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病理学特点及对母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送检的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130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130例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 包括副叶胎盘48例、双叶胎盘12例、有缘胎盘50例、轮廓胎盘13例、环状胎盘3例、膜状胎盘2例及有窗胎盘2例。(2)产妇孕周29+5~40+4周, 51例胎膜早破, 11例胎盘前置, 5例胎盘早剥, 15例胎盘粘连/植入, 27例产后出血。(3)胎儿中有46例未足月早产, 28例生长发育受限, 22例宫内窘迫, 1例胎儿宫内死亡。(4)胎盘大体特点:副叶胎盘表现为分叶有明显的大小差异, 若两叶大小较一致, 称为双叶胎盘;轮廓胎盘表现为绒毛膜板小于底板, 边缘反折的胎膜有明显增厚, 若未见增厚, 则称为有缘胎盘;膜状胎盘大体特点为薄而大, 形似薄膜;环状胎盘大体表现为空心圆柱体状、环形或马蹄形;有窗胎盘表现为近中央区有组织缺损。(5)镜下改变:以功能性形态学改变为主, 常见母胎灌注不足的表现, 包括绒毛梗死、远端绒毛发育不良及绒毛过度成熟等。结论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大...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减胎术后随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减胎技术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6期间于我中心接受IVF-ET治疗后三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33例(A组)及同期治疗获双胎妊娠69例(B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流产率A组27.3%,B组15.9%;平均出生胎龄A组(36.4±2.4)周,B组(36.4±2.8)周;围生儿死亡率A组8.3%,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率A组29.2%,B组2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出生体重A组(2386±602)g,明显低于B组(2586±595)g(P〈0.05);出生体重〈1500g的比例A组10.4%,B组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胎妊娠早期行减胎术存在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移植胚胎数目,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才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双胎及三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对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及三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的流产率 6 7% ,早产率 5 2 3% ,低出生体重儿 (<2 5 0 0g)约 4 4 5 % ,围产期死亡率 6 8 6‰。三胎流产率 2 8 6 % ,早产率 80 % ,低出生体重儿 (<2 5 0 0g)约 6 6 7% ,均较双胎妊娠升高。双胎体重不均衡、双胎输血综合症是导致双胎流产、早产、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双胎及三胎妊娠早期诊断是影响其围产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定期产检 ,预防性入院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双胎及三胎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41例的临床分析及妊娠结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病因、并发症、诊断、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41例临床确诊的胎盘早剥病例进行研究。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病率为0.8%。53.7%为初产妇。26.8%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死亡率为24.4%。轻型与重型胎盘早剥在新生儿死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娩方式、死胎数、新生儿窒息数、正常新生儿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的病因,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胎膜早破等病因,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亢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年间于我院建档并分娩、资料完整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77例,对其妊娠结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甲亢未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增高,妊娠并发症增多,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诊断并规范治疗妊娠甲亢,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ART后自然减胎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发生自然减胎(SPR)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ART术后妊娠的3506例患者,分析与SPR有关的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ART后SPR的发生与移植的胚胎质量有关;发生SPR后出生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可能性增大;SPR发生越晚,其产科异常结局风险越大。结论选择优质胚胎的单胚胎移植(SET),可能是有效避免多胎妊娠,减少SPR发生的根本之举。此外,在对多胎妊娠实行选择性减胎时应充分考虑SPR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影响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9):70-71
目的探讨不同诊疗经过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3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93%。母体并发症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0.12%)为主。有32例(38.6%)未经治疗即终止妊娠,经过孕期单纯饮食控制或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51例。治疗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是降低母体并发症和减少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剖宫产和早产并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容少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4):72-7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3例前置胎盘分为轻度组(4例)及重度组(9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组初次出血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轻度组(P<0.05);而产前出血发生率、出血次数及大出血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产前出血者其诊断及分娩时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无出血者(P<0.01);择期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者(P<0.01).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可循.其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不能预测其结局,也不能据此提前作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棘球蚴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及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全省医联体医院住院的妊娠合并棘球蚴病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分析病例组各患者临床特征,同期随机纳入45例于青海红十字医院住院的无妊娠并发症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年龄、产前BMI、分娩孕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民族、居住地、文化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孕产妇流产或早产、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孕产妇产钳助产术、剖宫产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孕产妇新生儿的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合并棘球蚴病增加了孕产妇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对新生儿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母婴患病率及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后,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后与正常孕妇母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空腹血糖在4.0~4.8mmol/l、餐后2h血糖在4.8~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5%~6.2%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患病率最低。结论妊娠糖尿病经规范化治疗能减少母婴并发症,妊娠结局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治疗时机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l0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29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孕前是否开始治疗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TSH、FT4在妊娠期的变化。结果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占本院住院分娩数的1.05‰(29/27685),尽管两组用药后甲状腺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妊娠前开始治疗的患者流产、早产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均较低,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应及时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减低后再妊娠对母儿均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水量减少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方法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羊水减少的孕妇60例,羊水指数(AFI)5.1cm-8cm为羊水量减少,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护,S/D比值测定,B超检查。妊娠结局包括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钙化,分娩方式,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结果羊水减少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羊水正常组(P〈0.05),2组羊水污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减少组剖宫产率高于羊水正常组,2组终止妊娠时间,新生儿窒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围生儿死亡。羊水减少(5.1-6.5)A1组与羊水减少(6.6-8.0)A2组相比较,终止妊娠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钙化A1组和A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量的减少是妊娠不良结局的一个危险信号,为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应重视对羊水量减少孕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399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出生体重不同,分娩方式也不同。剖宫产组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产钳助产和阴道自然产。不同出生体重组之间,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巨大胎儿组高于其它三组。阴道分娩者,出生体重不同,产程时间也不一样,巨大胎儿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高于出生体重低于3000g组。阴道出血量以巨大胎几组为多,差异显著。新生儿性别,巨大胎儿组男女之比为2.5:1,新生儿合并症各组间无差异,但巨大胎儿组中阴道分娩者高于剖宫产者。本资料分析提示,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多少有关,体重越大,剖宫产机会越多,阴道出血量也越多。对产前未诊断出的巨大儿,只要产程中严密观察,有异常及时改变分娩方式,可以减少阴道难产和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影响,以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早发型、96例晚发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晚发型组(<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围产儿结局有统计学差异(<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需适时适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染色体多态性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AR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至2010年生殖中心行IVF-ET共1607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其临床资料,研究其ART妊娠情况。结果 1607例生殖异常患者中,检出染色体正常核型1563例(97.3%),ART妊娠877例,妊娠率为56.1%,流产113例,流产率为12.9%;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37例(2.3%),ART临床妊娠20例,妊娠率为54.1%,流产2例,流产率为10.0%。结论染色体正常组与染色体多态性组ART的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染色体多态性患者不影响AR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TORCH—IgM感染与孕妇妊娠结局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TORCH—IgM感染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550例发生不良妊娠的孕妇进行血清TORCH—IgM抗体检测分析,并与同期无不良妊娠的孕妇550例作对照。结果不良妊娠孕妇的TOX—IgM、RV—IgM、CMV—IgM和HSVII—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孕妇(P〈0.01)。结论TORCH感染是导致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妊娠孕妇TORCH—IgM检测时妊娠妇女的优生优育及人口出生质量,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围产结局(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39578例娠中合并甲腺疾病者,共28例,占分娩总数的0.0007%,有关合并症依次为甲亢(占64%),甲状(占17.9%),单纯甲状腺肿大(占7%),甲状腺瘤(占7%),甲状腺炎(占3.6%),其发病率分别为0.045%,013%,0.005%,0.005%及0.0025%,临床实践显示,妊娠合并甲亢,甲碱者,只要孕早期满意控制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则母儿预后大多正常,否则母儿的并发征均明显增加,其他甲状腺疾病,如单纯甲状脓肿大,甲状腺瘤,甲状腺炎,无论治疗与否,不影响妊娠结局,影响围产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孕期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孕前及孕期对母体进行甲腺功能监测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值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中心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的1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妊娠131例,异位妊娠10例(包括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7.1%.其中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8例,非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2例.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病变及其他高危因素有关,妊娠早期测定β-人绒毛膜促性激素(β-HCG)和B超检查,有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Rh阴性孕妇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Rh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情往往较重甚至出现胎儿水肿,胎死宫内。本研究主要探讨Rh阴性孕妇孕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发现的Rh阴性孕妇44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孕期处理及妊娠结局。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无合并症并发症妇女4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Rh阴性孕妇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36%,4.55%,11.36%,9.09%,13.6%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早产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为15.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发生血型不合的危险因素为死胎史及抗-D抗体效价大于1∶16。结论对Rh阴性孕妇进行系统管理(包括产检常规查Rh血型,定期检测抗-D抗体效价,系列B超检查,羊水检查及脐带穿刺)及时治疗(包括抗-D免疫球蛋白,宫内输血,及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