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静息闭眼状态和疼痛状态脑电波的调制作用.方法 采用128导高密度脑电记录仪记录15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静息闭眼、热痛刺激、TENS刺激和TENS调制对侧疼痛4个条件下的脑电波活动.用简易麦-吉评分量表来测量被试的主观疼痛感受,采用快速傅立叶转换(FFT)进行脑电波功率谱分析.结果 ①TENS刺激和静息闭眼状态:TENS显著地增强了头皮表面额部区域的Beta-1的活动,脑电波频谱值从静息状态(290±201)μV2增加到TENS刺激时的(385±224)μV2 (t=3.323,P<0.01).②TENS调制和疼痛刺激:TENS显著的降低了被试在简易麦-吉量表里视觉评分(t=2.26,P<0.05)和现有疼痛指数的评分(t=2.12,P<0.05).在疼痛诱发的脑电波背景下,TENS调制显著的增加了枕部和顶部Alpha-1的活动[疼痛时脑电波频谱值为(332±221)μV2,TENS调制时为(378±243)μV2 ,t=-3.683,P<0.01],同时增强了额部和枕部Beta-1的活动[疼痛时脑电波频谱值为(348±213)μV2,TENS调制时为(397±240)μV2,t=-2.362,P<0.05].结论 TENS作为一种外周感觉刺激,主要激活了感觉运动皮层的活动,TENS对侧调制疼痛时Alpha-1波段能量的增高反应了TENS可能使大脑对外界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降低,缓解了被试对疼痛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药物中毒引起的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表现。方法:采用日本光电5412型16通道脑电图描记仪及北京北科公司生产的脑电地形图。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采用诱发试验等。结果:30例患者的脑电图、脑地形图均为中度异常。13例主要表现为两半球同步性的θ波δ波呈阵发性出现。17例除阵发性的θ波δ波出现外,还可见高波幅和棘波及棘慢综合波。结论:中毒患者脑电图表现和临床表现一致。癫痫波的出现在中毒后10天左右,脑损害的程度越深,脑膜刺激症状越严重,癫痫波的表现越明显,服用抗癫痫药部分患者可以痊愈,个别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中毒性脑病引发继发性癫痫治愈率较原发性治愈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障碍者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经MECT(治疗次数≥6次)的住院精神障碍者(46例)的病案资料,分析抽搐发作时脑电图(EEG)各个成分波(δ、θ、α、β波)的幅度值和治疗后1周内的EEG,以及治疗前脑电活动、刺激电量、发作后抑制指数等相关因素。结果:MECT后的EEG异常发生率比治疗前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ECT时δ、θ、α和β波的幅度值与抑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δ:P〈0.05,θ、α、β:P〈0.01),除β波外均与刺激电量呈显著负相关(δ:P〈0.05,θ、α:P〈0.01,β:P〉0.05),而各个波的幅度值与年龄及治疗前、后脑电活动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CT对精神障碍者脑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治疗发作时δ、θ、α和β波的幅度值与发作后抑制指数及刺激电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体表电刺激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病人自控镇痛复合韩氏仪组(+HANS,n=20),病人自控镇痛组(-HANS,n=20)。所有病人气管拔管前予氢溴酸高乌甲素负荷量4mg静注,气管拔管后采用PCA镇痛。PCA使用药物:0.02%氢溴酸高乌甲素+0.02%甲氧氯普胺混合液100ml。其中(+HANS)组加用HANS治疗仪刺激一侧合谷-劳宫穴及患侧交感、神门透肾、外肺、脑干透皮质下等耳穴,刺激频率为2/100疏密波交替,间隔2h刺激1h。于术后24h内定时观察VAS镇痛评分,Rame镇痛评分,镇痛药用量、副作用。结果:二组病人都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HANS组患者VAS评分明显少于-HANS组(P〈0.01),镇痛剂用量明显减少(P〈0.05),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体表电刺激镇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可以达到增强镇痛、减少并发症之效应。  相似文献   

5.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实验性冷痛和热痛的对侧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研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实验性冷痛试验(cold pressortest,CPT)和热痛试验(tonic heat pain test,THPT)诱发的疼痛的对侧调制作用.方法 20名右利手的健康男性大学生,参加基线阶段和调制阶段的实验.基线阶段包括CPT和THPT,要求被试以随机顺序把左手放入冷水(1℃)和热水(47℃)中各3 min.调制阶段为左手诱发疼痛,右手接受TENS调制.用口头评分量表测量疼痛过程中的疼痛强度和不适度,用简易麦-吉量表(SF-MPQ)来评价被试对疼痛的主观感受.结果 当被试左手诱发疼痛,TENS应用于右手正中神经位置时,显著降低了被试在THPT的疼痛强度和不适度以及SF-MPQ各项指标的评分.但是在CPT里,TENS没有明显的调制效果.结论 TENS有调制对侧疼痛的作用,这种对侧镇痛作用证实了中枢机制的参与.对冷痛和热痛的不同调制作用提示TENS的镇痛效果部分受疼痛模型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观察术后早期疼痛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分为两组:TEAS组30例:患者于切皮前30 min、术后2、4、20和48 h接受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穴;手术侧风市穴及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30例:假刺激组(选择相同穴位相同刺激时间,但刺激电流强度为零).所有患者术后接受病人自控静脉镇痛48 h.通过观察患者术后各时段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效果评分(VAS),记录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补救药物使用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8、24和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和48 h,对照组患者芬太尼的消耗量显著高于TEAS组(P< 0.001).TEAS组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应用补救药物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16.7% vs.46.7%;呕吐10.0%vs.32.3%;眩晕6.7% vs.26.7%;补救药物频率13.3% vs.36.7%,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电针刺激治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TKA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1)术后口服塞来昔布(celecoxib capcules)镇痛治疗组30例,(2)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穴位电针刺镇痛组30例。口服塞来昔布镇痛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即开始行患肢穴位针刺加疏密波电刺激治疗,一日2次,每次30分钟,持续7天。测量并记录受试者术后每天的静止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和膝关节功能评分,连续测量7天。结果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组相比,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电针刺治疗组的VAS评分值均降低(P0.05),同时术后第7天时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明显增加。结论 TKA术后,给予患肢穴位电针刺联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膝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疼痛对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15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患者,于术后不同时间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并用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采集脑电信号,直至患者无痛或出院.利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计算QPEEG各频段的相对功率百分比.结果 疼痛可引起脑电的显著改变:大多数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左额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两额及左顶、枕区的α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以及左顶、颞区β波活动增加(P<0.05).其中重度疼痛组α1频段功率百分比低于中度、轻度疼痛和无痛组(P<0.05),中度疼痛组低于轻度疼痛和无痛组(P<0.05),表明疼痛越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越低(r =-0.83,P<0.01).结论 疼痛引起了脑电的显著改变,其中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降低与疼痛强度相关性最好,提示d 1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反映疼痛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倪娜 《当代医学》2022,(5):12-1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取卵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情况、胚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现存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物中毒引起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表现。方法采用北京太阳公司2000型数字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采用诱发试验等。结果 30例患者的脑电图、脑地形图均为中度异常。13例主要表现为两半球同步性的θ波、δ波呈阵发性出现;17例除阵发性的θ波、δ波出现外,还可见高波幅、棘波及棘慢综合波。结论中毒患者的脑电图表现和临床表现一致。癫痫波的出现在中毒后10 d左右出现,脑损害程度越深,脑膜刺激症状越严重,癫痫波表现越明显,服用抗癫痫药部分患者可痊愈,个别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中毒性脑病引发继发性癫痫治愈率较原发性癫痫治愈率高,预后较好,不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24-128
目的 探讨患者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痛阈、耐痛阈与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术后不同类型急性术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LAVH患者,术前1 d使用TEAS测定并记录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分别对患者的术后急性内脏痛、躯体痛进行评估,使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TEAS的痛阈、耐痛阈与不同类型急性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并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回归方程。结果 本研究202例患者中,有99例患者术后出现中至重度内脏痛,86例患者术后出现中至重度躯体痛。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痛阈与内脏痛呈显著负相关(r=-0.319,P0.05),耐痛阈与内脏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18,P0.05),痛阈与躯体痛呈显著负相关(r=-0.246,P0.05),耐痛阈与躯体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84,P0.05)。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内脏痛评分)=-0.094 X(痛阈)+6.137,Y(内脏痛评分)=-0.089X(耐痛阈)+7.013;Y(躯体痛评分)=-0.074 X(痛阈)+4.829,Y(躯体痛评分)=-0.061X(耐痛阈)+5.221。结论 术前TEAS痛阈和耐痛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LAVH患者术后急性内脏痛、躯体痛。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测定患者TEAS的痛阈和耐痛阈,并以此来客观地预测患者术后不同类型的急性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21-12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妇科患者术后麻醉镇痛药用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4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手术患者62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术前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测定感觉阈和耐受阈。术中使用舒芬太尼诱导并全凭静脉维持,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分析术前感觉阈和耐受阈与术后舒芬太尼用量(S)及舒芬太尼总量(SS)的相关性。结果 47 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并纳入统计。感觉阈与术后4 h、8 h 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舒芬太尼总量不相关(P>0.05)。感觉阈与术后12 h、24 h 舒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总量呈正相关(P<0.05)。耐受阈与术后4 h、8 h、12 h、24 h 舒芬太尼用量及舒芬太尼总量均呈负相关(P<0.05),且越接近24 h 相关系数越大。结论 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感觉/耐受阈可以预测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而耐受阈可能更灵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白环俞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止痛作用与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避免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推广运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我室9年来在研究大脑皮层对C类神经纤维传入的电反应及其调制方面的概况和主要成果:①发现躯体和内脏神经C类纤维传入的伤害性信息(慢痛)均可进入体感皮层(SI),诱发特异的C类纤维皮层诱发电反应(C-CER)。②测定了C-CER的生理特征,表明它不同于A类纤维传入诱发的大脑皮层电反应。它的潜伏期长,中枢延搁时间长,易被镇痛剂吗啡抑制,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易化。认为C-CER是体感皮层对慢痛信息的反应,并可能经常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调制,为研究慢痛提供一个重要指标。③测定各种刺激参数对C-CER的影响,证明C-CER是由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并提高了研究慢痛信息传入的技术。④测定C类纤维皮层诱发电位(C-CEP)在体感皮层表面及深层的分布,说明C-CEP是在体感皮层内部产生的。⑤根据损毁脊髓不同部位后C-CEP的变化,提出诱发C-CEP的C类纤维传入不仅通过脊髓对侧腹外侧索,而且通过同侧背索上传。修正了过去认为C类纤维上传与背索无关的看法。⑥电刺激大脑皮层前外侧回联合区(ALA)可抑制C-CER,侧脑室注射或在体感皮层内微电泳纳洛酮后此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切断ALA与SI区之间的灰质联系后,此抑制作用也明显减弱,说明联合皮层对C-CER可能有调制作用,可能与释放内源性阿片肽有关,其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ALA与S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4-6+12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肝肾亏虚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肾亏虚型腰腿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推拿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疼痛评分为(5.88±1.36)分,对照组为(5.75±0.89)分;治疗后治疗组下降为(2.25±0.71)分,对照组下降为(3.25±0.89)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且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66-169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下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组接受穴位电刺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d、2 d、3 d采用VASS评分和睡眠参数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猫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的体感皮层单位放电(C-CED)为指标,观察到电刺激大脑皮层前外侧回联合区(ALA)对C-CED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C-CED的积分值显著减小,提示大脑皮层联合区可能参与对C-CED的调制过程;侧脑室注射吗啡也能抑制C-CED,表明C-CED可能反映体感皮层对慢痛信息的反应;侧脑室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部分地减弱ALA对C-CED的抑制作用,提示电刺激ALA对C-CED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地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观察,研究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输注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血压、脉搏、空腹血糖、HbAlc及疼痛的变化。结果: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都能明显的缓解糖尿病性神经性疼痛(P〈0.05),且对血压、脉搏、血糖等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w-frequency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Shenmen (HT 7) acupoint on blood oxygen level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healthy subjects. Methods: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ollect real-time data of oxygenated hemoglobin (oxy-Hb)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16 healthy subjects at resting state and low-frequency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Shenmen. The mean and integral values of blood oxygen concentr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sting state, the mean and integral values of blood oxyge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during the task period, recovery period, and the whole process in the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Shenmen acupoint (P<0.05). In particula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recovery period (P<0.01). Conclusions: The prefrontal cortex was widely activated and produced an immediate effect by reducing the local blood oxygen concentration at low frequency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Shenmen acupoint, which verifies the sedative effect of Shenmen acu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