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引起肌肉疼痛的重要原因,由于MPS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影响文献数据的可比性及流行病学调查,因此需要统一诊断标准。在治疗上,相对西医的注射和药物口服疗法外,中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用针刺、推拿、针刀、热敏、中药外用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毫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张新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6):56-5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53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按摩疗法,治疗组在按摩之前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1%,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肌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肌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肌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冲击波在肌筋膜触发点(MTrP)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MPS)的疗效。方法:选取连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康复门诊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后的VA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价量表以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均可缓解,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周的疗效优于治疗前1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9.
10.
针刺等综合法治疗肌痛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 ,骨赘压迫感觉神经根时产生根性神经痛 ,压迫运动神经根产生肌痛性疼痛。根性神经痛为发麻或触电样疼痛 ,位于上肢远端 ,相应区域可有感觉减退 ,肌痛性疼痛常在上肢近端 ,肩部及肩胛等区域 ,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及短暂的深部钻刺样不适感〔1〕,两者常混合出现 ,并且出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笔者于 1994~ 2 0 0 2年采用针刺等治疗方法 ,治疗以肌痛性疼痛为先期临床表现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4 0例 ,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男2 7例 ,女 13… 相似文献
11.
12.
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配穴的选取参照治疗组;治疗组在采用深刺夹脊穴疗法的同时,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配穴治疗。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为9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留针4h)和对照组(留针30min),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的ADL积分量表(ADL-R)评定.[结果]两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VD患者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头穴久留针效果优于留针30min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玉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1):22-25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Mckenzie Mechanice)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SF-36、Roland-Morri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SF-36、Roland-Morri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能够改善MPS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行为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根据绝经时间将患者分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亚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更年期症状指数Kupperman Index(K I)的变化。结果在完成全部实验的51例患者中,经过对两组患者K I分析,治疗组治疗后K I分值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K I分值无明显变化,其中围绝经期亚组K I分值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热敏穴特征的研究,为临床客观探测热敏穴及热敏灸的规范操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波特分析方法辨识热敏穴的电学性质,获得热敏穴拓朴结构与元件参数,了解其电学特征.结果:热敏穴组织电学网络的电学元件性质是电阻与电容,其拓朴结构为一电阻(R1)与一电容(C)并联后再与一电阻(RO)串联的结构,且热敏穴较其对照点呈现较高电容的特征,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别.结论:热敏穴具有相对较高电容的特征,为今后临床客观检测热敏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肝肾亏虚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30例该病患者,治疗前后各测定骨密度。结果: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证实,“补肾健脾”针刺法与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均能明显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值。结论:“补肾健睥”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是通过提高患者的骨密度等环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舒洪文 《中医杂志(英文版)》2003,23(1)
Piriformis syndrome is a disease of pain in buttockand thigh caused by pressure and stimulation on thesciatic nerve after acute and chronic injury of thepiriformis.In recent years,we have treated 75 casesof piriformis syndrome with acupuncture onHuantiao (GB 30),Yanglingquan (GB 34) andXuanzhong (GB 39),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therapeutic results.A report follows. 相似文献
19.
References: 《中医杂志(英文版)》2007,27(1):16-1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dizziness. Methods: 65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6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9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ith both drugs and acupuncture was given, with the points Jiaji from C1- C4, Taiyang (EX-HN5) and Touwei (ST 8) mainly selected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drug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1.7% and 79.3% respectively, and a curative rate of 58.3% and 44.8%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20.
王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89-59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6例,埋线治疗组在患侧翳风、风池、颈夹脊穴、双肝俞穴行埋线疗法,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在上述穴位行普通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87.5%,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56.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上都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其方便、省时的特点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