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IOLMaster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的差异,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受检者年龄(20.80±1.29)岁,等效球镜屈光度(-3.44±2.04)D。应用Pentacam和IOLMaster分别对双眼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进行测量,均取受试者的左眼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共169人169眼。应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方法的平均角膜曲率(K)[K=(K1+K2)/2]、前房深度(ACD)分别进行比较,并应用Bland Altman分析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Pentacam和IOLMaster两种方法的K值分别为(43.35±1.49)D和(43.84±1.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值分别为(3.65±0.21)mm和(3.70±0.2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的K值一致性较差,而ACD值一致性较好。结论两种仪器在临床应用尤其是进行人工晶体屈光度测量时,角膜曲率值不可相互替代使用,前房深度值可相互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2.
3.
应用DGH-4000型眼部A型超声测量仪检测了72例近视眼及18例正常对照眼的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结果表明:晶体厚度与前房深度二项平均值近视祖均大于对照组,晶体厚度在轻、中度与高度近视相比及眼轴长度在轻、中、高度近视各组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由此,对近视眼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术前角膜散光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术后角膜散光的趋向和力度,以便制定手术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角膜散光,让患者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方法:从110例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170只眼,其中男90只眼,女80只眼,年龄50~89岁,用IOLMate(r生物测量)测量每位患者的角膜曲率,测3次取平均值,得出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轴向,从而指导手术选择角膜切口方向及晶体的选择。结果:随年龄增长角膜散光轴向有从顺规性向逆规性转变的趋势(P<0.001)。手术前了解散光轴位及变化趋势,可以更好指导手术者选择手术切口方向,在中高度散光可以选择散光型人工晶体。结论:术前精确测量角膜曲率,了解散光轴向及散光度数,对白内障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对人眼球轴长、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曲率的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把握如何精确测定眼球轴长、角膜曲率来保证人工晶体的正确计算。方法:采用AB超声仪和自动电脑验光曲率仪连续测定113只老年性白内障眼球的轴长、角膜曲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球轴长范围:2019mm~2607mm,平均2311±011mm。角膜曲率范围:4100D~4750D(diopter),平均4432±012D;前房深度范围:191mm~391mm,平均303±004mm;晶体厚度范围:277mm~519mm,平均402±005mm。轴长<235mm的眼球随轴长增加其角膜曲率显著减小(P<001),轴长≥235mm的眼球随其轴长增加其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眼球轴长和角膜曲率的精确测量及两者相互变化关系对白内障患者要置换的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白内障患者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的结果,分析角膜散光的规律,以便术中选择最佳的角膜切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让患者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方法对拟行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16例(眼),于术前测量其角膜前面中央光学区两个主经线上的屈折力,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16例(眼)中,散光眼占88.3%,其中顺规性散光占54.4%,反规性散光占45.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60周岁前组平均散光度为1.32±0.44D,60周岁后组平均散光度为0.85±0.16D,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的散光轴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曲率及其轴位,在屈折力较大的经线上作松弛性角膜切口,将有助于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从而使患者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术前术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对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使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准确.方法 收集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分为3组.分析每组术前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屈光状态.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 第1组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IOL植入术,术后ACD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白内障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9±0.19)D;第2组60例(60眼)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ACD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白内障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5±0.20)D.第3组30例(眼)白内障患者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患者和30例(30眼)白内障患者植入折叠晶体,其术后ACD变化值为0.55mm和0.57mm,两者对比术后变化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IOL植入术后ACD的变化对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有影响,在研究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调整公式的计算值时,应考虑术后ACD的变化.在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应该在计算结果基础上加上+1.00D~+1.50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年龄8~12岁,近视度数一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巾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同,说明对角膜代鲥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角膜可溶性抗原诱导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建立兔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模型。②方法 采用甘氨酸法制备可溶性角膜分类抗原,分组行兔前房注射诱导ACAID,并观察各组耳膨胀试验和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③结果 角膜上皮、内皮、基质及全角膜可溶性抗原皆可诱导ACAID,诱导质量浓度为2.0g/L,成功率分别为90%,100%,80%和100%。④结论 角膜可溶性抗原可以诱导产生ACAI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浅前房困难条件下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浅前房性白内障患者120例(15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角和前房深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术眼术后1个月视力均比术前提高2行以上;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角开放范围均比术前增加,中央前房深度术后平均加深(1.30±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于浅前房性困难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中,采用改良拦截-劈核技术原位乳化晶体核,注意切口、撕囊及粘弹剂选择的细节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庞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6)
描述解除瞳孔阻滞前后前房加深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33例224眼接受了激光虹膜周切术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测量中轴部及虹膜6点子午线1/2处的分中心前房。结果:前房深度术后中轴部较术前无变化,旁中心部较术前平均加深0.33mm(P<0.001),aACG组与cACG组均显示与总体同样趋势。aACG组青光眼术前中轴部及分中心部均明显浅于cACG组,术后前房加深程度更大,使前房深度接近cACG组。结论:激光虹膜周切术可以明显缓解瞳孔阻滞,使虹膜平复,旁中心前房加深。旁中心前房的测量可以很好反映虹膜与瞳孔阻滞力间的作用结果。aACG组虹膜受瞳孔阻滞力作用变形更显著,这种解剖特点可能为其发病急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毛果芸香碱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对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IOL)植入术中前房应用0.1%毛果芸香碱缩瞳的23只眼,术后3~6个月使用非接触型内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结果内皮损失率为17.35%,术中不用毛果芸香碱缩瞳的对照组28只眼内皮损失率为16.43%,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后房型IOL植入术中,前房内应用毛果芸香碱缩瞳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1999年-2000年住院的62例(72只眼)、眼轴≥28mm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晶体囊外摘除术,其中晶体囊外摘除术32例,38只眼;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0例,34只眼,对此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晶体囊外摘除术后矫正视力0.1~0.2者12眼;0.3~0.5者14眼;≥0.6者12眼;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矫正视力0.1~0.2者8眼;0.3~0.5者11眼;≥0.6者15眼;结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术后能获得较好视力,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不仅能矫正屈光不正恢复良好视功能,还可以稳定玻璃体,减少玻璃体晃动造成的对视网膜的牵引,减少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常常显示不重的房水闪光和角膜后沉着物,虹膜睫状体有轻度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然而前房充满渗出物如同积脓一样却较罕见,兹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王某、女、64岁,1983年1月5日入院。生气后右眼红痛、头痛、恶心呕吐10余天。4年前在本院门诊诊断青光眼及白内障。入院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眼球混合充血,角膜显著水肿。右眼前房充满脓样物质,虹膜全然被遮盖不见。裂隙灯检查见前房充满着表面为纤维素性中央为灰白色均质浓密的渗出物。门诊已用降眼压药物,眼压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不同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TOPCONSP-2000P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计数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法、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法、小切口ECCE法手术白内障病人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计算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 3种不同术式及切口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显著性(F=0.62~0.99,P〉0.05),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76~0.91,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式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的变化。方法 对正常人、屈光不正患者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040只眼周边前房深度分析,利用角膜厚度作为标准,进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查。结果①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②女性闭角型青光眼明显多于男性;③远视眼中患闭角型青光眼几率增加;④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比较,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结论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差别,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浅前房和窄房角是闭角型青光眼重要解剖特点。故周边前房深度检查可作为门诊患者检查,也可为在人群中筛查青光艰提供一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