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150例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总结上海市近10年来急性白血病150例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方法。结果:150例5年以上长期生存者中,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AML)6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1例,其它类型4例。M3和L1的病例数较多。长期生存组患者发病时较年轻,2~10岁儿童占33.3%,青壮年约占50%。与非长期生存组患者比较,长期生存患者白细胞数较低,血小板数较高(均为P〈0.05)。AM  相似文献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其治疗效果近年来尚无显著改善,虽然诱导治疗的首次缓解率可达到89%~90%,但3~5年的无病生存率仅为10%~30%,约有50%以上的患者1~2年内复发[1-2]。老年ALL预后尤其不良,英格兰北部和美国报道提示所有60岁以上老年ALL患者采取足够积极的治疗,2年总生存率约20%,5年总生存率约为12%[3],而瑞典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年龄在  相似文献   

3.
成人急性白血病(AL)长期生存率较低。我们回顾性分析8例长期生存AL及短期死亡A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以探讨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黄黛片与化疗交替应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黄黛片与化疗交替应用治疗APL患者62例。结果:中位缓解期为48个月;仍在随访并配合治疗的54例患者中,3、5、7、10年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68.41%、48.15%、38.89%和18.52%;3年生存概率为88.52%,5、7、lO年生存概率均为86.88%。结论:复方黄黛片与化疗交替应用是有效可行的缓解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成人急性白血病初治缓解70例COX模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尽分D’【帆9,渊缓解中取得很久进展,似KM生存率仍较低。*此,何人分别JIj行命友法、多元逐步同u法‘、1。。旮。hoD例以统I!回人法对急性内血病(*L)颅**素进行分析*【仍仆仆从洲;4限性,以)X比例)“队模’问能弥补这些个足、*此.我们选用此法.对形I们AI八t!gJ十怀*素进行分析.以刚对临床治疗行ti为山。l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7()例均水【IJL院附院血液科10年间成人AI,M治上个缓解者(t”R),刃38例,少H例;急淋(AI,1,)32例.总比淋(*NI。1,)38例;小位年龄%岁(1卜一73*).均外往院…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患者文,13岁,学生。3岁时因发热、乏力,骨痛、面色苍白1周,于1987年8月4日以发热待查住地科。10年前无明原因出现发热,体温38C~4OC,明显乏力、骨癌、面色苍白,在当地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遂就诊入院。查体:T39℃,P140次/min,R25次/min,急性病容,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压指不退色。颈、腋、腹股沟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与皮肤无粘连,表面光滑,无触痛。睑结膜苍白,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压痛。两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40次/min,…  相似文献   

7.
长期生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微小残留病变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微小残留病变(MRD)监测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PL患者中MRD特异标志的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10例APL患者生存期已达77~107个月的RT-PCR检测MRD的结果均为阴性。结论RT-PCR检测MRD阴性结果与APL患者长期生存间关系肯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探讨了急性白血病首次复发后的预后因素。结果发现:第二次完全缓解率(CR_2R)、第二次持续缓解时间(CCR_2)及生存期(SD)与首次化疗后骨髓白血病原始细胞减少指数(MBDI)、达第一次完全缓解的疗程数、首次化疗前白细胞总数、第一次完全缓解时间及复发后化疗方案的选择等因素有关。说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白血病对化疗的敏感性影响着急性白血病复发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并分析13例生存十年以上的AL患者的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发病时的临床特征及化疗方案。结果:AL生存10年以上女性3例,男性10例;平均年龄为34岁,类型以M3、M5为高;化疗以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H加A)为主的联合方案占多数;发病时白细胞在4.0~16.0与血小板20.0~60.0者生存时间长(其中≥20年以上的2例;分别27年及23年,前者早已结婚生子;≥15年~<20年的3例;≥10年<15年8例)。结论:AL长期生存与年龄成负相关系,白血病类型以M3、M5比例最高;诱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第一步(以H加A为主联合方案);其次强化治疗时间4~6年,并定期鞘内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MTX加DEX)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长期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9例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裕玻常估ANLL患者17项初诊临床资料与缓解率的关系进行X^2检验,发现初地血红蛋白(Hb)≥60g/L、输血量1600-4000ml、维甲酸方案和3个疗程的缓解率高,同时对83例完全缓解患者有杉20个变量与存活时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缓解持续时间越长,初诊Hb≥60.20g/L,年轻和维甲酸诱导治疗组的存活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1997年~2008年收治的67例老年AML患者,就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结果 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为29.9%,获CR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年龄(>70岁)、体能状况评分差(ECOG 2~4)、继发性AML、有并发症、初治时的白细胞数高(>5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高(>50%)、非标准化疗方案及白细胞CD34阳性取得相对较短的生存期(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有无并发症、体能状况(PS)、初治时的白细胞数及化疗方案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老年AML患者的预后受多因素影响,CR率低,长期生存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急性白血病患者五年生存率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X  Lin G  Wang J  Wang Q  Lin P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2):827-831
目的 总结上海市近10年来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近10年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胸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生存分析方法。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28例,其中达到5年长期生存150例患者,发现总的5年长期生存率为18.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28.1%,M3和L1的长期生存率较高。儿童、WBC较你、血小板较高、外周血原+(早)幼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学发病机制逐渐被阐明,其治疗经历了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TO)治疗3个阶段。ATRA的应用使得诱导完全缓解(CR)率从单纯蒽环类为主化疗的50%〔1〕提  相似文献   

15.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6.
张林  杨爱民 《山东医药》2000,40(2):46-46
近年食管外科有很大发展,食管癌的手术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远期疗效仍不理想,中晚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仍在30%左右。影响食管癌长期生存的因素较多,除与就诊患者多为中晚期,而仅有266%~30%可行根治性手术有关外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1肿瘤的浸润程度按最新的UICC制定的TNM...  相似文献   

1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正常核型者占40%~49%。过去它被划分为预后中等的一组,然而研究发现这组患者的预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以核型为基础的AML分型并不能让人满意,利用分子水平进一步发现新的预后相关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红华 《山东医药》2011,51(12):5-6
目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依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虽然过去的几10 a里其疗效有了长足进步,但60岁以下的成人ALL长期存活率仅为30%~40%。根据预后因素危险分层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成人ALL预后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逐年变化,随之也带动治疗的更新。对于初诊的成人ALL患者,其预后因素可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止凝血异常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止凝血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56例AL患者血浆一系列止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性(t-PA)、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蛋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水平低于正常,纤维蛋白原(Fg)、蛋白C活性(PC:A)、蛋白S水平(PS)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除蛋白C活性外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TM升高、治疗前PS降低及PAI升高者预后较差,其中治疗后TM和治疗前PAI是决定患者无复归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治疗后TM、治疗前PS和PAI水平是决定患者总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结论:AL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以及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血管内皮损伤、PS消耗及纤溶抑制活性增强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改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预后的关键在于延长慢性期,推迟急变发生。本文综述有关CGL预后因素与急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