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患者男,36岁.因剑突下易复性包块渐增大2年余,于2009年4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3月于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2个月余剑突下戳孔处有一半球形包块突出,约3 cm×3 cm大小,无红肿及压痛,触之柔软,可回纳腹腔,平卧后包块可消失,可触及一类圆形腹壁缺损,可容纳约2指,拟诊断为剑突下腹壁戳孔疝.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术术后戳孔疝一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男,76岁,发现左腹部戳孔处可复性肿块1年余.3年前在外院行腹腔镜右斜疝修补术,术后1年余左腹壁脐周戳孔处,有一半球形包块突出,大小7.0 cm×8.0 cm,无红肿及压痛,触之柔软,可回纳入腹腔,拟诊为戳孔疝(trocar site hernia).入院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探查证实为腹壁戳孔疝,疝环口直径约3 cm,疝囊大小7.0 cm×8.0 cm,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回纳后置入补片,皮下放置负吸球.术后5 d痊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恢复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4.
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如不能及时复位常导致内容物绞窄、坏死,引起严重后果。手法复位失败后,手术是惟一的选择。对于部分嵌顿时间较长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复位不能很好地观察嵌顿肠管的血液循环状况,可能导致漏诊。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探查、复位及一期修补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4岁,因"大便次数增多2月"于2009年4月21日入院.患者2月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由1~2次/d增至3~4次/d,伴里急后重,未予诊治.1月前外院肠镜提示:距肛缘13 cm可见一溃疡型肿物,病理活检提示:腺癌.既往:高血压病30余年;10年前出现下壁心肌梗塞.入院检查胸片以及腹部超声未见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性,48岁。因发现上腹戳孔部位可复性包块1年余于2011-09-14入阜阳市人民医院。1年前于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3个月发现上腹戳孔部位一包块约鸽蛋大小,平卧后包块可自行消失,无腹痛腹胀呕吐史。入院查体:上腹戳孔部位一4cm×4cm半球形包块,质软,无压痛,可还纳,拟诊戳孔疝。入院后行无张力疝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腔镜术后戳孔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资料戳孔疝发生率为0.95%,其中术者因素者占38.9%。18例患者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下床活动平均时间1.5 d,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5 d;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脐部异物感1例(5.5%),慢性疼痛2例(11.1%)。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规避术者因素可降低戳孔疝的发生率。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是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正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腹痛6个月,加重伴右大腿疼痛9 h"由当地医院转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脑梗死病史,一直服用阿司匹林。生育5个子女。查体:腹平软,右中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7次/min。直肠指检未及肿物,直肠右前壁压痛,指套无血染。Howship-Romberg征(+)。辅助检查:当地医院CT示右侧嵌顿性闭孔疝,见图1。急诊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探查术, 相似文献
11.
张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999
患者男,63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0年余,不能还纳1h,于2012年9月7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约4cm×3cm×2cm大小,无疼痛,无发热。平卧后自行还纳,后包块逐渐增大并降入阴囊,伴有坠胀不适感,时有腹部隐痛,无腹胀、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于就诊前8d包块平卧后还纳困难,并感腹痛、腹胀,伴腹泻,但包块还能还纳。入院前1h腹股沟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性,8个月,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块伴呕吐2 h于2010年07月26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 37 ℃,R 26次/min,体重8kg,急性痛苦面容,囟门末闭,腹胀,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肿块,约5 cm × 3 cm大小,发硬,周围皮肤淤斑,不能回纳,肠鸣音(2~3)次/min,调高.术前诊断为左侧腹股沟嵌顿疝,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15.66×109/L、中性粒细胞(N):9.68×109/L、N:0.618;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是未来手术方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术后早期戳孔疝致肠梗阻十分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目前对于此类戳孔疝所致的肠梗阻大多首先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黄河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1,(1)
于2020-04-24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探查腹腔无远处转移后提起乙状结肠系膜,超声刀游离出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分别结扎切断。继续游离乙状结肠以及直肠,游离直肠后间隙,于肿瘤下方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切断直肠。再切断肿瘤上方乙状结肠。使用管型吻合器作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切除直肠上段以及部分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入路于乙状结肠系膜内侧切开后腹膜,解剖Toldt’s间隙,分别向左、向尾侧、向头侧进一步游离、扩大该间隙,显露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左侧生殖血管。充分游离Toldt’s间隙后,放入小纱布以作标记。提起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系膜组织,彻底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脂肪组织。夹闭、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注意保护生殖神经。向下游离,首先游离后方的直肠后间隙和前方的邓氏间隙,然后离断直肠侧韧带。最后按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法+双吻合器法切除直肠肿瘤及重建肠道。 相似文献
16.
徐景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2)
患儿女,15岁。23天前感上腹部及脐周围痛,数小时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在门诊注射阿托品0.5mg,庆大霉素8万单位,疼痛缓解,坚持上学。入院前一天,腹痛加重,频繁呕吐,疑为阑尾脓肿收入院。 相似文献
17.
腹外疝嵌顿合并腹内疝嵌顿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例 1 男, 46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 2年,不能还纳伴阵发性腹痛 6h,于 1986年 3月 9日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稍胀,全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气过水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 6cm×5cm包块,有触痛。诊断为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手法整复失败。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8岁。因“腹痛5天伴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三天”入院。体检:T36.4℃,Bp9.33/5.33kPa。腹部膨隆,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以左上腹、剑突下压痛为甚;肌紧张,叩呈鼓音;肠鸣音弱;振水音阳性;血象:WBC10.3×109/L。腹透:左上腹可见两个液气平面。B型超声检查:急性胃扩张(达膀胱)并不全性肠梗阻。在B型超声检查定位下行膀胱上、左下腹穿刺,抽出胃液。入院诊断:肠梗阻;急性胃扩张;感染中毒性休克。给予积极扩容纠酸后,由胃管抽出胃液5000ml,色发黑、味臭。待休克稍纠正后,…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