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笔者自1997年6月-2000年 6月采用经脐部弧形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62例,取得满意效果,并与我院同期经肋缘下斜切口手术的41例进行对比,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98年10月收治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而行腹部手术的病人114例中,切口裂开11例,其中术后38小时裂开1例,72小时裂开2例。8~10天拆线后裂开8例。均在用力或咳嗽时裂开。全层裂开4例,部分裂开7例。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抵抗力差,  相似文献   

3.
4.
孙瑞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114-11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不完全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我院自2005年以来,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3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2个月。患儿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裂开为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再手术行全层缝合及减张缝合处理.切口裂开是全身营养不良(包括晚期癌肿、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等)和局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切口感染和增加腹压为两大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腹腔镜器械的日益精致,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的幽门环肌切开术,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可能性,促进了肠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院近2a来完成的46例新生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麻醉管理做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10例 ,男 9例 ,女 1例。年龄 16~12 0天。体重 2 7~ 8kg。并发肺炎 3例 ,Ⅱ°营养不良 3例 ,Ⅲ°营养不良 1例。同期剖腹手术组 15例 ,均为男婴 ,年龄 2 9~ 12 0天 ,体重 3~ 9kg。二、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 单次骶管阻止麻醉。患儿仰卧位 ,于脐上作小切口 ,Veress针穿刺入腹 ,注水通畅后 ,注入CO2 ,其压力为 12~ 14mmHg ,拔出穿刺针。在该处用 5mm套管…  相似文献   

8.
腹壁切口裂开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又称切口哆开,是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95年5月至2005年2月1821例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2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伤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结果腹部伤口裂开为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治疗方法上采用手术全层缝合。结论纠正营养不良、采用全层减张缝合、注意缝合技巧、合理使用电刀及选择适当切口均将有助于降低腹部切口裂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口裂开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在腹部外科发生率为1%~3%,发生时间在手术后4~10 d,一般在腹部缝线拆除后切口裂开。给患者及家属在精神及经济上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生命。对2005年—2008年我院外科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1.
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复习近年资料,切口裂开发生率在0.42—2.73%之间;死亡率最高达30%。本文分析我院从1955年7月到1973年2月,18年间严重腹部切口裂开100例。回顾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幽门环肌肥厚、增生致管腔狭窄引起的输出道不完全梗阻。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两孔法为我院治疗先天肥厚性幽门梗阻的常规方法,由于新生儿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给护理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9月采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两孔法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16例,其中男91例(78.25%),女25例(21.75%);平均  相似文献   

13.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常需幽门环肌切开术。传统幽门环肌切开手术常用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但由于其起效慢,麻醉可控性差,作用时间长,而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0 min左右,所以常影响术后患儿的呼吸恢复、苏醒和拔管时间。我院近来采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控制满意、平稳、苏醒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自 1990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婴幼儿急腹症 15 2例 ,其中术后切口裂开者 9例 ,现将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个月至 3岁。发生于阑尾穿孔并麻痹性肠梗阻者 4例 ,肠套叠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后 2例 ,原发性腹膜炎 2例 ,先天性幽门肥厚术后 1例。伤口均于术后 7d拆线 ,一半以上全层裂开。2 教训分析本组婴幼儿术后切口裂开多为术前合并腹膜炎、肠梗阻、上呼吸道感染、营养较差的患儿。因而我们体会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切口裂开 :①术前准备必须周密 ,包括纠正休克、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②术中要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经脐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随机分为经脐开腹组、腹腔镜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美观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家长对切口美观满意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术后分别有13例和17例出现呕吐,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均在出院前消失,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和经脐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临床效果及美观程度相近,经脐开腹这一术式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式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李丽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11-1711
临床上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最多见的阴茎先天性畸形,约占男性的25%~30%,两种畸形皆覆盖阴茎头,其包皮过长、包皮口狭小、包皮不能翻转致包皮垢积存于冠状沟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包皮阴茎头炎、包皮外口狭窄、包皮结石、阴茎头及包皮白斑病、尖锐湿疣和阴茎癌,包皮外口严重狭窄导致排尿困难,部分可发生嵌顿包茎导致包皮、阴茎头坏死等[1-2].为此对包茎和经常发炎的包皮或过长包皮应及早行包皮环切术.2011年10月,本科对16例因包皮过长、包茎患者采用套环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治疗,术后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部切口破裂是腹部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27~45%我院自1977年6月~1984年12月,共行腹部手术1420例(泌尿外科手术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未统计在内),其中发生全层腹部切口裂开52例,占3.66%,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凡术后3~17天切口处腹壁部分或全部全层裂开致肠管及大网膜暴露或脱出者,为本组统计对象。(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男女之比约2:1,年龄1.5月~20岁3例,21~40岁9例(17.31%),41~60岁15例(28.85%)、60岁以上25例(48.08%)。切口裂开发生时间:术后3~5天5例(9.62%),6~10天41例(78.85),11~17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一种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者会危及生命.笔者于2000-2010 年期间共发现32 例切口裂开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