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仍是以手术为主,影响其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是术后散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能使术后散光显著减少,术后视力好,恢复快,越来越得到临床广泛应用[’3j。从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技术向the。手术转化【’,‘1成为白内障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我院自lop年中期开展I31act)手术以来,取得满意疗效。本文总结了前50例Phaco手术病例,就如何从ECCE转化为bac手术浅谈自己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l手术对象:总结我院lop年开展Phac。手术前50例患者,其中男24限,女26限,年龄39-sl岁,平均62岁,…  相似文献   

2.
张家驎  雷进民  禤中宁 《广西医学》2003,25(11):2122-2125
目的:通过我院自开展Phaco手术以来所作4218例(4850只眼)临床分析,对该先进术式做出阶段性总结。方法:随机将所有记录较完整的病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达0.5或以上占95.3%,1.0或以上达6.9%,0.1或以下占0.97%,术后视力不良仅少数因手术因素造成,多数系眼底病变等原因,与手术本身无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其先进性、高科技性、安全高效及恢复视力快等诸多优点,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大力推广Phaco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船出访8国开展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1例(70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小切口白内障摘除(SICS)、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及人工晶体植入术(IOL)。结果所有手术患者视力都有明显提高。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53-15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和正常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角膜曲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弋矶山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根据手术类型分为ECCE组和Phaco组,再根据患眼是否合并高度近视进一步分为ECCE高近组、ECCE非高近组和Phaco高近组、Phaco非高近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各方位曲率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差于非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P<0.05);ECCE高近组和ECCE非高近组手术前后在前表面颞上曲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前、后表面散光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高近组和Phaco高近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高近组和Phaco非高近组手术前后的前表面鼻上、颞下方及后表面中心曲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前、后表面散光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与正常白内障患者相比术后初期视力差,合并高度近视影响ECCE手术前后前表面颞上方曲率变化,影响Phaco术后前表面鼻上、颞下方及后表面中心曲率变化,改变白内障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类型;白内障手术会增加角膜前、后表面散光,但较少影响角膜前表面散光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手术2种手术方式,评价超声乳化设备与操作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91例(208眼)白内障分别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手术,比较术后2组患者的视力、角膜内皮的数量以厦比较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变化。结果:超声乳化设备和超声乳化技术的正确应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术后视力恢复非常迅速,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6者占80.8%,角膜损伤数量明显少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并且术后几乎不引起散光。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超声乳化(简称超乳)是采用小的角巩膜切口进行手术,应用超声乳化仪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后吸出。具有手术切口小,角膜损伤小,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康复期短等特点。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术式。本组共收集2003年1月一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Phaco+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658例,经细致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兰建萍 《农垦医学》1999,21(2):145-146
白内障是当今致有的第一位原因,目前欧美国家白内障手术以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简称Phaco)为主导,大约占70%,而我国也逐渐开展了Phaco。我科于1998年10月至12月共为22例患者实施了这种手术。现就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25~78岁,平均58.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7例,(占773%)。并发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各2例(各占9.1%),外伤性白内障1例(占4.5%)。22例患者术后第一天有15例(68.2%)的探眼视力>0.5;第一周有18例(81.8%)的探眼视力>0.5,2例(9.l%)>0…  相似文献   

8.
硬核白内障不同术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就诊于我院硬核白内障患者52例(68眼),其中3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时间为术前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前视力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小切口ECCE组视力好于Phaco组,术后1周及以后两组患者视力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各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早期Phaco组角膜水肿重于ECCE组,余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良  郭海科  黄才英 《广东医学》2006,27(3):409-411
目的探讨在农村地区可行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方法61例白内障患者随机选取41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20例进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比较手术完成情况、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超声乳化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20min,囊外组患者为30~45min;术中虹膜损伤、术后出血渗出等在囊外组明显较多。术后1个月视力超声乳化组均在0.5以上,而囊外组有1/4在0.5以下。超声乳化组术后生活质量较囊外组明显改善。结论即使在农村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也完全可行,而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要注意应具备较好的设备和娴熟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0.
手法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组60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组60例,比较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Phaco组视力≥0.3者58例(96.67%),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2例(5.41%),角膜水肿发生8例(21.62%),核硬度≥IV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2例(11.11%),角膜水肿12例(66.67%);MSICS组视力90.3者57例(95.00%),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2例(4.08%),角膜水肿9例(18.37%),核硬度≥IV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例(5.56%),角膜水肿3例(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Phaco或MSICS两种小切口方法进行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对于核硬度≥Ⅳ的白内障,MSICS手术安全性高于Phaco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TRAB+ Phaco+ IOL治疗,观察组采用ECP+ Phaco+ IOL手术治疗.以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变化作为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眼压由25.8±3.2降低至14.6±1.7,而观察组患者眼压由26.7±3.3降低至11.5±1.6,术后两组患者之间眼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前房深度变化趋势为增加,对照组由1.5±0.3增高至2.8±0.2,观察组由1.6±0.2增高至3.6±0.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TRAB+ Phaco+IOL效果好,能够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测量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了解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吸除手术后盘周 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特点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70眼),分不伴有糖尿病患者为正常组29例(38眼),伴有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20例(32眼),成功施行白内障 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利用 OCT定量测量Phaco手术后不同时间(包括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对比不同时间点 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 visual acuity, CVA)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盘周 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66、-0.490、-0.511,P<0.01);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09、-0.315,P<0.05)。糖尿病组术后2周至术后6个月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65、-0.447、-0.512、-0.499,P<0.01);糖尿病组术后3d至术后6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27、-0.490、-0.653、-0.451、-0.353, P<0.01)。结论白内障Phaco术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影响视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白内障 Phaco术后盘周 RNFL厚度也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对视力造成着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郑红  多吉  宋岗 《西部医学》2010,22(2):313-314
目的观察采用Aravind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396例各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用Aravind手法行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SICS),现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术后视力等情况。结果对2396例白内障施行SICS手术,成功完成人工晶体植入2394例(99.92%),未植入人工晶体2例(0.08%)。术中隧道切口不成功2例,悬韧带断裂5例,玻璃体溢出11例,晶体后囊破裂19例。术后角膜内皮水肿轻度38例,中度9侧,重度1例,眼内感染1倒。术后第一天视力数指:0.1者81例,0.2~0.3者1689例,0.4~0.5者412例,0.6者以上104例,视力未增加5例。结论用Aravind手法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优于ECCE,疗效接近于Phaco手术。手术成本比较低,是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中很有临床效果的手术方式之一,特别适合当前我国防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杨洁  欧波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75-1875,1853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和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根据外伤性质、角膜伤口、眼内有无异物及前后囊的完整性对185例(185眼)外伤性白内障选择不同时期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78例,0.05~0.3者89例,〈0.05者18例。结论根据外伤性质及合并症选择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病人,诊断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提出做好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成功起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以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以及视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新趋势,但与通常采用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相比较,优越性说法不一。现对随即两组病例,就其手术准备、手术特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共145例(145眼)外伤性白内障,原则上是尽早手术,根据年龄、外伤情况、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及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及疗效评价。结果145眼均尽早进行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0.1以上患者占96.23%;0.3以上者占85.36%:0.5以上者占73.17%;0.8以上者占18.2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后仍然能获得较满意的视力。  相似文献   

18.
吴静 《安徽医学》2005,26(1):71-71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治疗越来越被眼科工作者所重视。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64例、73眼,采用白内障囊外摘出(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C-IOL)及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C-IOL)两种白内障术式治疗,发现Phaco术后视力和反应明显优于ECC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白内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Phaco+Iol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恢复.今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18例(20眼)行Phaco+Iol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谷守凤 《右江医学》1998,26(4):228-229
报告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复明效果。对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以不同的方法,多采用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98例患者术后除2例外伤性白内障因严重的眼底及视神经挫伤、术后视力无进步外,其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3个月~1年,效果稳定,未出现并发症。如能掌握白内障手术时机,对成熟期白内障及时地行晶状体摘除手术,术后脱盲率可达53.5%,脱残率达45.5%,总有效率为99.0%。认为及时有效地对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致盲率,达到复明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