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的疗效差异。方法 :14 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 (胸腺肽 2 0 0mg组、10 0mg组、2 0mg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患者丙氨酸转移酶 (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T细胞亚群变化 ,对比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处理。结果 :4组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临床疗效 (完全应答率 )胸腺肽 2 0 0mg组 (4 2 .1% )、10 0mg组 (3 4.9% )、2 0mg组 (2 6.4% )均优于对照组 (9.7% )。 2 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0 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 (P <0 .0 5 )、2 0 0mg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胸腺肽治疗各组T细胞亚群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10 0mg组优于 2 0mg组 (P <0 .0 5 )。结论 :胸腺肽治疗CHB的剂量 10 0mg/d较好 ,适当增加剂量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孟庆成 《中原医刊》2006,33(20):79-80
目的随机对比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后使用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确定为ACS患者入院48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患者按随机原则入选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分别为48、49例。分别于服药后4、8周时复查血脂,观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10mg与20mg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20mg剂量组降TC及降LDL-C疗效均明显优于10mg剂量组,两组之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ACS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辛伐他汀20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辛伐他汀10mg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甲氨蝶呤(MTX)进行对照。方法 选取8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服用LEF20mg,对照组每周1次口服MTX15mg,疗程24周。在12、24周时对两药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2、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1.4%和86.0%,对照组为72.1%和74.4%,LE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MTX相近(P0.05),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研究利扎曲普坦10mg与舒马曲坦50mg及扎曲普坦5mg与舒马曲坦25mg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和患者耐受性。将1447例患者随机分为6个可能的治疗顺序,采取中剂量或高剂量两种连续的治疗方案,中间间隔至少5d。患者自行评估治疗后0.5、1.0、1.5和2.0h的疼痛严重程度、偏头痛相关症状及功能障碍状况。与安慰剂比较,所有治疗方案均有效。利扎曲普坦10mg治疗组与舒马曲坦50mg治疗组比较,疼痛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OR1.10,P=0.161),利扎曲普坦5mg治疗组疗效优于舒马曲坦25mg治疗组(OR1.22,P=0.007)。总之,利扎曲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单用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分为两组,A组(坎地沙坦4~8mg+氢氯噻嗪12.5mg,qd),B组(坎地沙坦4~8mg,qd)共治疗8周,治疗2、4、8周时进行降压疗效的分析.结果降压疗效,治疗2周时A组与B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幅度明显(P<0.05);治疗4、8周A组较B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A组总有效率82.2%,明显高于B组65.9%.结论坎地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降压效果疗效显著,优于坎地沙坦单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40 mg/d与20 mg/d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3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69例。A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d,B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查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Scr、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但A组优于B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时,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而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赵攀  徐东平  管群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63-64,81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6月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恩替卡韦(剂量1mg/d)与阿德福韦酯(剂量10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为血清HBVDNA检测不到(阴转)。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P=0.02),相对危险度的95%置信区间为0.51~0.95。结论恩替卡韦(1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48周疗效(血清HBVDNA阴转率)好于阿德福韦酯(10mg/d)。  相似文献   

8.
丁智晓  任建明  刘俊飞 《中外医疗》2013,32(20):116-1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为:10mg组,20mg组,各45例患者,均每晚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剂量分别为10mg、20mg,疗程为16周,16周后观察2组患者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但20mg组与10mg相比效果更明显。结论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均有降脂效果,但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更显著,安全性两组无差异,对于急性降脂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Cmin)和峰浓度(Cpeak)与临床疗效及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住院期间使用万古霉素且至少测定了1次万古霉素Cmin或Cpeak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指标.万古霉素Cmin和Cpeak均取达稳态后首次测定值,根据Cmin值将患者分为<10、10~15、>15 mg/L组,根据Cpeak值分为<25、25~40、>40 mg/L组.探究万古霉素Cmin和Cpeak与临床疗效及AKI的相关性.结果 共134例患者参与万古霉素Cmin与临床疗效及AKI的关系评价,Cmin<10、10~15、>15 mg/L组分别为78、21、35例,总有效率为76.9%(103/134),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AKI总发生率为15.7%(21/134),Cmin>15 mg/L组AKI发生率(34.3%,12/35)高于<10 mg/L组(6.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105例患者参与万古霉素Cpeak与临床疗效及AKI的关系评价,Cpeak<25、25~40、>40 mg/L组分别为53、44、8例,总有效率为79.0%(83/105),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8);AKI总发生率为16.2%(17/105),Cpeak>40 mg/L组AKI发生率(62.5%,5/8)高于<25 mg/L组(7.5%,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高低与临床疗效未见明显相关性,但血药浓度高者AKI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6个研究中心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0 mg、依那普利叶酸片10.0 mg/0.4 mg和10.0 mg/0.8 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于给药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随访,测量坐位血压、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在给药前、治疗第4周及试验结束时测定Hcy.结果:共4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试验.采用意向性分析.主要疗效指标:依那普利10.0 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 mg/0.4 mg组和10.0 mg/0.8 mg组降压和降Hcy同时有效率分别为4.6%、13.2%和17.1%,两种配比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10.0 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 mg/0.4 mg组和10.0 mg/0.8 mg组降压或降Hcy有效率分别为45.8%、59.6%和65.1%,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次要疗效指标: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降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3组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那普利叶酸片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依那普利类似.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灌注洛铂联合榄香烯与洛铂单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9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200 mg,地塞米松10 mg,洛铂30 mg,榄香烯500 mg;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200 mg,洛铂30 mg。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R、SD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热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洛铂联合榄香烯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较洛铂单药临床疗效好,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50mg/d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泛昔洛韦,每次25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500mg/d静脉滴注,3、7、12、18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皮损及神经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N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201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治疗的63例破伤风新生儿按不同抗惊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负荷量苯巴比妥20 mg/kg肌注联合地西泮10 mg/(kg·d)维持5μg/(kg·min)静脉泵注治疗NT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抗惊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NT与传统方式比较,其痉挛控制时间快,住院时间短,肺炎、痉挛窒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治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苯巴比妥及持续静脉滴注地西泮治疗NT效果好,优于传统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可靠性。方法:74例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治疗组服用尼莫地平20mg Tid尼群地平20mg Tid,对照组单用尼群地平20mg Tid,均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二药联用治疗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和安全性优良。  相似文献   

15.
孔喻宁 《重庆医学》2012,41(34):3650-365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300mg组、150mg组,每组40例。阿司匹林300m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00mg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150m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50mg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周。治疗前、后第3、7、14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CRP水平。结果与150mg阿司匹林组比较,急性期给予300mg阿司匹林更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CRP水平(P<0.05);不增加出血风险,但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300mg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降低CRP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患者大剂量(1000 mg/次)和小剂量(500 mg/次)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在治疗前后,按照ASIA评分标准分别对86例患者的触觉、痛觉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记录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结果:经治疗5周后,A组患者的触觉、痛觉及运动功能的ASIA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恢复时及肌力改善2级以上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大剂量(1000 mg/次)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优于小剂量(500 mg/次)甲基泼尼松龙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1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每天给予15 mg米氮平与10 mg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观察组每天给予30 mg米氮平与10 mg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连续用药8周后,利用汉密尔顿抑郁表评分(HAMD-17)、蒙哥马利抑郁定量评分(MAD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愈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ADRS与HAMD-17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使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但容易增加患者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经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组43例,20 mg剂量组44例,30 mg剂量组40例。疗效评价指标为血浆脑钠素(BNP)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1周后,四组患者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4组患者较第1周均明显下降,其他3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剂量组、30 mg剂量组hs-CRP、BNP水平均较10 mg剂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g剂量组hs-CRP、BNP水平与20mg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hs-CRP、BNP水平,hs-CRP、BNP水平的降低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心室重构的进程,减轻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剂量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拟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服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与常规负荷量(300 mg)预处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负荷量组(300 mg,n=30)和超负荷量组(600 mg,n=30),入院后两组立即分别服用氯吡格雷300 mg和600 mg。观察术后28天内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结果:氯吡格雷600 mg组28天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300 mg组显著减少(3.3%vs 20.0%,P<0.05),而两组28天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0%vs13.3%,P>0.05)。结论: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预治疗与常规负荷量(300 mg)相比,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董德胜  熊秀萍  彭海仙  宋斌 《医学综述》2014,(11):2108-2109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对胆绞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绞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分别给予地佐辛10 mg(地佐辛10 mg组)、7.5 mg(地佐辛7.5 mg组)、5 mg(地佐辛5 mg组),均联合阿托品注射液1 mg。用药后30 min后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地佐辛7.5 mg组和地佐辛10 mg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地佐辛5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7.5 mg组与地佐辛5 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地佐辛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8.523,P<0.05)。结论地佐辛治疗急性胆绞痛时,应用7.5 mg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