约8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感染的。杀微生物剂由于能够阻止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经生殖道和直肠黏膜感染人体,具有使用便利、女性能够自己控制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艾滋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该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几类杀微生物剂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对农村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入户宣传的效果,为更广泛地开展入户宣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宣传核心内容、入户宣传技术,由预防保健医生(防保医生)、乡村医生等入户开展面对面宣传,并发放宣传材料等。在干预前、后对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累计接受入户宣传的农村居民1 124 403户、3691 360人。入户宣传后,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宣传前的46.11%提高到61.80%。对"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可传播HIV"的答对率最高,对"蚊虫叮咬不传播HIV"的答对率最低,但宣传后提高明显;民族地区、农业县的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但提高明显;城区/郊区地区宣传前知晓率就较高,宣传后提高不明显。农村居民对HIV感染者/病人的非歧视比例由24.7%提高为31.3%,民族地区和农业县非歧视比例提高明显,而城区/郊区提高不明显。结论大规模实施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指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婴儿[1]。我国于2003年启动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项目,逐年扩大项目覆盖地区,并于2009年将其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推进。通过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后,我国目前总体传播率约为7%,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差距[2]。四川省于2004年开始试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2010年实现全省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HIV-1基因分型及其在追踪病毒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华  汪宁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2):185-186,191
在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体中,艾滋病病毒(HIV)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变异性。HIV酶蛋白合成的变异性使其在逃避机体免疫监测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同时,能保持其功能不变。HIV的高度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来了困难,然而HIV的高度变异性也为研究人群中病毒的传播和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流行病学的针对H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分析HIV病毒的传播以及其流行模式和线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以减少艾滋病病毒(HIV)的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方法对免费婚检对象同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告知HIV的危害及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知情选择。选择结婚的建议性生活时戴安全套;双方均为HIV阳性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选择生育者将其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结果 2012-2013年,全区免费婚检对象共39864人,全部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92例,阳性率0.23%,其中单方阳性74例,双方阳性9对18例。通过婚育指导后3-6个月,对其配偶进行追踪回访检测,所有男女单方HIV抗体阳性者的配偶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检出HIV抗体阳性妇女妊娠者16人,自愿终止妊娠2人,其余14人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结论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并将其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对预防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7):437+444
艾滋病病毒包膜中的神经节苷酯可能有助于其在人体内的传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Irsi Caixa艾滋病研究所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近宣称,他们破解了有关艾滋病病毒(HIV)扩散、渗透直至摧毁人体免疫系统全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期刊-生物学》(PLoS Biology)上。研究人员发现,HIV外壳表面的神经节苷酯是人体树突状细胞捕获入侵病原体的关键分子,样颗粒。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89年首例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静脉吸毒者中被发现后,HIV的传播和流行越来越严重[1]。由于HIV基因变异度高,在流行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亚型及重组型,随着HIV-1流行时间的延长,亚型内的重组变异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2]。云南省作为中国HIV-1亚型分布和独特性重组的中心地带[3],红河州是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艾滋病疫情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某市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某市所辖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普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全市所辖12个县(市、区)共有既往有偿献血人员4 187人,其中有96人感染HIV,感染率为2.29%.其中12对为夫妻双方感染HIV.一般人群HIV感染率<0.004%.结论该市总体尚属艾滋病低流行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以既往有偿献血人员感染为主,经血传播途径已被阻断,HIV感染尚未向一般人群扩散,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将成为献血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7.
宛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不仅可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为受检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还可以减少高危人群的高危性行为,预防HIV传播。南阳市宛城区艾滋病疫情主要是1995年前后经非法采供血传播引起,2004年8~9月份对全区既往有偿供血员进行普查登记及HIV检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根治药物。HIV潜伏病毒库的存在是体内病毒不能被彻底清除的主要障碍,如何清除HIV潜伏病毒库是现阶段艾滋病治愈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阐述HIV潜伏病毒库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存储位置、检测方法、清除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为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的流行病学规律,分析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的发生率、夫妻之间传播率和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对铜山县1998-2008年间报告的166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选择其中的110例进行分析。结果110例因受血感染HIV的已婚者中,男性28例,女性82例;夫妻间二代病例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艾滋病家庭内夫妻二代传播发生率为19.09%。男性传给女性的发生率为28.57%,女性传给男性的发生率为15.85%,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P0.05)。29名HIV抗体阳性的育龄妇女共生育活产婴幼儿33个,有6例确认HIV阳性,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8.18%。29名中11名妇女为感染HIV后生育,活产的15名婴儿中4名HIV阳性,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26.67%;有18名是产后输血感染,活产18例婴幼儿均采取母乳喂养,有2例感染HIV,单纯母乳喂养造成的垂直传播发生率为11.11%。结论苏北农村地区艾滋病家庭内二代传播发生率较高,必须建立和完善艾滋病早期发现机制,遏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FI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一般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为探讨这四种病原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分布,选取四类不同人群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