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衰老过程中也会因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一系列性腺机能减退的症状,称为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aging male,PADAM)。而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随增龄而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在老年科中,留置尿管常被用于老年尿储留、尿失禁、长期卧床患者,以保持患者身体及心理的舒适。但由于导尿管及男性生理结构的特殊性,漏尿现象的发生则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观察漏尿现象并针对性处理,对保持患者舒适、减轻医护人员及家属负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老年医学科一病区2014-08—2015-12中使用导尿管的男性患者43例,年龄79~94岁,22例为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对85例伴有SHG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与71例血糖正常(NBG)的老年急性脑梗死进行临床观察。结果SHG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NBG组(P<0.05)。SHG组治疗好转率低于NBG组,而病死率高于NBG组(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伴有SHG的患者较NBG患者病情重,早期康复差,预后不良。结论SHG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是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应及时进行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4.
5.
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海拔2260 m)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12 h后血尿酸(BUA)、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病例组BUA、FPG、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仍呈正向相关(OR=1.004,95%CI 1.001~1.008, P=0.022)。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发病 7d内脑梗死患者 180例 ,随机分为灯盏细辛组 (90例 ) :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4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共 2周 ;对照组 (90例 )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3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共 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 ,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灯盏细辛组治疗后不仅总有效率 (88 89%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8 89% ) (P <0 0 5 ) ,而且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降低血脂 ,改善血液流变学 ,有效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69例患者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次/d,治疗(10±3)d。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H-C),以评定对血脂的影响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G、TC、HDL-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5.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03%)。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可在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和对照组静滴维生素C26例,2次/d,共用14d;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因子、血常规检查。结果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有效率分别为56.7%、38.5%,差异有显著性(P<0.01);ADL有效率分别为53.3%、38.5%,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与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0-03-2012-04收治的420例老年脑梗死住院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我院同期住院的420例非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脂指标;同时按超声检查结果,将420例脑梗死病人根据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情况分成有斑块组(306例)与无斑块组(114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各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6·9%(323例),对照组检出率为18·1%(76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2,P<0·01)。观察组血清中TG、TC、apoB、LDL-C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7·451,9·043,7·054,6·953,7·439,P<0·01或<0·05),而血清中HDL-C及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1,8·042,P<0·05)。观察组中颈动脉有斑块组血清中TG、LDL-C、Lpa以及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血清中LDL-C及LPa含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LDL-C与LPα水平升高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指标,超声联合血脂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本文通过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对海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降纤酶静脉给药,首剂量10 IU,其后5 IU隔日1次,共3次,总剂量20 IU。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降纤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下降(P<0.001)。在降纤治疗过程中,有2例颅内出血发生,没有死亡病例,两组出血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纤酶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3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 d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3±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3.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3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5.821,P=0.013)。 结论 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A previously healthy 52-year-old man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th acute onset left hemiparesis and dysarthria.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s reveale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 and a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 encasing the right carotid artery terminus. Cerebral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complete occlusion of the right proximal M1 portion. A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study showed a wide area of perfusion-diffusion mismatch. Over the ensuing 48 hours, left sided weakness deteriorated despite medical treatment. Emergency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was performed using a double-barrel technique, leaving the tumor as it was, and subsequently his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 caus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 a result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4d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地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6例采用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70.97%,二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6.57和5.96,P均<0.01)。结论 纳络酮加参麦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优于复方丹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方法  按照国际不宁腿工作组(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IRLSSG)定义标准,连续筛查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RLS患者,选择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匹配的同时期住院的非RLS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结果  研究筛查2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RLS患者19例,患病率为6.91%(19/275)。RLS组年龄(62.89±10.26)岁;非RLS组19例,年龄(62.63±9.96)岁。与对照组比较,RLS组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10分的比例更高(57.9% vs 21.1%,P=0.0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5分的比例也更高(47.4% vs 15.8%,P=0.040)。脑梗死后90?d和180?d,RLS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低于非RLS组(P值分别是<0.001和<0.001),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高于非RLS组(P值分别是0.64和0.04)。RLS组14例(73.68%)患者合并周期性腿动,15例(78.9%)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RLS患者较无RLS患者睡眠质量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