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放射性皮肤黏膜炎的防护现状,概述放射性皮肤黏膜炎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分级标准、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等,重点阐述放射性皮肤黏膜炎的临床防治应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放射性口腔炎的有效护理方法,为鼻咽癌放疗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对3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综合的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35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整个放疗过程,有13例发生I级口腔放射性黏膜炎,15例发生Ⅱ级口腔放射性黏膜炎,2例发生Ⅲ级口腔放射性黏膜炎,1例发生Ⅳ级口腔放射性黏膜炎。口脖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为88.6%(31/35)。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口腔粘膜的水肿、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溃疡范围缩小。28例患者可进食普食,3例患者溃疡面积较大,为半流质饮食。认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患者口腔黏膜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生存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保证了鼻咽癌放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口腔微生物状况、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全程健康教育、临床防治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口腔微生物状况、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全程健康教育、临床防治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疗效。方法:65例放疗病人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4例,用金因肽治疗;对照组31例,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3.4级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放射性黏膜炎的治疗中实验组的治愈率(82.35%)亦比对照组(48.39%)高。结论:金因肽的应用可降低3、4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3级黏膜炎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在防治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该院接受放化疗并发生放射性皮炎或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放化疗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黏膜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12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出现急性放射性黏膜炎。61例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作为治疗组,61例运用庆大霉素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维生素B12混合液雾化吸入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程度轻,主要表现在黏膜损伤程度减轻,疼痛减轻,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放疗没有中断,而对照组放射性黏膜炎程度重,其中8例患者不得不中断放疗1周。结论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协作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MDT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口腔疼痛发生程度、营养状况。结果干预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疼痛发生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干预组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MDT协作护理干预可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口腔疼痛的发生程度,从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前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放射治疗(放疗),但放疗易引起的鼻黏膜、口、咽、皮肤放射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其中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高达80%.该并发症不仅导致患者口咽疼痛,严重者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导致治疗中断.鉴于此,我们应用多瑞吉治疗放疗相关性急性黏膜炎所致口咽疼痛,并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石汤治疗放射治疗期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头颈部癌患者分为双石汤(中药)组和地庆合剂(对照)组,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程度。结果: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中药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石汤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涎腺及味蕾损伤、放射性龋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舌下颅神经损伤、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130例鼻咽癌患者行放化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为:Ⅰ度109例、Ⅱ度20例、Ⅲ度1例;口腔黏膜发生程度:Ⅰ度101例、Ⅱ度25例、Ⅲ度4例。结论做好放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护理,并根据轻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放射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成芳 《现代护理》2007,13(1):70-71
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涎腺及味蕾损伤、放射性龋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舌下颅神经损伤、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口含漱液对头颈部肿瘤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口腔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5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放射治疗剂量50-70Gy/5-7周,常规分割,2Gy/次,1次/d,5d/周。观察组从放射治疗开始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采用益口含漱液含漱,2次/d,发生Ⅱ度放射性黏膜炎后改为3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发生Ⅱ度放射性黏膜炎后加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溶液含漱,创面喷洒双料喉风散,3次/d。结果观察组放射性黏膜炎和放射性口腔疼痛均轻于对照组,观察组Ⅲ度及以上黏膜炎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8.1%、12.5%;对照组Ⅲ度及以上黏膜炎和疼痛发生率为60.6%、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6.1%)因口腔疼痛剧烈中断治疗2d和10d,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治疗。不同程度的唾液腺改变、口干、味觉紊乱等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放射性黏膜炎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34.9±22.9)d,对照组为(63.0±3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口含漱液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毒性反应是口腔黏膜炎症引起的疼痛。本研究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旨在验证盐酸多塞平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疼痛效果。对象与方法:155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引起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多塞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鼻咽癌患者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鼻咽癌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了解102例放疗鼻咽癌患者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放疗鼻咽癌患者失眠发生率为42.2%;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口干症、恶心、医院环境噪音、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担心工作受影响、担心疾病预后、打嗝、呕吐、担心拖累家人对患者失眠有影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医院环境噪音和担心工作受影响是患者失眠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放疗鼻咽癌患者失眠发生率高,其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医院环境噪音和担心工作受影响是患者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应羽 《护理研究》2012,26(20):1877-1878
[目的]探讨甘露醇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放疗技术和放疗剂量无差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出现1级黏膜炎时即给予口服甘露醇合剂,比较两组病人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2级以上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及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合剂可有效地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炎,降低2级以上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资料统计,大约有7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和黏膜炎是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副反应,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皮肤和黏膜炎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影响治疗的发生率为38.1%。随着国内造口治疗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湿性愈合理念已在临床伤口护理中广泛地运用,包括手术切口、烧伤、压疮、感染性伤口以及慢性难愈性伤口等各种伤口的护理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形成一种集束化的临床护理路径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法建立循证护理专家团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关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价、整理和归类,制定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循证护理实践路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应用于临床实践。将2014年12月—2015年6月运用循证护理实践路径的42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作为干预组,2014年5—11月未纳入循证实践流程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症状。结果干预组患者在体质量下降、症状持续时间、口腔疼痛、口腔干燥、进食困扰、睡眠受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改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而集束化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将一系列循证证据应用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整体照护,提高了患者症状管理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腔溃疡含漱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效果。方法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将1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B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当出现I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开始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行口咽部喷射,每天4次;A组除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外,首次放疗当天开始使用口腔溃疡含漱液,每天6次,每次含漱3min以上。两组患者均从放疗当天开始观察口腔黏膜情况。结果 A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延后,程度明显轻于B组(P0.05);使用二阶梯及三阶梯止痛药及需要静脉营养治疗病例数,A组比B组少(P0.05)。结论口腔溃疡含漱液对推迟和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