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佐”不只是消除寒热格矩而采用的配伍或服用方法,而更多的应用目的是调量方剂之偏或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使方剂发挥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浅议反佐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跃 《江西中医药》1996,27(4):49-50
浅议反佐配伍方跃(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方剂,反佐配伍,涵义,形式反佐配伍是方剂配伍法度之一,为中医处方用药的独特方法。正确运用反佐配伍,常能增强方剂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拟就反佐配伍的涵义及主要形式简要分析如下。1反佐配伍的...  相似文献   

3.
方剂配伍中之"反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互佐、补泻互佐、散收互佐、润燥互佐、行止互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旨在为临床中正确运用“反佐”配伍法及谴药组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反佐”考     
方剂有严格的配伍法度,药物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有序排列。为了达到药物作用与机体状态的协调统一性,在佐药中不仅有“正佐”之法,更有“反佐”一法。“反佐”之法,始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  相似文献   

5.
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反佐、补泻反佐、散收反佐、润燥反佐、行止反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探讨其相关配伍规律,为探索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方剂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法度,选用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妥善配伍而成。“反佐”法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的地位,常常与佐制、反治、数法兼施并用等概念相混淆;而且对其科学性的内涵缺乏有力的论述。所以有  相似文献   

7.
嵇丽娜  马佳维  李荣群 《新中医》2018,50(2):166-168
正反佐配伍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地位,但常常不能引起医者的重视。过去对反佐的研究集中在配伍的规律和类型上,而对其科学性的内涵及运用缺乏深入论述。笔者就反佐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为方剂反佐配伍治疗疑难病症提出新的思路。1反佐配伍的认识1.1概念反佐的概念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  相似文献   

8.
论“反佐”     
王萧 《国医论坛》1997,12(2):23-24
“反佐”,是祖国医学中有关方剂的组方法度Z一。它最早出现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明代李时珍抬出:“反佐.即从治也。谓热在下而上有寒邪拒格,则寒药中人热药为佐.下隐之后,热气既激,寒住随发也.寒在下而上有浮火炬格,则热药中人寒药为住.下隐之后,寒气既消.热性随发也.”明代张景岳亦在其所著《景岳全书》中对反性进行了专题阐述.近代诸多医家也在他们的论著中屡屡提及反佐。本文就此问题试进行探讨如下。三反住的内客观众家之论,可知道反…  相似文献   

9.
反佐含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  秦海光 《江苏中医》1999,20(7):42-43
反佐是方剂组织配伍中的法度之一,但长期以来含义比较模糊。通过与佐、佐制、反治、数法兼施并用等几个概念的比较,对反佐的含义作了较明确的界定,指出反佐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方剂中配伍与君药、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佐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李华 《中医研究》1999,12(2):39-40
按中医方剂传统理论,方剂中的各味药物,决非乱无章法的杂药乱投,而是按主辅佐使(亦有称君臣佐使的,意思一样)的关系来配伍的,通过此种配伍,达到增强综合作用,减轻毒副作用的目的。关于对主辅佐使作用及关系的解释,各方剂著作所言大同小异,并无严重的分岐。其中...  相似文献   

11.
反佐法述略     
反佐法作为临床治病求本的变通治法 ,早在《内经·至真要大论》中就提出来了 ,其曰 :“奇之不去 ,则偶之……则反佐取之 ,所谓寒热温凉 ,反从其病也。”它作为反治法的一部分引起了历代医家的重视 ,可以说 ,能否熟练应用反佐法 ,是反映一个中医经验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反佐原则之所以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机理就在于无论是制方、制药还是用药、服药等都注意了“感以同会”(清·陈修园 ) ,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了药物的最佳作用。现就反佐法的临证应用略述如下。1 制方的反佐原则—温清并用原则由于反佐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针对真…  相似文献   

12.
论反佐法     
重新确定反佐法的概念,论述了反佐法的起源与立法依据,并将反佐法概括为反佐六法.  相似文献   

13.
反佐法刍议     
文章论述了反佐法的渊源与本义,应用的原则与适用的范围.具体讨论了反佐法应用的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反佐法的概念及与佐制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李荣群 《中医药学刊》2006,24(2):321-322
“反佐配伍”是中医学方荆组织配伍中的法度之一,但由于它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的地位,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反佐配伍的科学性,为其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反佐配伍”是中医学方剂组织配伍中的法度之一,但由于它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的地位,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反佐配伍的科学性,为其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方剂学"反佐"概念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娜  谢鸣 《中医杂志》2004,45(8):565-567
"反佐"是中医组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明确"反佐"概念及其内涵对于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对"反佐"概念的演变和有关"反佐"认识的分析,提出"反佐配伍"理论的哲学基础、概念界定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7.
肉桂为辛热之品,在临床用药中,常以少量肉桂反佐配伍苦寒药使用。肉桂与苦寒药的配伍不仅影响化学成分的溶出,而且影响药效及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对近年报道较多的交泰丸及滋肾通关丸在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今中外学者关于学科概念不同认识的阐述,从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分化的角度归纳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又举例从不同层次阐述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通过对学科建设内容和目标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厘清其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正Precious Literature Necessary for Clinical Research1981-2008The CD retrieval svstem of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TCM)contains all of the periodicals of JTCM published from 1981 to 2008.You can read any articles on computer by searching any words or combination of the words.  相似文献   

20.
除山茶科植物来源的传统茶叶外,市场上还广泛流通着许多口感不错的药食同源的别样茶。传统茶和别样茶统称为茶饮。梳理了茶饮的发展历程,丰富其内涵及多样性,突出其"治未病"和慢病防治的功效,探明部分功能分子基础,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茶饮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载体,具有大规模市场开发的广阔前景,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同时亟须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