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线分次立体定向治疗中面罩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分次立体定向治疗中面罩重复性研究刘原照何京学马秀兰朱庙生李高峰胡斌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医院本文利用5例行X线分次立体定向治疗(SRT)的病人做Brainlab公司面罩固定重复性的精度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Brainlab公司面罩采...  相似文献   

2.
头颈肿瘤立体定向分次治疗体位固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头颈肿瘤立体定向分次治疗的体位固定技术,并分析相应治疗摆位的误差.[方法]将深圳柯瑞特公司生产的头托支架加以改造并制作适形头枕,采用高分子热塑材料制作包裹病人整个头部适形面罩.治疗照射时利用CT模拟定位的摆位标记点,通过检查激光线与标志线的重合,以及标志线到基础环的距离进行治疗摆位.拍正侧验证片测量该项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精度.[结果]8例病人拍摄验证片,摆位的距离误差为(1.0±0.3)mm.[结论]该项体位固定技术操作简便易行,体位重复好;能满足立体定向分次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6岁。诊断为颅内鞍旁肿瘤。因尾骨严重摔伤,不能按立体定向治疗要求平卧,为了不影响患者治疗,我们采用头部可重复摆位头环和面膜固定。在做头膜面罩时先让患者侧卧床面,然后慢慢转动身体,同时头部随身体一起转动至头部达到立体定向(SRT)治疗的要求并在此水平位置上不动,这时身体的倾斜角度约在10~15度,然后迅速用头膜面罩固定,并在面罩上端与患者的皮肤表面画一交叉十字线,以此线作为治疗时摆位的误差参照点。具体方法是:在完成一个等中心治疗后进到治疗室验证头膜面罩与皮肤表面的十字线是否移动。 小结…  相似文献   

4.
15例幕上脑瘤立体定向治疗临床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月至1996年2月我们对31脑瘤病人实施了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SRT),本文就15例幕上脑瘤病人的治疗临床观察作初步分析讨论。1 材料与方法1.1 立体放射治疗设备:应用PHILIPSSL-18直线加速器和SD-200X刀系统、RadionicXknife2.0和2.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采用GTC(Gill-Thomas-Cosman)无创头环实现CT定位及重复固定。1.2 临床资料:于1994年2月至1996年6月治疗了15例幕上脑瘤。病人年龄为8~51岁,其中有青少年病人(年龄<25岁)8例。其中低分胶质瘤6例,均以部分切除或活检减压手术,术后…  相似文献   

5.
水解塑料面罩制作方法刘洋,张信我们介绍一种用水解塑料制作头颈固定面罩的方法。1头枕垫的制作患者仰卧位,划出颈枕部纸样。将纸样粘在6~8cm厚的泡沫板上,用热丝切割器裁出头枕垫(图1)。2面罩的制作取水解塑料网板一块,在恒温水箱中浸泡(加热温度60~8...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的X刀治疗: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脑胶质瘤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自1997年3月~1997年7月利用JX-100X刀系统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CT扫描3mm层厚,将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单次或分次治疗,全组36例获得6~30个月的随访,中位18个月。结果:34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94.4%,6例超过30个月占16.7%。22例CT或MRI中位18个月。结果: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临床初步报告:附2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0立体定向计划系统制作计划,直线加速器8 M V X 射线实施治疗。 B E V 方向5~8 个非共面照射野, P T V 一次治疗剂量5~10 Gy,总剂量为25~50 Gy。 S R T 疗程为1~2 周。结果 6 周后 C T 复查, C R 率48% , P R 率43% ,总有效率91% 。结论  S R T 临床应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 S R T治疗剂量与亚临床淋巴引流区的常规放疗剂量应一同计划设计。 S R T 的合理应用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相似文献   

8.
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分析(附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对病灶区进行精确定位,采用多野、分次、大剂量适形野对病灶区实施聚焦照射,我科1998年7月至1999年10月对52例不能手术肝癌患者进行SRT治疗,全部病例经病理学确诊,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48例,女4例,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55岁)原发肝癌42例,肝细胞癌36例,胆管细胞癌6例,转移癌10例,临床靶体积(CTV)2~819cm3,病灶直径小于3cm8例,3~5cm15例,5~8cm20例,大于8cm9例,19例合并肝硬变、腹水、黄疸。治疗方法:SRT治…  相似文献   

9.
体部X线立体定向放疗是在头部X线立体定向放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医院在开展这项新技术时也沿用了头部的多弧照射方案;国内公司在提供相应的治疗装置时也机械地加大圆形治疗筒以应付临床上可能遇到的大靶区,如某公司提供的治疗筒最大射野直径达到7cm。可...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全过程应包括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执行。正确执行治疗计划除治疗机物理条件保证外 ,治疗摆位和治疗时体位固定也必须保证 ,这对控制和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介绍一种价格便宜、方便耐用的体位固定发泡塑料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研制过程 :1998年初与金陵石油化工公司晓庄塑料厂共同研制了绿色、无毒性、无氟氯烃的发泡塑料材料 ,并配有无毒塑料袋 ,袋长 10 0cm ,宽 80cm。自行设计制作发泡塑料体模的木制活动模具 ,其底板长为 12 0cm ,宽为 5 0cm ;与底板两侧用铰链相连接 2块活动板 ,长为 12…  相似文献   

11.
X线立体定向治疗技术(SRS和SRT)在治疗微小颅脑疾病中已被广泛运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应用于治疗鼻咽癌或颅底肿瘤的报道较少。我院从1997年7月至2000年7月对30例鼻咽癌采用X光刀治疗技术 ,经临床证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为此 ,作者总结这30例鼻咽癌采用保证X光刀治疗质量的面罩制作和摆位技术的经验 ,兹报告如下。1材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 ,其中属首程治疗病例25例 ,再程治疗局部复发癌灶者5例。患者年龄35岁~64岁 ,平均年龄56岁 ,男18例 ,女12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7月运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 32例 ,收到很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32例病人均有B超、CT、核磁 ,胎甲球化验确诊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42~ 70岁 ,中位年龄 5 8例。肿块直径 5~ 10cm者 11例 ,>10cm 13例 ,左右肝叶各有一个肿块者 8例。按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 ( 1987年 ) ,Ⅱ期 14例 ,Ⅲ期 18例。方法 采用深圳威达公司WDXK 80 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及该公司WDV 6 /10 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在诊断扫描及放射治疗过程中 ,将患者固定在定位架内 ,利用真…  相似文献   

13.
体部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操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7年,我院与中科院大恒公司联合研制国产体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系统(俗称体部X刀),经国家鉴定率先在我院用于临床。两年来的临床验证治疗,认为操作方便、经济。近期效果好;而且采用头部模十字面罩,改变固定装置,还可以适形治疗颅内肿瘤。现将有关技术和经验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体部X刀治疗肿瘤的操作技术不同于常规放射治疗等中心摆位技术。虽与X刀治疗颅内病变原理类似,但所用的材料不同,除我们用常规的SL-18飞利浦直线加速器外,还有体部X刀整套系统:如体部X刀定位架、手动多野光栏( MLC)、调整体刀床水…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有许多神经系统肿瘤需要进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由于全脑照射野为不规则野,需要应用低熔点铅进行遮挡。我们设计了一种立柱式挡铅托盘,使用较为方便,现介绍如下。整个托盘由支架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支架有外套管和内芯。外套管长70cm,根部焊接在底盘上,上端下10cm处加一紧固螺丝,起固定内芯用。内芯长约80cm,置于外管中,可调节托盘高度。托盘由盘面与角度调节片组成。盘面为一25cm×15cm之薄板,上面覆盖橡皮垫,下面用活动螺丝固定于盘面一端,另一端在下三分之一部分镂空,用紧固螺丝固定于支架内芯上,使盘面能在约45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X线立体定向治疗头颈部肿瘤30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3月至1995年10月,我科利用深圳柯瑞特XST-SYSX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通过CT定位,三维治疗计划引导,对30例头颈部肿瘤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根据不同病种、病情,采用常规外照射 X线立体定向(单次或分次)大剂量治疗。疗后患者颅高压及相应原有临床症状缓解,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有所提高。部分已随诊一段时期的患者疗后1月、3月CT片复查显示肿瘤影变淡,缩小或消失,至今未见严重并发症。本文将简略介绍30例X线立体定向治疗的概况,重点讨论通过这一阶段工作,我们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体会。  我们收治30例。男…  相似文献   

16.
X刀是利用加速器X射线形成三维空间多个适用小野 ,或加速器非共面多弧度等中心旋转实现多个小野三维集束照射某一局限性的病变组织 ,使之发生放射性坏死 ,而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受累及甚微 ,从而在靶区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损伤边界 ,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1] 。现以TOPSLANE头刀为例 ,剖析头刀在临床中的实施过程及注意的关键。TOPSLANE头刀的硬件结构主要有 :CT适配器 ,治疗床适配器 ,基础环 ,定位框架 ,摆位框架 ,固定面罩等 ,其中基础环分别与定位框架 ,摆位框架形成的坐标系相同[2 ] 。1 面罩的制作 (确定病灶在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已广泛开展高能X线立体定向大剂量分割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此项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割放疗。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立体定向大剂量分割放疗已扩大到颅外的病变。我院自1997年7月引进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系统至1998年12月已治疗肺癌39例,现将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5例,年龄38~88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细胞学证实,鳞癌21例,腺癌11例,腺鳞癌3例,未分化癌4例。按UICC1997TN…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脏血运丰富,血流缓慢,许多肿瘤都可沿血行播散至此。肝癌的治疗,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采用体部X线刀治疗肝癌在内报道较少,我科自1999年2月底以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7例,随访3~6个月,现报告如下:资料 本组病人男6例,女1例,年龄45~60岁。肺癌肝转移3例,原发性肝癌2例,鼻咽癌肝转移1例,肾癌肝转移1例,共计9个病灶,确诊经过CT、MRI及临床诊断。方法 病人确诊后采用菲利浦Sli直线加速器和国产OUR公司立体定向计划系统以及定位框架,采用体部X线刀定位架在CT机上定位照片,在TPS…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一般资料 :1998年 12月~ 1999年 12月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胸部 14例 ,腹部 4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5 9岁 ,K氏评分 60分以上。其中鳞癌 10例、腺癌 6例 ,转移腺癌 2例。肺癌 12例 ,食管癌、胰头癌、宫颈癌术后复发、原发肝癌、直肠癌术后肝、肺转移各 1例。其中一个靶点 9例 ,两个靶点 7例 ,3个靶点 2例 ,靶区体积 2 0cm3 以下 8例 ,靶区体积 2 1cm3 ~ 40cm3 7例 ,靶区体积 41cm3 以上 3例。靶区中心剂量每次 6.1GY以上的 7例 ,靶区中心剂量每次 …  相似文献   

20.
胃癌眼球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6岁。自觉左眼前黑影 ,渐出现视物变形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左眼球内鼻上眼底光带前 17 2mm×17 2mm× 8 8mm大半球实性占位 ,SLO ICG ,CT检查均符合 ,怀疑脉络膜黑色素瘤 ,给予D 80每次 2 0Gy ,X 刀照射后 ,于 2 0 0 0年 9月 2 9日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肿物占据玻璃体的 3/4 ,眼球后方可见 2cm× 1cm× 1cm的肿物 ,为左眼腺癌 ,视神经未见癌侵及。后行头、颈、胸、腹CT检查发现胃窦部占位 ,小弯侧淋巴结肿。行PET检查 ,发现胃窦部代谢增高灶及周围数个较小代谢增高灶 ,左眼眶周围未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