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健康》2007,(4S):27-27
为什么一些人服用标准剂量药物非常危险,而另一些人则服用较低的剂量却能产生好的药效?美国科学家Jeffrey P.Krise和Ryan S.Funk称,人体内可作为信号分子的过氧化氢产生水平的差异能影响药物在人体细胞内的累积。过氧化物效应对极低剂量的改变能在低于剂量的范围起作用或者产生毒性的药物,对于研究如安茶碱、卡马西平、碳酸盐、胆茶碱、华法林等24种药物的药理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3.
4.
5.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机体和药物两方面。为了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在用药时间上很有讲究。  相似文献   

6.
7.
8.
剂量是使用药物的份量。剂量掌握的好,可以使药物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如掌握不当,用量过大,则可使人中毒。剂量一般按其大小和作用强弱,可分为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9.
从甘草的功效、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着重讨论了甘草对气、血、水的双重性,说明甘草既能补气,又能行气;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祛痰,又能停饮。故临床运用甘草时,需辩证论治,以求充分发挥临床疗效,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有关药物剂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和相关科技期刊中常常涉及药物剂量的内容,剂量问题往往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期刊中一旦有错误的剂量记载,轻则误导正确用药,贻误病情,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丁丁  孔为民 《北京医学》2012,34(2):128-130
通常药物治疗的剂量范围是指产生疗效与发生不可预知毒性的剂量范围。在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化疗药物治疗的剂量范围十分狭窄。肿瘤的化疗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安全系数较小,而且在人体代谢和排泄个体差异大,因此可能导致个体间不同的治疗效果。所以有必要根据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设计个体化的理想给药方案,从而达到最大耐量、取得最大疗效、避免不可耐受的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视病案质量双重性,减少和杜绝病案质量的不安全隐患,是提高医患双方关系的重要环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病案9519份,查找病案中存在的缺点或缺陷并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病案中有缺点或缺陷的病案2456份,病案缺点或缺陷率25.8%,病案总体质量基本满意.结论:重视病案质量双重性对医院、对患者均起到双重保护作用,要提高病案质量,要从病案基础规范做起,引起各级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才能逐渐充实病案质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克平  陆群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7):624-625,634
目的 观察谷维素的降脂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血症大鼠,观察谷维素对其血脂的影响。结果 谷维素(0.5~2g/kg)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P〈0.01),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谷维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邱如其  席芳  余良梦 《黑龙江医学》2023,47(9):1069-107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单剂量雾化药物使用及调整雾化药物顺序在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样本医院2020年5月1日—10月31日420例住院雾化吸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药物联合配置,研究组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采取单剂量使用并实施雾化药物顺序调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情况。结果:对照组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36,P<0.05)。结论:单剂量药物使用及药物顺序调整干预可有效降低雾化吸入药物残余率,提高药物最大利用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16.
什么是抗菌药物剂量的双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敬民 《中国医刊》2001,36(6):61-61
抗菌药物剂量的双向效应是指某些抗菌药物的量效关系呈双向变化 ,即药物有一最强抗菌浓度范围 ,若高于此范围抗菌强度不再增强反可显示减弱的趋势。抗菌药物剂量的双向效应随其与细菌的组合不同而不同 ,最强杀菌浓度也不同 ,表 1。表 1 某些药物与细菌间剂量的双向效应药物双向效应有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羧苄西林、磺苄西林青霉素G、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B组链球菌、变形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头孢甲肟变形杆菌氮脒青霉素普鲁威登菌喹诺酮类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1卫校药理学的现状分析1.1教材分析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主要是阐述药物的作用,解释药物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药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而药物的剂量是决定药物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对机体造成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宋元时期药物剂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宋元时期药物剂量,认为宋元使用的单位剂量名称从传统的铢分两进位制,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东汉与宋元的剂量换算比例为3∶1。宋元时期的具体量值是1斤合今640克,1两为40克,1钱为4克,1字约合1克。量值已经较东汉增长了两倍,但每服用量却比东汉所用药物剂量明显减小。宋元时期由于使用了煮散的方法,是历史上中药剂量最小时期。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煮散的方法仍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训文  孙竹英 《吉林医学》2010,31(27):4718-47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方法:观察组患者每晚服用辛伐他汀40mg,对照组患者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mg。结果:用药12周后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均有明显的降低TC、LDL-C作用(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有降低TG趋势及升高HDL-C作用(P<0.05),观察组升高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随药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和40mg,观察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指标及肝功能、磷酸肌酸激酶等。结果两组服药后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其中40mg组调脂作用更强,达标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见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肌病。结论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时,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调脂疗效,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