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定义为一种几乎毫无例外发生于圆锥、马尾和终丝的胶质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室管膜瘤变异型,好发于青年,预后良好,临床可复发。组织学形态以肿瘤细胞被拉长、神经胶质突起放射状排列于血管、黏液和纤维血管轴心为特点。典型病例表现为拉长的肿瘤细胞以乳头放射状排列于透明样变的血管间质轴心周围(图1)。亦可无或仅少量乳头状结构,而由片状排列的多角形或束状梭形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9例肿瘤均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典型病理形态为立方形或梭形肿瘤细胞,以乳头放射状结构排列在血管黏液样间质轴心周围,大量黏液聚集在血管和瘤细胞之间或微囊内,伴血管壁增厚、玻璃样变;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像少见或无。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vimentin及S-100阳性,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病人均手术全切,术后辅助放疗2例。6例随访17个月~5年,MRI复查仅1例复发。结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特征性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肿瘤全切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spinal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MPE)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MPE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脊髓MPE (WHOⅠ级)。随访9例,时间3~60个月;1例出现局部转移,但无临床症状,继续随访;余8例病人无复发。结论脊髓MPE是临床少见的室管膜瘤类型,手术全切肿瘤是病人获得良好预后的主要因素,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和术中超声的运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全切率,无法全切的病人建议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术后1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无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为少见类型室管膜瘤,遵循正确、合理的操作方法全切后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5.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是室管膜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脑室系统,发生于鞍区的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较罕见。近期我院经开颅手术并经病理证实鞍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毛细血管瘤合并黏液乳头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椎管内毛细血管瘤合并黏液乳头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缓慢起病,主要表现右下肢麻木、痛觉减退,腰椎MRI示L2椎体水平椎管内马尾丛内1个小类圆形及L5椎体水平椎管内1个分叶状长T1、长T2信号影,推挤周围终丝﹑马尾神经;增强扫描2个病灶均有明显均匀的强化。给予手术完整切除椎管内2个肿瘤。病理诊断示肿瘤1(L5水平)为毛细血管瘤,肿瘤2(L2水平)为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WHOⅠ级)。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椎管内毛细血管瘤合并黏液乳头室管膜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MRI可明确其部位、形状,应及时行肿瘤切除术并予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例原发和复发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共接受17次手术,首次手术全切3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接受放疗7例,同时接受化疗2例.术后平均随访38.1个月,无死亡病例,原位复发2例,播散转移2例,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容易复发和播散转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全切除病变建议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12岁。因出生后经常头痛,近2年头痛加重,频繁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走路、视物不清于1990年11月5日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发育营养欠佳、消瘦,慢性病容,被动体位,不能站立,头围明显增大,59cm,有破壶音,囟门未闭,可明显触及颅骨各骨缝,左眼失明,右眼眼前指数,张口右偏,左咀嚼肌力弱,左鼻唇沟浅,左上下肢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男,19岁,因左侧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左下肢麻木、行走困难1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腰椎棘突压痛及棘突旁压痛,按压棘突时左侧下肢麻木无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阳性、右侧阴性。腰椎MRI平扫+增强示腰2~3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并不均匀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定义为室管膜瘤的一个亚型,以细胞呈少突胶质细胞样,可见核周空晕为特点,好发于青年幕上部位。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呈现少突胶质细胞样表型,胞质透明形成核周空晕(图1),常为幕上富血管肿瘤,偶见于颅后窝和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室管膜和血管周围"菊形团"样结构,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癫(癇)小发作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抽搐,2~4次/年,发作前无预兆,发作时不伴意识丧失.查体:智力轻度下降.双侧肢体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2岁.以颈背部疼痛4年,四肢麻木乏力2年,小便功能障碍1年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背部疼痛不适,当地医院颈胸椎MRI平扫加增强显示"颈5~6髓内病变,增强明显"(图1a),考虑到病变较小,患者症状不甚明显,当地医院建议患者临床随访.患者基本每年均复查颈胸椎MRI,影像学资料显示病变逐渐延长(图1b),同时患者症状亦逐渐加重,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偶伴小便失禁.患者于近日就诊我科.查体: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颁7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侧深浅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感觉性共济运动失调.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Ⅱ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4岁。因前额部疼痛伴呕吐、双下肢无力14个月于1985年6月入院。入院时神志朦胧,眼底见轻度视乳头水肿,双下肢肌力Ⅲ级。CT检查示左颞顶区,右颞区及枕部分别有直径6.3及1.3cm的低密度区,其CT值近于脑脊液,边界清楚,注射对比剂未见增强。入院后先行右颞顶区囊肿摘除术,术中吸除淡黄色囊液约100ml,未见明显包囊。囊腔壁脑组织呈灰白色,与正常脑组织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髓终丝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PE)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脊髓终丝MPE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除。出院时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明显改善。16例随访10~70个月,平均45个月,未见复发,未出现脊髓栓系综合征和脊柱畸形;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均达到Ⅰ级。结论 显微手术是脊髓终丝MPE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髓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的18例脊髓MPE的临床资料.结果 腰痛是最常见首诊症状,其次为大小便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异常;病程2周~20年,平均33.3个月.18例共行28次手术,3例行3次手术,4例行...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99—06~2004—05,共收治侧脑室内貌似室管瘤的巨大胆质瘤3例,现根据其临床表现、CT特征及手术治疗等,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99-06-2004-05,共收治侧脑室内貌似室管瘤的 巨大胆质瘤3例,现根据其临床表现、CT特征及手术治疗等, 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患者2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26岁、32岁和38 岁,临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1例无规则头痛1年,加重 20d伴有呕吐;1例头痛9个月,加重2月余,伴呕吐10d,阵发  相似文献   

18.
患 女,34岁。主诉视物不清2个月,伴头部胀痛加重1周,于2003年7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视力左0.4右0.4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阳性。眼底无水肿,动、静脉比例正常。无视野缺损。四肢肌力5级,肌胀力无增高。双侧Babinski征阳性。CT平扫示右侧顶枕叶可见一大的低密度囊性病变,呈均一的低密度影,与脑脊液相似,边界较清。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共近39年来发生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488例肿瘤中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室管膜瘤及室管膜母细胞瘤共49例,位于颅内者44例,位于脊管内者5例。重点分析了颅内室管膜瘤及室管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年龄,性别,部位,症状与体征及存活情况。颅内者发病年龄平均是5.4岁,  相似文献   

20.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瘤(subependymoma)为中枢神经系统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位于脑室,丛状胶质细胞包埋于丰富的纤维基质中,常伴微囊形成,组织学分级属WHOⅠ级。可发生于不同性别的所有年龄阶段,以中年和老年男性好发。其组织学特点为簇状细胞核埋入致密的胶质纤维基质中形成分叶状结构(图1),多伴小囊腔形成(图2),核分裂象偶见或缺如,肿瘤细胞胞核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