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唇裂整复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48例实施唇裂整复手术的婴儿采用肌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为主的基础麻醉、以静脉输注氯胺酮为主的非气管插管的静脉全麻、或以异氟醚吸入复合静脉输注氯胺酮或瑞芬太尼为主的气管插管全麻,同时复合了局部麻醉,术中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术毕予以患儿充分的苏醒。结果非气管插管全麻16例、气管插管全麻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气管插管的全麻病例,术中SPO2平均为(99.2±1.6)%;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病例,平均苏醒时间为(7.6±2.2)min。结论两种方式麻醉,可保证实施唇裂整复手术婴儿围麻醉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注射液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家犬肝叶切除术的麻醉,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杂种雄性家犬40只,体重6~10kg,随机分为速眠新Ⅱ组(S组,n=20)和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组(PS组,n=20)。PS组予以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05ml.kg^-1,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1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100~150μg.kg^-1.min-1维持。S组仅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1ml.kg^-1,术中间断静脉推注速眠新Ⅱ维持麻醉至术毕。观察各组对气管插管的反应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S组气管插管时的呛咳反应较S组小(P〈0.01)。2组麻醉后1min、插管后1min 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心率较S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手术即刻、30minPS组MAP及HR较S组更为平稳,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PS组少于S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用于HIFU家犬肝叶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需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20),按丙泊酚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4 mg/(kg.h)组(P1组)、6 mg/(kg.h)组(P2组)和8 mg/(kg.h)组(P3组)。三组均先给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给药时间不低于60 s),然后按6μg/(kg.h)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后分别以4、6、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丙泊酚静脉输注5 min后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记录三组病人麻醉诱导时SBP、DBP、MAP、HR最低值及气管插管时最高值、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观察三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不良反应;计算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P1、P2组一次性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气管插管完成时间长;而P3组麻醉较深,血流动力学平稳,插管条件好,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虽然患者呼吸暂停时间较长,但通过有效辅助通气均可缓解,对患者生命安全无威胁。结论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以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复合诱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min(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各时点HR、MAP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出现麻醉过浅(HR〉100次·min^-1,MAP〉基础值20%)、麻醉过深(HR〈50次·min^-1,MAP〈基础值20%)、胸壁强直、术中知晓等,比较患者术毕唤之睁眼时间、能够正确做出指令动作时间及拔管时间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T2、T3HR、MAP均升高,与T0比较,Ⅰ组HR、MAP更平稳(P〈0.05),Ⅱ组麻醉过浅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毕患者唤之睁眼时间、能够正确做出指令动作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可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易控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平衡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效果,从中筛选最佳平衡麻醉药物的组合方案。方法 150例拟施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婴幼儿在同样条件下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组,50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P组,50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M组,5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和气管拔管后的心率、呼吸、呼气末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K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快于K+P组和K+M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和K+M组(P〈0.01)。K+P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和K+P组(P〈0.01)。K组气管拔管后早期缺氧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平衡麻醉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黎光  涂石峰  郑涛 《广西医学》2005,27(7):1020-1022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问题。方法84例扁桃体摘除术中,氯胺酮组(K组)用氯胺酮、羟基丁酸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丙泊酚组(P组)用咪唑安定、丙泊酚、维库溴胺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气管内插管行控制呼吸。结果麻醉后5 min两组Bp、职均有所上升。麻醉30 min后,P组HR与K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P组SBP、DBP与K组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毕苏醒拔管时间P组明显短于K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组患儿意识恢复迅速,清醒经过平稳。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可控性强,术中呼吸和循环保持平稳,并能抑制咽喉反射,可减轻喉部手术操作的不良反应。术后苏醒快、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婴儿唇裂修补术两种全麻方法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比较,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的适于婴儿唇裂的麻醉方法。方法 择期Ⅰ°-Ⅱ°单侧唇裂婴儿 62例,随机分成 2组,Ⅰ组为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共30例,Ⅱ组为静脉全麻辅助双眶下神经阻滞共32例。应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SpO2及HR,并记录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前后、术中、拔管过程、术后60min发生SpO2最低数值和持续时间。结果 Ⅰ组即气管插管组发现低氧血症40次,而Ⅱ组无低氧血症的病例发生。两组病儿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期间HR均在130-180次/分之间波动,术后飞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静脉全麻辅助双眶下神经阻滞这种全麻方法,简单、安全,麻醉并发症少,可以作为Ⅰ°-Ⅱ°单侧唇裂修补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组(Ⅰ组,n=50)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Ⅱ组,n=50)。Ⅰ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监测。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中、停气腹后HR、MAP、SpO2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术中HR、MAP、SpO2平稳,术毕即可回病房。而Ⅱ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气腹后、拔管后MAP明显升高,且高于Ⅰ组(P〈0.05),患者术后20-60 min才能回病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好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非气管内插管行小儿唇裂修补术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观测157例患儿非气管内插管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状态下心律、心率、心音、呼吸频率和强弱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可采用非气管内插管的麻醉方法进行小儿唇裂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插管全麻手术对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并随机分成3组。各组患者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2.0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5μg/kg,术中均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泵注维持。手术开始前,I组不追加芬太尼,Ⅱ组追加芬太尼2.0μg/kg,Ⅲ组追加芬太尼4.0μg/kg。观察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30分钟(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患儿芬太尼、瑞芬太尼的用量和手术结束至呼吸恢复时间、至呼名睁眼时间、至拔出气管导管时间;记录各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出手术室时自觉疼痛情况。结兽三组患儿各时间点的HR、SBP、DBP、SpO2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持续时间三组比较无差异,麻醉药用量Ⅱ、Ⅲ组瑞芬太尼少于I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呼名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I组短于Ⅱ组,Ⅱ组短于Ⅲ组(P〈0.05);苏醒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显著躁动率I组大于Ⅱ、Ⅲ组(P〈0.05)。三组均无术中知晓及其它麻醉并发症。结论小儿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手术开始前以芬太尼2.0μg/kg注入,术中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可明显提高麻醉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麻醉药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辉 《西部医学》2009,21(11):1893-189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组(R组)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F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诱导量分别为1.5μg/kg和2mg/kg、芬太尼3μg/kg,2min后行气管插管,要求30s内完成。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0.03μg/(kg·min),阿曲库胺以0.6mg/(kg·h)恒速输注,至手术结束前20min停药。观察两组气管插管反应、麻醉效果、苏醒质量等。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R组术中MAP和HR相对平稳,而F组明显增高(P〈0.05);与R组比较,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延长(P〈0.05),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值低(P〈0.05),不利于病人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结论联合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莫子林 《微创医学》2013,8(4):458-459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施行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气管插管成功后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根据术中需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停止静脉泵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效果、手术持续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40 ~9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拔管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全凭静脉插管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给予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插管全身麻醉,比较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恶心呕吐、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腹后10min,无创动脉压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同时,观察组的无创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6.24±2.34)min、恢复呼吸时间(5.76±2.21)min、拔管时间(8.31±2.13)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12±2.84)min、(15.49±5.14)min、(24.18±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24 h无恶心、呕吐现象发生,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有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全凭静脉插管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其麻醉效果较好,患者在术后苏醒较快,比较安全,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是小儿唇裂修补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具有麻醉起效快、操作方便、易于麻醉管理的优点。我院在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间,对226例小儿唇裂及部分伴腭裂患儿采用未施行气管内插管的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以下简称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施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的安全、经济的麻醉方法.方法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38例,年龄在18个月到13岁,ASAⅠ~Ⅱ级,术中以丙泊酚静脉输注辅助间断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效果,持续监测ECG、HR、SPO 2.结果手术结束后10分钟内全部清醒,无拔管后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结论丙泊酚静脉输注辅助间断吸入安氟醚用于小儿唇裂整复手术麻醉时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探索非气管内插管行小儿唇裂修补术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观察157例患儿非气管内插管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状态下心律,心率,心音,呼吸频率和强弱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可采用非气管内插管的麻醉方法进行小儿唇裂修补术。  相似文献   

17.
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32例,其中Ⅰ度喉梗阻(简称Ⅰ)15例,Ⅱ度喉梗阻(简称Ⅱ)12例,Ⅲ度喉梗阻(简称Ⅲ)5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气管插管者采用呼吸暂停法.记录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低氧血症、气管插管以及术中声带活动发生情况.结果 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Ⅰ相比,Ⅱ、Ⅲ低氧血症与气管插管发生率高(P<0.05),与Ⅱ相比,Ⅲ低氧血症与气管插管发生率高(P<0.05);与Ⅰ相比,Ⅱ术中声带活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术中声带活动发生率低于Ⅰ和Ⅱ(P<0.05).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用药和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和呼吸暂停法在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与F2组,每组20例。R组术中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F组术中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术中开、关胸时及拔管期的BP、HR,计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状况、术中知晓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R组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F组(P〈0.01),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雷米芬太尼半衰期短,需尽早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复合硬膜外组(T组),记录麻醉不同时段的HR、MAP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和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插管即刻、插入后3min、拔除即刻、拔除后3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L组,且术毕苏醒时间较L组长,L组麻醉并发症较少。结论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麻醉较气管内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与复合氯胺酮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特点.方法 60例择期烧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按序贯实验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用安定和氯胺酮,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鼻导管给氧;B组麻醉诱导用安定、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观察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术毕5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毕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诱导后A组MAP明显增高(P<0.05),而B组MAP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A组SpO2明显下降(P<0.05),而B组SpO2稍有增高(但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1);A组术中易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烧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及时,不良反应少,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且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