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心理学方法 对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ADL)恢复的效果.方法 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相同临床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中医心理干预方法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0 d、70 d、100 d采用HAMD和ADL量表对疗效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40 d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为(13.04±4.86)分,对照组为(17.92±5.8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OL评分干预组为(61.85±11.73)分,对照组为(53.02±10.54)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0 d和100 d,HAMD及ADL评分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 尽早采取中医心理学方法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后精神障碍,因其延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故其临床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综合历代医家经验及现代中医研究结果,对本病进行简要论述,并对中医情志治疗、针灸、康复等中医综合康复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卒中后情绪低落、精力不济、少气懒言、食寐不佳、活动能力受限等。受到随访调查时间、随访人群、使用的诊断工具等不同因素的影响,PSD发病率波动在20%~79%之间,平均在54%左右[1]。PSD严重影响了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目前PS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及功能锻炼为主,康复心理护理在PSD中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导致心理活动失调,而抑郁是脑卒中后心理活动失调的常见表现之一.抑郁使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缺乏参与意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极大地影响康复及预后,故针对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2001年2月-2003年8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78例,现将卒中后发生抑郁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药物、针灸、功能训练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中,HAMD积分干预前为30.25,干预后为12.43,MBI评分干预前为24.47,干预后为42.53;对照组34例患者中,HAMD积分干预前为29.58,干预后为18.79,MBI干预前为25.41,干预后为37.27。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将脑卒中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之上配合心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郭玲 《中医药导报》2009,15(9):46-4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3、4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2、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现状进行调研,提出相应的中医情志干预措施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滨州地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市中医院、滨城区人民医院的2019年—2020年入住中医科、脑病科及康复科的临床诊断为脑卒中(脑梗死后遗症、脑内出血后遗症)恢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其中确诊抑郁状态的患者按照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干预,通过对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 (1)2019年—2020年,三院共收治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467例,经汉密尔顿评分后确诊抑郁状态患者95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8.59%(952/2467)。(2)干预前两组抑郁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对照组降到22%,观察组降到13%(P<0.01)。(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以帕罗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78例,观察组给予帕罗西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抗抑郁治疗效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6周后两组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丁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而且具有见效快、疗效稳定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2年内最严重[1]。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脑卒中后抑郁最为常见,其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中医治疗PSD发展较快,具有疗效显著、个体化强、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现就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曾福英 《光明中医》2016,(13):1969-197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加强常规护理及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69.70%,对照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54.55%,观察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30d 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30d 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功能评分,对患者有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中风病重要并发症的中风后抑郁,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而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方面卓有成效,本文对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包括针灸、中药、针药结合及其他中医方法,并对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适宜于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中医干预技术,并探讨其在社区应用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检索AD社区中医干预相关文献报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对AD社区中医干预的现有及可能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AD社区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及应用策略。结果: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中药内服疗法、针灸推拿疗法、药膳食疗、气功、太极拳等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五音疗法等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可以应用于社区轻度认知损害(MCI)及轻、中度AD的防治,建立健全的社区医疗机构-患者-社区老年人监护人员的AD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指导、AD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护人员协助的AD社区中医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尚需在具体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原则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不同情况,对每个患者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从中医常规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护理等多方面进行调护,使患者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主动地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原则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不同情况,对每个患者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从中医常规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护理等多方面进行调护,使患者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主动地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纳入4种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随机对照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 000例中风病患者。4种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30 d内、30~60 d、60 d后,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治疗30 d后,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优于对照组(436[302,570]);但治疗30 d内2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034,261])。中风后6个月内、6个月后的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中风后6个月内的中医传统运动疗法组优于对照组(397[263,531]),但7个月内2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8[-114,250])。结论: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能够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但是由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方面的文献较少,各亚组的结论不一致。因此,期望日后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个测量时点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70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36例患者接受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腹压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使用中药治疗SAP的同时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强SAP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缓解SA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整理和综合我院收治168例中风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加以分析总结。[结果]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心理和中医辨证施护,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中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中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是中风性"软瘫"又称迟缓性瘫痪和中风性"硬瘫"又称痉挛性瘫痪,从治疗上说,"硬瘫"因其患侧肢体肌张力相对"软瘫"较高而使治疗难度增大,然而脑中风的恢复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硬瘫"这一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临床治疗进行综述性总结,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临证治疗参考。本研究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药治疗和推拿治疗入手,系统研究中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临床治疗进行客观评价,各个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治疗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为临床中医临症时缩短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方案的决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