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FD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44例FD患者根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31例)和上腹痛综合征(EPS,13例)两个类型,10例无症状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上胃肠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1,FD)及其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主神经功能,以了解其特点.方法:对符合罗马Ⅲ标准的44例FD患者根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n=31)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n=13)两个类型,16例无症状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上胃肠消化不良症状评分、Zung氏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结果:FD组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比例(24/44),较对照组(1/16)明显多见(P=0.001).FD抑郁评分(49.36±1.71)和焦虑评分(39.83±1.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42±1.98和27.77±0.75,P值均为0.000).餐后不适组抑郁和焦虑评分(51.40±1.80和40.39±2.01)及上腹痛组抑郁和焦虑评分(45.50±3.68和38.52±2.44),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26、0.001).餐后不适组抑郁评分较上腹痛组有增高趋势(P=0.050).FD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中深呼吸心率变异(17.61±1.18)较对照组(22.71±2.12)明显减低(P=0.031),上腹痛组深呼吸心率变异(16.17±1.98)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38).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深呼吸心率变异(17.23±1.49)较对照组(22.71±2.12)明显减低(P=0.036);非焦虑抑郁组与对照组及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无明显差异.结论:F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较明显,餐后不适组抑郁状态更趋严重;F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副交感神经为主;存在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FD患者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杨霞  柏愚  邹多武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10,15(5):292-295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自2006年罗马Ⅲ标准发布以后,中国大陆地区关于FD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目的:探讨以罗马Ⅲ标准为基础的F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4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标准的100例FD患者,对其一般情况、治疗效果、重叠症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FD患者以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40.9±12.3)岁。根据症状分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30例,上腹痛综合征(EPS)22例,混合型48例。行对症治疗后,71.0%的FD患者症状消失。随着体重指数(BMI)升高,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呈加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8.0%的FD患者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22.0%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FD重叠IBS患者的餐后胞胀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FD患者(P=0.02)。结论:对症治疗可使多数FD患者的症状改善,BMI可能与FD症状有关。FD重叠IBS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独FD患者。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罗马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莫剑忠 《胃肠病学》2006,11(12):726-732
消化不良是一组症状的综合.包括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临床上各症状可单独或组合出现(见表1)。  相似文献   

5.
小儿功能性便秘与罗马Ⅲ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便秘指不是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便秘。健康婴儿和儿童的排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母乳喂养儿通常每天可达到12次,而很罕见的情况下为3~4周1次。在奶粉喂养儿生后第1周大便即可成形。这些婴儿排便时往往伴有疼痛,有发展为功能性便秘的倾向。生后第1周的新生儿平均排便次数通常为4次以上,而到4岁时减至每天1~2次。大约97%的婴幼儿每天排便次数从1岁时的3次降为4岁时的1次。早期或高强度的排便训练并不能提前控制排便,18个月时大多数婴儿能部分控制排便,完全能控制排便的年龄则因人而异。到4岁时98%的健康儿童都能自行排便。与排便…  相似文献   

6.
背景:2016年新发布的罗马Ⅳ标准与罗马Ⅲ标准相比,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具有更严格和精确的定义。罗马Ⅳ标准对诊断标准的调整和完善可能影响FGIDs的临床诊断。目的:比较罗马Ⅳ与罗马Ⅲ标准对诊断高校大学生FGIDs的一致性和差异。方法:选取前期研究团队建立的浙江省大学生FGIDs数据库资料,根据罗马Ⅳ标准对数据进行重新评估和分析,计算各FGIDs的患病率、心理症状评分、疾病重叠情况,并与罗马Ⅲ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 870份资料,其中符合罗马Ⅳ标准的FGIDs患者1 025例(54.81%),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GIDs患者1 111例(59.41%),两种标准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罗马Ⅳ标准组嗳气症(2.14%对5.83%,P<0.01)、肠易激综合征(IBS)(2.78%对6.90%,P<0.01)、功能性腹胀(1.28%对4.12%,P<0.01)患病率均显著低于罗马Ⅲ标准组,而功能性腹泻患病率显著升高(3.85%对0.70%,P<0.01)。符合罗马Ⅳ标准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强迫、抑郁和焦虑评分(P<0.05)。罗马...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的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排空的情况。方法: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16例正常人及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8例FD患者在胃排空试验同时作胃窦十二指肠压力波记录。结果:证实42.9%FD患者胃排空延迟。各时间段胃排空率变异系数为120.7±147.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73.4±29.7%。结论:FD患者,尤其胃排空延迟者,排空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功能性腹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是一种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与胃肠道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功能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疾病的发病率介于0.5%~2%之间,多见于女性患者,但因该疾病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的有关认识还很肤浅。为帮助今后对该  相似文献   

9.
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符合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面访式问卷调查消化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病例3014例。结果(1)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480例,检出率15.9%(480/3014)。其中便秘型IBS(C—IBS)27.9%(134/480),腹泻型IBS(D-IBS)32.7%(157/480),混合型IBS(M-IBS)6.7%(32/480),未分型IBS(U-IBS)32.7%(157/480),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558例,检出率为18.5%(558/3014),其中便秘主导型33.2%(185/558),腹泻主导型38.2%(213/558),其他占28.7%(160/558),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2),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马Ⅲ标准对IBS的检出率低于罗马Ⅱ标准(P=0.008),但两者诊断IBS有较好的一致性。(2)与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相比,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腹部症状(P=0.04)和异常排便习惯(P〈0.001)均较严重,最近3个月患者的就诊率也较高(26.5%、35.6%,P=0.02)。(3)罗马Ⅲ标准各亚型的IBS患者的异常排便习惯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BS、M-IBS〉D-IBS〉U-IBS,P〈0.005),但腹部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最近3个月的就诊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IB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罗马Ⅱ标准相比,罗马Ⅲ标准对IBS的检出率较低,症状频率定义和分型方法相对简单,在临床中更实用,符合其诊断标准的患者症状相对较重,就诊率较高,也较适合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罗马Ⅲ标准在近期发表,认真学习、充分理解才能指导我们的临床运用,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评价罗马Ⅲ功能性食管病诊断标准、应用新技术研究症状产生的机制、通过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探讨功能性食管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评价干预措施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医疗资源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功能性食管疾病与罗马Ⅱ相比,罗马Ⅲ标准在功能性食管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上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胆囊收缩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固体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认胆囊收缩素(CCK)对胃运动调节具有生理性意义,我们用核素法观察CCK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团体胃排空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29岁,均无消化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症状;无腹部手术史。FD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5~54岁,平均32岁。诊断标准:(l)消化不良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以上,有典型早饱及上腹胀满;(2)经胃镜、X线、B超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3)排除有胃肠道手术、神经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史。受…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功能性肠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是1组表现为中段或下段消化道症状的功能性胃肠道紊乱疾病。功能性肠病的分类是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的。为了达成新的共识,罗马III工作小组再次修订了诊断FBD的罗马II标准。罗马III标准对FBD的分类仍保留了罗马II标准的分类,将FBD分为5类,(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在保留分类不变的基础上,罗马III标准对FBD的诊断标准作出的重大改变是对诊断FBD时间标准的重新定义。罗马III标准将诊断FBD的时间标准定义为“症…  相似文献   

13.
罗马工作委员会在认识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的同时认识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性,为鼓励临床工作的开展,激起研究者的兴趣,1999年增加了儿科工作小组。在罗马Ⅲ标准里,儿科工作小组从1个增加到2个。本报告总结了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的共识意见,另一个报告是关于学龄前期至青春期儿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81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FD)患者的临床及胃排空功能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3-199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50岁以上患者共81例,其中男37例,女44例,女性平均年龄60±6.78岁,男性平均年龄60±8.49岁,均有上腹不适、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病程四周以上。B超、血糖检查,除外器质性肝胆胰病,神经肌肉病等影响胃排空疾病及上消化道严重糜烂性胃炎、溃疡、肿瘤等,排除糖尿病胃轻瘫。 82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43  相似文献   

15.
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别探讨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Ⅲ及罗马Ⅱ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比较两个标准下的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和分型.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消化专科门诊病例3014例.结果 FD符合罗马Ⅲ标准者占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20.17%,符合罗马Ⅱ标准者占24.85%.符合罗马Ⅱ标准患者中60.3%同时符合罗马Ⅲ标准;32.7%的患者存在早饱、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中的至少一种症状,但不符合罗马Ⅲ标准;7.0%的患者无上述4种症状,仅有恶心、嗳气、呕吐或上腹胀.符合罗马Ⅲ标准患者中74.3%同时符合罗马Ⅱ标准;10.2%的患者存在早饱或餐后饱胀不适症状,排便后可获缓解,但不伴有大便性状或频率改变.罗马Ⅲ标准亚型构成比中仅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者占36.7%,仅符合上腹疼痛综合征者占36.8%,同时符合上述两亚型者占26.5%.罗马Ⅱ标准亚型构成比中溃疡样型占43.9%,动力障碍型占39.1%,非特异型占17.0%.结论 该研究病例中符合FD罗马Ⅲ标准的患者比例低于罗马Ⅱ标准.罗马Ⅲ标准更强调近3个月的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强调疾病的活动性和现症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性不良(P-D)、功能性便秘(FC)的胃排空情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63例,单纯FC患者34例,FD+FC患者46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OBT)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结果①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7.1%(36/63),单纯Fc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8.8%(20/34),FC+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65.2%(30/46),FD组、单纯FC组与FC+F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单纯FC组与对照组中无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出现,而FD(占38.1%)、FC+FD(占34.8%)组中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均与单纯FC、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动力异常与FD、FC的发病密切相关;FC患者重叠FD症状的几率较高;FD与FC尽管均存在胃动力异常,但严重程度不一,指导临床,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黏膜肥大细胞(mastcell,MC)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分型的关系。方法对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胃黏膜MC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胃黏膜MC及其脱颗粒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FD组胃黏膜MC计数及其脱颗粒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FD分型中上腹痛(EPS)及餐后不适(EDS)两组间差异不显著,EPS组VAS疼痛评分与MC计数有相关性(r=0.657,P<0.05)。结论胃黏膜MC可能参与了FD的形成机制,并与腹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肠运动与胃排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肠运动与胃排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张树荣综述王振华审校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n,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其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临床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群,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分为4种临床亚型[1]。为探讨各亚型FD患者胃运动情况及是否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以利于指导治疗,我们对46例FD患者进行了核素胃排空检查。一、研究对象1FD患者:46例,其中男20例...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将功能性肛门直肠病分为3大类:①功能性大便失禁;②功能性肛门直肠痛;③功能性排便障碍,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频率及性质,功能性肛管直肠痛可分为慢性肛门痛和痉挛性肛门痛。尽管罗马III和罗马II2个标准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病的分类大致相同,但罗马Ⅲ诊断标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