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直视手术和胸内手术后大出血,都可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包填塞等危象,稍有处理不当,将危及病人生命,也给麻醉和术中管理带来困难。现就我院自1980年以来施行的心胸手术2010例中术后早期(30小时内)大出血而再次进胸的麻醉和术中管理报告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发伤中胸腰椎骨折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多发伤病例胸腰椎骨折的误诊漏诊原因。方法:通过对147例多发伤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资源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28例胸腰椎骨折被误诊漏诊,占19%。原因包括病情危重、读片失误和病情较稳定但未行X线检查。结论:对于多发伤患者应进行详细全面的脊柱物理检查,有阳性发现时应行X线检查,对于所有胸腰椎骨折或怀疑有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应行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钝性损伤导致的胸主动脉破裂常误诊或漏诊。我们近期抢救4例胸主动脉破裂者,3例成功,1例失败,现总结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腹部脏器同时损伤,大多数伤情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而且因临床表现复杂和缺乏特定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能否在较短时间内作出较全面面正确的诊断,根据伤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胸、腹部复合伤以有无膈肌损伤,将其分为胸腹联合伤和胸腹合并伤,但由于有无膈肌损伤,在术前多较难判断,因此本文将上述两种损伤合并分析。  相似文献   

5.
下胸部损伤合并膈下脏器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4例下胸部损伤合并膈下脏器破裂病例,经腹手术26例,经左侧胸膈手术8例,死亡3例。诊断主要靠物理检查和胸腹腔穿刺,早期抗休克和处理胸部伤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文中对麻醉方法选择,手术入路和术中处理作了讨论。认为胸腹伤均重时,剖胸指征应放宽,重危休克病人于膈上阻断胸主动脉控制腹腔内大出血。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为同一致伤因素所造成的两个或以上的组织器官、部位的严重损伤,常伴有创伤失血性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生理功能紊乱,危及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工伤、火器锐器伤等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严重多发伤逐渐增多。其中,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占很大的比例,又因其常伤及头、胸、腹部等重要脏器,病情危重复杂,易误诊漏诊,死亡率高。本文主要对其救治程序、诊治原则及术后处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多发伤病例胸腰椎骨折的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通过对 1 4 7例多发伤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  2 8例胸腰椎骨折被误诊漏诊 ,占 1 9%。原因包括病情危重、读片失误和病情较稳定但未行X线检查。结论 对于多发伤患者应进行详细全面的脊柱物理检查 ,有阳性发现时应行X线检查 ,对于所有胸腰椎骨折或怀疑有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应行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8.
于 1993~ 1995年作者对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以下不同的复苏方法并进行比较。以患者是在单日或双日病发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 ,组Ⅰ在复苏时接受传统式胸外接压 ,组Ⅱ则接受主动式胸外按压 减压 ,结果如下 :1 接受传统胸外按压 377例 ,接受主动式胸外按压 减压为 373例。2 其中 80 %患者诊断心室停顿 ,而非室颤。3 2 %接受传统式胸外按压的患者没有脑内伤 ,而 6 %接受主动式胸外按压 减压的患者没有脑内伤 (P =0 0 1)。4 一年后有 2 %接受传统式胸外按压的患者依然生存 ,而接受主动式胸外按压 减压的患者有 5 %依然生存 (P =0 0 3)。5 …  相似文献   

9.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较复杂,脊髓休克可延续较长的时间,包括心血管功能低下、呼吸系统抑制、反射异常、高钾血症、肌肉应变以及体温调节紊乱等。对这类危重患者施行紧急手术,麻醉处理存在相当高的难度。我院在1993年至2001年期同曾为48例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施行Dick钉内固定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无麻醉方面的并发症。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腔内脏器损伤合并气血胸麻醉的教训李晓勇,孙昭勇,崔玉山,李志华,王茹我院自1981年4月至1992年5月共收治15例腹腔内脏器损伤合并气胸或/和血胸的患者。其中3例在麻醉诱导后(2例)或术中(1例)死亡。例1男,21岁。坠跌伤后40min,诊断脾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研究两步肿胀麻醉方法在经腋窝胸大肌后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肿胀麻醉方法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切口及胸大肌后方路径肿胀麻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到达胸大肌后间隙.第二步,用手指导引长钝头注射针进入胸大肌后间隙,将肿胀麻醉液直接注射到胸大肌在内、下、外侧的起始点,实现拟剥离腔隙周边直接浸润注射麻醉.结果:47例患者两步肿胀麻醉方法下完成了经腋窝胸大肌后的隆乳术,麻醉效果满意,不需要辅助静脉镇痛,手术过程无痛,无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两步肿胀麻醉法简单,安全.可以为经腋窝胸大肌下隆乳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兔肠粘膜灌注与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血性休克时肠粘膜结构和功能受损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休克后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始动部位”或“中心器官”,但急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氯胺酮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手术时常用的麻醉药物,但它对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动物模型,以肠粘膜内pH(pHi)、门静脉血pH(pHpv)、门静脉血氧饱和度(SpvO2)及腹腔脏器氧摄取率(ERO2)等为指标,探讨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兔肠粘膜灌注与氧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围术期肠遵屏障功能的变化对病人的术后转归有明显影响。术前病人状况、麻醉方法、麻醉用药、体外循环、手术种类等均对肠道屏障功能构成影响。硬膜外麻醉,特别是胸段硬膜外麻醉及止痛对肠遒屏障功能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异丙酚对肠道屏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应激.休克.体外循环等对肠道有较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脊柱间隔性骨折受伤机理和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4年间收治537例脊柱骨折患者中24例为间隔性骨折,占4.46%。其中颈-胸组合骨折5例,占20.8%;颈-腰者4例,占16.7%;胸-腰者6例,占25%;颈-颈者2例,占8.3%;胸-胸者3例,占12.5%;腰-腰者4例,占16.7%。未表现出神经症状的骨折段易漏诊。本组漏诊共9例,占37.5%。对受伤机理和漏诊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钱忠权 《中国骨伤》1991,4(1):32-33
内伤亦即内损。与七情劳倦、饮食内伤是不同的。是指人体外伤后经络、脏腑遭受损伤而致机体功能紊乱者。兹就伤科常见头、胸、腹部内伤三大症辨治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直接动脉压与血管扩张药在严重休克病人麻醉处理中的应用杨玉萍,刘桥义严重休克病人麻醉期间往往难用袖带式血压计测得真实血压。为此,我们对9例严重休克病人在麻醉开始就建立桡动脉测压(RAP)、中心静脉压(CVP)及尿量监测并应用小剂量扩血管药治疗,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胸科手术的麻醉有其特殊性,单肺通气为胸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但是单肺通气过程中产生的低氧血症,一直是困扰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胸科手术麻醉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如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胸科手术中困难气道处理,低氧血症的防治进展等。  相似文献   

18.
严重创伤休克病人病情危急,一般均由急诊抢救室直接送入手术室.有些甚至诊断不明,麻醉处理极为复杂。本文分析本院近两年来39例严重创伤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报道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30例,其中24例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5例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例选用静脉氯胺酮麻醉,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术后痊愈24例,死亡6例。讨论中重点强调了此类病人病情的危重性,并从麻醉前准备和用药,麻醉选择和麻醉维持,术中的监测和治疗,以及术后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变,缺乏特异性,易于造成漏诊或误诊。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我院共诊治此病35例,占同期椎间盘突出症的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