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癌颅脑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49例肺癌颅脑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中35例行手术切除病例的外科及病理所见。结果: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肺癌脑转移瘤40例,发生于小脑半球的肺癌脑转移瘤8例,发生于颅骨的1例。多数肺癌脑单发转移瘤呈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的环形,其中可见囊腔(28/35)。囊壁厚薄不均及壁结节多见于肺癌脑单发转移瘤而非脑脓肿。瘤周水肿多呈中到重度(33/49),且瘤灶大小与其周边水肿不成比例。肺癌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是“掌趾征”,本组有7例可见此征像。结论:瘤灶呈环行囊腔表现及“掌趾征”是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  相似文献   

2.
脑转移瘤出血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出血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出血51例,男41例,女10例,平均53.6岁,51例全部行CT平扫,其中17例同时行MR平扫,20例行增强CT,14例行增强MR扫描。结果:51例共130个脑转移瘤出血病灶,根据转移瘤内出血灶的形态分为结节肿块型(28例87个病灶)。环型(10例22个病灶)和灶样出血型(16例21个病灶),同一病例可同时存在不同形态的脑转移瘤出血病灶,出血灶在CT平扫时呈高密度,MRT1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各型脑转移瘤出血病灶呈不同程度和形态的强化。结论:脑转移瘤出血形态多样。结节肿块型脑转移瘤出血需要与单纯性脑出血鉴别,环型需要与脑脓肿鉴别,而灶样出血型主要应与各种脑原发恶必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CT、MR I表现特点。方法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转移瘤26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7岁。15例行CT平扫,13例行MR平扫,11例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 I扫描。结果26例共48个囊性脑转移灶,囊壁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 T1W I和T2W I呈等或稍低信号,根据囊壁的形态将其分为3种类型:不均型、结节型、均匀型。MR T1W I囊液信号强度略高于、T2W I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而CT密度与之相似或略高。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结论囊性脑转移瘤形态多样,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MR I多方位增强扫描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淋巴瘤患者17例单发,3例多发,共有24个病灶。其中,CT及MRI图像有以下特点:a)瘤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b)CT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无钙化,MR 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c)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亦可不均匀呈环形或花瓣样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影像表现缺少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28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多见,其次是视力障碍和意识丧失。肿瘤体积较大,多见于脑外或髓外、脑内或髓内邻近表面。肿瘤为实质性肿块,大小不一,瘤内成分复杂,常见出血、坏死、囊变等。CT和MRI表现根据肿瘤的成分不同而异,典型者为CT高密度类似出血,MRI呈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FLAIR和DWI亦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常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囊变/坏死或出血无强化。有轻度至中度瘤周水肿,有时伴有脑组织浸润。MRS呈现肿瘤波谱,但并不典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结合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囊性脑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共28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多发2例,单发15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大脑半球14例,其中位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13例。单囊型10例,大囊小结节型4例。位于小脑呈大囊小结节型3例。CT平扫表现为囊性低密度,边缘有环状略高密度包膜15例和包膜毛糙2例。囊内液体呈长T1低信号,长他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增强呈环状增强15例,结节状增强4例。病灶周围无明确水肿2例、中度水肿10例和重度水肿5例。结论:囊性脑转移瘤多位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CT、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 单发6例,多发4例,共计15个病灶,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实质性肿块,无钙化,瘤周水肿相对较轻,占位效应轻,增强后瘤体呈均匀性轻、中度强化,无囊变及环表强化。MRI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发生部位无特征性,但以实质性均匀性强化多见,且对室管膜下转移灶的检测,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络丛肿瘤(CPTs)的CT和 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CP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22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8例CPTs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个月~66岁,中位年龄30岁。发病部位包括侧脑室(12例)、第四脑室(8例)、桥脑小脑角区(6例)、三脑室(1例)和小脑蚓部(1例)。CPPs CT平扫多表现为较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中6例伴有钙化;肿瘤实性部分在T1 WI 上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MRI 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强化。CPPs 内可见肿瘤血管,出血和囊变少见;APCCs更易发生囊变,可侵犯周围脑实质,易出现瘤周水肿;CPCs 可见瘤内出血、囊变、脑实质浸润、沿脑脊液播散等改变。结论:脉络丛肿瘤的CT和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 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学改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占位病变,约占脑肿瘤的30%-40%,典型的脑转移瘤CT较易诊断;本文收集7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称为不典型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0.
肺癌脑转移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脑转移瘤的CT特征和规律。材料与方法:回顾总结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4例肺癌脑转移病例,就其转移灶的CT特征和规律做出评价。结果:肺癌脑转移以顶、额叶为好发部位,转移灶主要表现为结节状均一强化和环状强化中心低密度,可单发或多发。瘤周水肿以腺癌和低分化癌较明显。环状强化中心低密度灶周水肿较结节均一强化灶周水肿明显。结论: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转移灶的大小、部位、形态、边缘状况和密度变化,是肺癌脑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病理证实的73例肺癌CT检查所见。50例中央型肺癌CT征象类同平片及体层者但CT评价纵隔淋巴结转移有独到之处。重视支气腔狭窄征及细致的肺门分析是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关键。2例纵隔型肺癌实为周围型鳞癌侵犯纵隔,CT所见优于常规照片。1例周围型腺癌显示成纤维效应、胸膜皱缩,间隔静脉聚集。周围型鳞癌多为分叶状块及短毛刺,1例为巨囊状。肺泡癌CT所见不优于平片。虽然本组总的诊断正确率为98.6%,但CT不能取代针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见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M 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均接受M RI平扫及增强扫描,临床确诊为脑转移瘤且已明确原发肿瘤类型的患者资料,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脑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强化形态、瘤周水肿均与原发肿瘤相关( P <0.05)。MRI扫描中,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颅内转移多表现为长T1、长 T2信号,结直肠癌转移灶中有20个(71.4%)呈混杂/短T2信号,DWI上245个(69.4%)转移灶边界清楚。45例(70.3%)肺腺癌、33例(55.0%)肺小细胞癌及15例(78.9%)乳腺癌颅内转移,M RI表现以多发转移灶居多;16例(59.3%)肺鳞癌以单发转移灶居多。72个(57.1%)肺小细胞癌的转移灶为结节状,22个(59.5%)肺鳞癌的转移灶为粟粒状;肺鳞癌有27个(72.9%)转移灶为环形强化;18个(48.6%)肺鳞癌转移灶的瘤周水肿为轻度,重度水肿中有21个(52.5%)转移灶为肺腺癌。结论不同恶性肿瘤颅内转移可有不同的M RI特征;M RI平扫、增强及DWI综合运用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 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脑内单发肿块样病变,CT平 扫多呈低密度改变,MRI检查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或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 较轻。结论: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全面认识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病理改变,可提 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纤支镜、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I影像资料,15例全部行CT平扫,其中11例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与增强扫描.分析CT及MRI图像上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及其与纵隔和肺的关系.结果 15例纵隔型肺癌为单发肿块,5例小细胞型肺癌,8例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各1例.肿块均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呈宽基底相贴,大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分叶12例,毛刺9例.肿块位于上纵隔8例,中纵隔5例,下纵隔2例.其中前中纵隔区12例,后纵隔3例.肿块与肿大淋巴结融合7例.癌肿邻近相应支气管变窄或闭塞9例.4例有胸廓骨转移性骨质破坏.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误诊,仔细分析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胸腺癌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的影像表现,1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行CT平扫检查。结果19例胸腺癌中,鳞状细胞癌16例,未分化癌、粘液表皮样癌及淋巴上皮样癌各1例;CT表现为前中上纵隔较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最大径约为3.5~12.8cm(平均为6.6cm),肿块密度不均匀,均有坏死,其中3例鳞状细胞癌有钙化;19例肿瘤中,侵犯大血管10例,心包侵犯9例,胸内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胸膜转移7例,肺内转移4例),胸外转移(腹膜后淋巴结及骨骼各2例,肝脏3例)。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纵隔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病变的临床及CT表现,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肿瘤标记物CEA、NSE、LTA检测与影像学诊断对肺癌的检查及病理分型相关研究。资料与方法 选择190例肺部病变的患者,均摄胸部X线平片和CT扫描及肿瘤标记物CEA、NSE、LTA外周血清检测。结果 (1)CT诊断鳞癌50例、腺癌46例、小细胞性未分化癌14例、良性病变20例、未定型60例。(2)三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水平及敏感性鳞癌LTA为85.3%,腺癌CEA为86.9%,小细胞未分化癌NSE为93.3%。(3)影像学诊断与肿瘤标记物相结合,定性诊断及病理分型上升率鳞癌为14.7%,腺癌11.5%,小细胞未分化癌为46.7%。结论 影像学检查与几种常见肿瘤标记物检测结合在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MDCT表现。方法:对34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肺癌(首次检查≤3.0cm)行脚追踪扫描并回顾性分析CT表现。男19例,女15例,年龄38~82岁。结果:腺癌25例,肺泡癌5例,鳞癌4例;混合磨玻璃密度11例,实性23例。结节分叶征25例,毛刺征27例,胸膜凹陷征20例,血管集束征20例,空泡征7例,支气管气相征4例。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8例出现骨或脑转移。13例复查1次以上,2例出现病灶密度或大小的改变,其中1例实性病灶7年内由0.7cm增大至2.8cm。结论:脚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性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转移性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探讨能谱成像在鉴别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性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12月间淋巴瘤3例(28个淋巴结)、肺腺癌5例(30个淋巴结)、肺鳞癌4例(24个淋巴结)及胆管癌2例(10个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各个淋巴结在不同能量水平下(40~140 keV,间隔10 keV)淋巴结的CT值及碘基图和水基图各个淋巴结的碘和水含量,分别对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在不同keV下淋巴结的CT值、碘和水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观察肿大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对应的单能量水平是70 keV.70 keV下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CT值分别(81.36±9.81)、(58.33±21.55)、(56.47±10.62)和(73.57±4.4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9,P<0.01),其中淋巴瘤与肺腺癌、肺鳞癌及肺鳞癌与胆管癌在CT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胆管癌及肺腺癌与胆管癌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肺鳞癌CT值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碘含量分别为(1.93±0.05)、(1.16±0.15)、(1.25±0.21)和(1.44±0.04)g/L;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水含量分别为(1029.40±20.85)、(1024.98±11.19)、(1022.12±12.94)和(1030.87±10.10)g/L;肺腺癌与肺鳞癌的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77,P>0.05),其他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水含量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能谱成像通过应用碘含量及低能量下的CT值,对不同来源的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有较大意义,70 keV单能量图像显示肿大转移性淋巴结最清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脑转移的CT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型肺癌伴发脑转移患者均经脑部CT检查,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46例中,腺癌19例(41.3%),鳞状细胞癌9例(19.6%),腺鳞癌4例(8.7%),类癌2例(4.3%),未明确病理类型者12例(26%)。在CT像上,单发18例,多发28例,瘤周水肿见于21例,坏死囊变10例,结节状36例。结论肺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瘤(SBM)的MRI表现,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39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分析单发瘤体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瘤周水肿程度和瘤体的强化特点.结果:39个SBM,发生于幕上32例,其中31例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7例位于幕下.增强扫描示病灶呈结节状强化18例,环状强化5例,囊实性强化16例.肺腺癌转移瘤内出血4例(4/5),肺鳞癌脑转移瘤出现囊变或囊实性强化11例(11/21).中重度水肿大多出现在≥2cm的实性或囊实性强化的瘤体(22/39)中.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增强扫描对诊断单发脑转移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